寧川
《國富論》創作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作者亞當·斯密觀察了當時西方國家積累財富的過程,得出了這樣一個邏輯:只有當全社會的每個個體都積極主動地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才能帶動并實現整個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如何理解這句話?換言之,只有當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期望通過正當的手段謀取個人利益時,他就會主動地去尋找和發現社會中低效率、低效益、低產能的領域,并且開動腦筋、發動所有資源、積極謀求改變現狀,從而變革了這些領域,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個人的財富,而社會生產力和總體效益也將整體上受益,這就是“無形的手”。
“無形的手”在國家創新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國家或政府自上而下的推進只能從宏觀層面提供創新支持,而具體的創新都來自微觀的企業和個人的實踐,沒有企業或個人在具體的微觀層面的實踐,國家創新也將無從談起。142年前,中國首次派遣120位幼童前往美國留學,這120個孩子回國后,用自己的積極實踐改變了當時的中國。他們中有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中國第一位礦冶工程師吳仰曾、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第一位在美開業的華裔律師張廣仁等。他們能夠成為幸運的孩子,一方面是國家創新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另一方面是個人有著積極改變社會的渴望造就了機會。當幸運的孩子搭上國家創新這班車時,歷史就被改變了。
改變乘車方式成就滴滴打車
2014年8月,滴滴打車推出“滴滴專車”業務,主要為了滿足出租車之外的中高端市場需求。專車服務并不是中國首創,之前美國已經有了Uber并且運營得非常成功,Uber創造的共享經濟模式,已經迅速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成為了盤活社會空余資源、提升全社會效率與生產力的經濟模式。
“即便使用了滴滴打車,仍有40%的乘客打不到車”,滴滴打車副總裁朱平豆告訴記者。相較比傳統電話召車與路邊揚招來說,滴滴打車的誕生改變了傳統打車市場格局,顛覆了路邊攔車概念。滴滴打車利用移動互聯網特點,改變了傳統出租司機等客方式,降低了空駛率,最大化節省司乘雙方的時間與資源。然而,在基礎的公交、地鐵和出租車,到高端的公務車與私家車之間,還欠缺了一環,這就是約租車。在歐美等國家,采用了共享經濟模式的約租車,通過拼車及預約機制,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交通的壓力,減輕了環境污染,提升了全社會的整體效率。
“專車服務”的推出,將再次改變整體交通出行市場格局,在滿足那40%打不到車的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盤活全社會的運力。“這就好像30年前出租車的出現變革了當時的公交系統。30年后,約租車的出現將變革現在的交通出行體系。” 朱平豆表示。
“占領”俄羅斯煥新敦煌網
2013年9月及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分別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這一構想是中國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的重大戰略,是中國推動區域發展、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國家創新之舉。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25周年之際,第22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
10年前王樹彤創辦敦煌網時,并沒有想到10年后能搭上國家創新這班車。敦煌網開創了傭金制、免注冊費的在線B2B交易模式,大幅降低了中小企業進入跨境電商的門檻。截至2014年6月,敦煌網已經實現120萬家國內供應商、2500萬種商品在線,550萬買家遍布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敦煌網不僅盤活了中國的中小企業,還在盤活亞太區的中小企業。去年,敦煌網與越南最大的民企Sovico控股集團簽合作,將越南制造的產品通過敦煌網銷向中國和全世界。敦煌網今年還重點布局俄羅斯市場,7月敦煌網俄語平臺正式上線,并在哈爾濱大舉招聘俄語人才。
王樹彤說:“這個時代賦予了我們更多改變世界的機會。”王樹彤認為當前中國在互聯網、電子商務和移動端等方面一點也不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另一方面中國仍然是世界工廠,擁有幾千萬的中小微企業、占有龐大豐富的資源。這兩個因素的疊加,使得中國具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相信在下一個10年,一定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黃金10年。”
智造中國引領再造生產力
今年9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開放國內快遞市場,推動內外資公平有序競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明確提出,要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他還明確要求民航、城市交通等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為快遞業發展提供便利環境。
北京中交興路車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最早主要從事家用轎車的車聯網技術,但由于商業模式不清晰,發展速度較慢。2009年,交通運輸部開始嘗試給客運車及危機品車輛建設聯網聯控平臺。在世博會期間,中交興路用一個半月的時間搭建了技術平臺,此后開始承建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
從2014年開始,IBM與中交興路合作,基于該平臺打造全國最大的商用車聯網“車旺服務平臺”。這個平臺融合了物聯網、移動互聯、智能交通、云計算、地理信息、位置服務等先進技術,通過對海量行業靜態、動態資源和百萬有效車源、貨源等信息進行智能分析,提供貨源車源智能匹配,滿足車主找貨和貨主尋車需求,全面提高物流運輸效率。
共享經濟、貿易自由和物流變革,是當前“智造中國”國家創新的主旋律,但國家創新并不僅止于這三大領域。在更為微觀的領域,河貍家創始人雕爺要用互聯網解放手工藝人的生產力,做一線城市高價值手藝人的高端服務;“功夫熊”希望在滿足白領調理身體需求的同時,解放中醫按摩推拿師的生產力;“超級課程表”和“課程格子”希望讓大學生在手機上基于課程表來管理自己的校園生活,學好自己課程的同時,還可以到其他專業蹭課,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生產力。
馬云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馬云就是用他改變個人命運的渴望,不斷思考如何改變社會的效率、提高社會生產力,最終從社會底層和一連串的失敗中成長為中國首富,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了電商模式和全球第二大公司:阿里巴巴。
在本期雜志中,我們精選了那些為了改變社會生產力而積極努力奮斗的企業個體。當這些幸運的孩子搭上國家創新這班車的時候,未來就將被永久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