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咨詢老師,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孩子的家長,說實話,別人都說孩子怎么叛逆,怎么不聽話,但是我的孩子一直都很乖,這讓我非常欣慰,不過,現在孩子的成績下降得非常厲害,老師反應說他沒有認真聽講,但是我們問他,他喪氣地說他已經盡力了,他的成績一直不錯,這個理由真的是讓我們接受不了,請問,我該怎么辦呢?
A 家長您好!孩子讀高三成了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您的孩子即將面對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考驗,也深深感受到了作為父母的焦慮與不安。您的孩子一直很乖,這是讓你倍感欣慰的事情。孩子的天性就會愛父母,也想更多得到父母的肯定與積極的愛,“乖孩子”的內心往往是極力壓抑自己而努力討好父母,滿足父母的愿望,以獲取更多的愛。您家孩子在青春期迎接高考,孩子自認為已經盡力的考試結果,和您的期待差距較大,相信這樣的狀況孩子的內心也是痛苦糾結的。信中提到:“他的理由真的是讓我們接受不了”,考試成績不理想可能有很多因素,孩子也無法準確找到原因,提出一個可以不讓你們難受又能暫時逃避指責的理由,請用信任和鼓勵去支持遇到困難,無力自己獨自面對困境的孩子,不需要批評與打擊,甚至不必去強求孩子:“你必須給我一個可以交代的理由,我才能接受”。高三階段,學習節奏加快,成績起伏會是學習的常態,家長請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責罵孩子,否則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容易引發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學業焦慮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和學習動力不足,家長要自己調整心態,不要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應多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理解,才能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迎接高考的到來。
咨詢師 鄭勇利
Q 老師,你好,我現在面臨一個非常令我痛苦的選擇,在我兩三歲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就出去打工了,我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在我的記憶中,無論我發生了什么事,或者有什么問題,都不會有人給我答案,我的家庭除了讓我吃飽穿暖,情感上沒有給予我任何慰藉。我非常的孤獨、內向。爸爸媽媽一年都看不到一次,平時電話交流也不多,他們就只會用錢來彌補我,我也習慣了。現在我讀高中,是住讀,我在同寢室里,第一次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朋友,我們天天在一起吃飯、上學,做什么都在一起,我發現我很喜歡她,很依賴她,甚至很愛她!老師,我該怎么辦,我害怕自己是同性戀,但是我的確很喜歡和她在一起。我不愿意離開她,但是我又害怕,我現在應該怎么做?
A 你好,孩子,從你的來信中,感受得到你的矛盾和痛苦。我想告訴你的是,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愛和喜歡。親情是一種愛,友情也是一種愛,當然,還有愛情。但是,這世間的愛說起來都相同,方式卻有所不同,你的父母對你是一種愛,你期待你的父母怎么愛你又是另一種期待。從你的童年描述中,我感受到,也許你在小時候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父母的養育照顧,在你的親子關系中,你遺留了一些失望、失落、不滿。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父母無條件的關注和愛,但你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直到你轉換了生活環境,并且遇到了可以朝夕相處的同學。你對于這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描述不多。但是我相信她一定給予你一直都渴望和需要的照顧與陪伴,人生能遇到幾個這樣契合的朋友呢,真的不多。你的擔憂,是真實存在的,我也理解,但你覺得在這個年紀,就想要分辨這個問題,會不會剪不斷理還亂呢?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感覺解決不了,那么除了苦惱以外,還可以試著放下,繼續往前走,當你具備了解決的能力,再解決也不會晚。好好享受你的高中生活吧,同時,加深你對自己生活的理解。因為我們對愛的理解有多深,就決定了我們能有多幸福!
咨詢師 張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