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一個企業管理好壞,企業的文化建設,企業的形象樹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然而管理者的水平又是由管理者的素質決定的。因此,管理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影響到一個群體的利益。在我省建設沿海經濟強省的進程中,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作用,首先要明確其經營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力
思想到的和知識儲備是基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要求職工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使企業有個良好的形象,首先管理者的品德必須高尚,要能廉潔奉公,率先垂范,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帶動職工,爭取同事及員工的敬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堅定政治立場;有端正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不謀取私利,不損壞國家和他人利益;能明辨是非,按照法律、規范等原則辦事。豐富的知識儲備,不僅包括許多最基本的知識如科學文化基本知識、專業技術知識、現代經營管理知識和領導科學知識等,還應具備較高的現代化的經濟、技術知識,開闊的眼光和敏捷的思路,以及積累的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
2 高超的管理能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管理者要具有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協調各種資源和各種關系的能力,既要能協調好內部的關系,又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既要能發揚部屬的才能,同時也要向社會和被管理者彰顯自己的才能。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作為企業的決定力量,要有很強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能任人唯賢、知人善任;工作上敢于授權、勇于實踐、善于協調。同時,應掌握科學預測方法,正確分析,果斷、大膽、明智地采取有效舉措處理有關問題,能站在比普通人更高的角度,以發展的眼光,統攬全局,把握未來。
3 知人善任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知人是正確使用和管理人才的前提及內在依據,善任就是用人之長,揚長避短,人盡其才。優先提拔重用能夠把握市場規律、懂經濟、會管理、善經營、大膽闖市場、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發展的人才;要有容人、容事的氣度和兼容并蓄的胸懷,要有用才容才惜才的雅量和苦心。合作能力是管理者必備的素質。常言說得好,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既要有贏得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學會同別人合作。工作中要避免壓服,而應通過說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被管理者在愉快中接受指令,營造和諧團隊。
4 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只有在各項工作中居安思危,銳意改革和不斷創新,才會充滿生機活力,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在激烈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作為企業的決策者,經營管理者應具有很強的開放意識和創新能力,能深謀遠慮,先出新招,開創優勢,走向領先。要具備技術創新意識和能力;要具備戰略創新意識和能力;要具備過程創新意識和能力。經營企業如果總抱著“老皇歷”不放,路只會越走越窄。因此經營者必須不斷出新招兒,才能保持持久動力。
首先要善于大膽啟用“新新人類”。富有朝氣接受新思維的年輕一代被人們稱為“新新人類”。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對經營管理的看法都其獨到的見解,雖然一些企業管理者對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怪癖”很不適應,但應該注意的是,只要讓他們在工作中擔任重要角色,大都會千勁沖天。因此就有必要大膽放權,挖掘他們的全部才干。
其次,要善于向新計劃挑戰。企業維持現狀就是退步,只有不斷向新事物挑戰才能謀求發展。商業社會競爭激烈,不經常改變商業內容,就跟不上時代潮流的發展。
最后,要善于完善管理系統。一些中小型企業老板認為,借鑒大企業的管理經驗來完善自身的企業管理系統,只會增加自身的經濟負擔,而且制度完善后,難以隨機應變。但一個企業要尋求發展,面向未來,就應該做好完善管理制度的工作。
5 靈活的經營頭腦和杰出的人格魅力
經營頭腦大致是由預見力、經營姿態、實踐力、靈活力、自省力等因素縱橫交錯最終形成的。
預見力即預知將來的眼力,這個要素在經營頭腦中最為重要。當今社會信息四通八達,企業管理者要結合周圍有預見力的人的話加以對照,搜索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理清思路,作出決斷。
經營姿態是指全力以赴于公司經營的姿態。企業管理者全身心投入經營,企業也就必然會映榮起來,因為老板執著的工作精神感染了大家。因此作為經營頭腦的一大要素,就是企業管理者必須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的姿態。
實踐力就是企業管理者必須有實干精神。不管你有多么絕妙的主意,不使其具體化并付之于實踐。無異于畫餅充饑。企業管理者是公司的最高負責人,是站在自己決斷、自己實踐的立場上的。因此,只要是認為可行,就要有條不紊地實踐下去。企業管理者應該言必信,行必果。
靈活力就是隨機應變地處理事務的能力。經營環境千變萬化,沒有相當靈活的頭腦來采取相應的措施是不行的。
自省力就是冷靜評價自身的能力。失敗總是要跟隨每個人的,只有抑制失敗的因素,把握下次機會的人,才能獲得通向成功大門的入場券。因此必須養成回顧反思的習慣。一個企業管理者如果每天都反省自己的得失,如此日積月累,就會在頭腦潛意識中把握成功和失敗,這樣,適應時機,就能防思于未然,從而走向成功之路。
企業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一直是被人忽略的因紊,但它在管理企業中作用極為重要。企業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因人而異,但樂觀、成熟、正直是人格魁力中最基本的要紊。樂觀的企業管理者總是創造出積極向上的工作氣氛,以積極的人生態度看世界,管理企業,從不怨天尤人。他們的言行可以感染周圍具有積極心態的職員。上下聯合的樂觀主義精神,將產生持續不斷的具有強大推動力的工作熱情。成熟的人可以給人以信心和安全感。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成熟則是企業管理中起平衡作用的杠桿。企業需要一個具有人格尊嚴和威懾力的核心力量。
6 構建特色企業文化的能力
企業文化興起于19世紀80年代,傳播到我國不過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目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還處于初期階段。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思想與靈魂,這點是無庸質疑的。隨著我國經濟將逐步納入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我們與國外企業的生產技術經濟聯系會越來越多越密切。怎樣使處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傳統和不同社會制度背景,乃至具有不同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中外員工,在生產技術、經濟貿易活動中,共同遵守國際通行的活動準則,既競爭又合作。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特別是進行跨文化管理,將有利于中外員工觀念上相容、心理上相通,使我國企業在充分利用國內資源和開拓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國外資源,逐步進入國際市場。作為中小企業只生產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他們的企業規模普遍不大,組織機構相對簡單,管理方式較為單一,員工素質相對不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忙于生計,不被殘酷的市場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慮企業當前所處的位置和現狀,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對長遠利益的戰略無暇顧及,而且,他們一般認為文化戰略是大企業、大集團的事,中小企業沒有必要進行戰略方面的考慮。這也使很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認識不到文化戰略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