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賽佼 鹿學海
傳統的課堂教學枯燥、沉悶,學生沒有興趣,學習沒有激情。而物理科的難、規律性強的特點,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的情緒。因此,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自從我將“學習與合作學習法”引入課堂后,整個課堂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成績、個人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下面,我就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探討。
一、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傳授知識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自身學習的能力。教師講的多、學生領悟的少,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一講就會,學生一做就錯,如此就造成了惡性循環。而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人一生最寶貴的財富,需要教師用心來培養。
(1)指導學生制訂好學習計劃。教師讓學生明確本周課堂要學習哪些內容,課后要完成哪些任務,并有針對性地制訂自己自主學習的計劃,以免無的放矢。
(2)指導學生預習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導學案和課本完成對本節知識的初步認知,逐步使學生明確本節課有幾個概念、幾個規律、幾個公式,并能利用學案完成一些基本題目,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明確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疑難。自學的過程無疑是艱難的,障礙、困惑、不解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讓學生將其中的困惑與疑難標注出來,以便以后解決,即帶著問題去聽課。
二、做好課堂檢測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利用課堂檢測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暴露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當堂解決。
(1)時間設置。當堂檢測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沖淡課堂教學,一般以10分鐘~15分鐘為宜。
(2)試卷容量。試卷題目不宜過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學生無法及時完成;太少,則包容的知識點太少,起不到暴露問題的作用。因此,一般以8個~10個小題為宜。
(3)試題的難度。由于試卷本身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的檢驗,因此起點一定要低,既能考查知識、檢驗能力,又要讓學生展現自信,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三、合作學習是關鍵
合作學習、人際交往、社會交往能力是一個人走向社會、邁向成功的關鍵,也是對學生性格、品德養成的重要一環,可以說意義至關重大。
(1)設置小組。小組成員一般以4人~6人為宜,這樣便于相互交流、討論。
(2)組長引領。以組長為核心,對試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辯論、交流,達成共識,形成認知。
(3)做好記錄。對未能在組內解決的問題做好記錄。
四、課內探究解決疑惑
探究能力是物理學習的五大能力之一,也是學習物理、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一環。
(1)各小組展示存在的問題,如有重復,則合二為一。
(2)個人發言如何解決問題。本環節要充分展現學生個人的風采,讓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交織、碰撞。而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引導者,只需調控好課堂的節奏、秩序即可,切記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認知規律,只是在學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加以引導。
(3)及時總結,形成認知。對于探究過程中的不同思路、方法,師生一起及時總結,形成規律,達成共識。
五、做好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對學生學習的激勵和鼓舞,因此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而又富有激情。
①對檢測成績好的同學提出表揚,鼓勵其自主學習的熱情。②對探究過程積極發言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其展現自我的信心。③對發言精彩的同學給予掌聲、給予激情和羨慕。④給各個環節參與的學生計分,每周給領先的個人和小組予以獎勵。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提高學生的素質,激活課堂,使得學生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就是我們教師堅持不懈的追求。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