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國英
遇到許久未見的一個朋友,閑聊之后才知道,他現在已是一個大棚種植地的承包人,終日和瓜果蔬菜打交道。可我記得原先他一直是想當攝影師的,工作幾年后,還自己創辦了一家小型的攝影機構。為了這個夢想,他一次次在風浪中摸爬滾打,付出了許多。我好奇地問起這個,他突然就笑了,并給我講了個故事。
那時,他的攝影機構因為經營不善,經歷了兩次即將倒閉的風險,可是他不想放棄,從父母與親朋好友那里借了一大筆錢在維持著。
那個夏天的傍晚,他陪著1歲的兒子在席子上玩耍。孩子嘗試著想站起來,可因為兒子穿著小絲襪,而席子又比較滑,兒子試了好幾次最終都摔了下來。他給兒子打氣,讓他不要放棄。正說著,他發現兒子不試了,轉而爬向了席子外面。然后,他看到了讓他驕傲的一幕。孩子爬到了摩擦力大的水泥地上,然后靠著自己的努力終于站了起來,并得意地朝他笑了笑。
看到這里,朋友突然想到了自己。他想,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來固然是好,可為什么非要執著在這里呢?換個地方爬起來也是一種解決的辦法。
他父親承包了幾個大棚種植蔬菜,可因為知識缺乏,常出現問題。而他求助專家,上網查找類似的病例,并自己翻閱農科書籍,曾好多次讓父親的大棚安然渡過難關。他也因此在這方面積累了許多的經驗。想到這兒,他毅然決定關掉已經讓他身心疲憊的攝影機構,幫父親經營大棚,換個地方讓自己爬起來。
果然,沒過兩年,他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棚種植能手,并一下子承包了一百畝,事業越做越大。
聽完他的故事,我不禁想,何止是一個人的事業,在感情、生活等方方面面,其實也應該這樣,在哪兒跌倒了,如果覺得那個地方不是太適合自己,就干脆挪一挪,換個地方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