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娟
我市現行牛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在每一單元的開篇總是一段簡潔而有趣的對話,點明本單元學習的內容要點,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預測學習知識,激發學生對本單元話題的興趣。而如何為整個單元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開啟任務課堂第一課,是每個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鑒于此,筆者從如何把握“四注重”,談談自己多年來成功開啟“任務課堂第一課”的一些教學體會,以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一、注重教授學生單詞方法
著名語言學家Harmer指出:“如果說結構是語言的骨骼,詞匯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英語是一門語言,一個學生所掌握詞匯的大小和正確運用詞匯的熟練程度是衡量其英語水平的最重要的尺度。由此可見,詞匯在英語學習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英語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詞匯的能力是一項艱巨而又重要的任務。
不同的學生學習單詞的困難是不同的,有的說拼寫困難,有的說讀音困難,也有的說漢英意思相對應困難。因此,英語教師在每個單元的第一課時相對“空閑”的時間內一定要注重學生對單詞畏難情緒的克服,通過各種方法加深學生對單詞的掌握程度。例如在6B unit1中含有大量的關于衣服的生單詞,學生學起來困難很大。為了幫助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我通過出示各種實物和動作圖片,旁邊輔以單詞,“音、形、義”三結合,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新單詞,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的難度,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4A unit3中,單詞量不多、難度不大,我就嘗試了以下猜謎語的方法,同樣提高了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
總之,詞匯教學應該多元化和立體化,教師應該提供多種多樣的詞匯積累方法幫助學生從多個方面去記憶和詞匯,從而提高對詞匯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注重培養學生學科興趣
成功的教學不在是強制性,而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我們做了以下兩點:第一,進行英語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英語興趣。當今世界科技高度發達,物質文明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很快,任何人都要不斷地學習。英語學習首先就要向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學,學會別人每天在講的通用語言。學生要主動學好英語,擺正自己的心態,拿出向別人學習的誠意,設定學習目標,有為民族、為國家、為家庭、為自己而學習的動力,從而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第二,改革英語教學方法,增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針對小學階段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通過競賽等激勵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采用競爭激勵教學法;或者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彼此作用,教師與學生相互激勵,以形成教師適時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教師主導教學,即互動參與教學法。只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才可能使原來枯燥難學的英語學習變得簡單易學、輕松愉快。
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如果把整個一單元比作一節課,第一課時無疑是這節課的“導入”部分。導入的重要作用就是激起學生的興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這一課就能把學生對整個單元學習的欲望和興趣調動起來,無疑會推動學生,給后面單元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動力。很多教師也許因為第一課時的簡單就不再給予太多的重視,簡簡單單就結束新課,剩余的時間則安排練習。其實,由于考試的壓力,我們很少有時間再去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了,而這一課時恰恰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英語能力的提高絕對不是靠題海戰術,“興趣”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曾經聽過兩位教師的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兩位教師都注重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設計了很多新穎活潑的教學活動。一位教師的“猜謎語”“精美的圖片”“人情味濃厚的練習”“激烈的討論”,另一位教師的“貼近現實而有理性的設計”都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僅僅是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還應該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激情和幽默。
三、注重拓展學生學科知識
相對來說,現在教材的第一課時在整個單元中是最輕松的,也是很簡單的,但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它是整個單元教學的起點,為后面教學起著鋪墊作用。說它簡單指的是內容的簡單,而不是語言知識的簡單,因此,我們如何在簡單的內容上為后面的學習塑造一個豐富的“知識素材庫”,那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還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誘思激趣的舞臺,精心設計凸顯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自由地去探索、發現,創造性地獲得有關知識。如此說來,就要在第一課時給學生適當的知識拓展,為本單元的閱讀、寫作提供一定的“儲備”。在“Welcome”的“B”部分,常常是學生的討論部分,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一帶而過。其實這正是鼓勵學生主動說、鍛煉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知識視野的最佳時機。在討論中,幾乎每個學生會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識。強烈的心理沖動迫使每個學生在短時間內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進行緊張地思考,從而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激發了出來。在相互合作中,別人新穎的觀點、奇特的思路給每個學生都能帶來新的啟迪。同時在討論中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將在短時間內得到提高。因此,在這個環節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大膽、任意地說,英語不會表達可以用漢語(教師幫助用英語),當我們真正給予學生這樣的機會時,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有很大的收獲。
總之,不管是在教育教學中還是在生活中,智慧是目標,更是過程和方法,也許我們成不了智者,但我們會智慧地思考、智慧地工作、智慧地生活,若能掌握智慧的方法,我們就能影響學生的一生。而適當地運用和把握“四注重”,也就更容易成功開啟“任務課堂第一課”,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搬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