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軍費增幅是每年兩會外媒感興趣的另一個數字。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提交大會審議的預算草案建議今年軍費增加12.2%至8082億元人民幣,約合1316億美元,增幅比去年高1.5個百分點。一些外媒迅速對中國的軍費增長發出質疑。
中國的軍費增長真的有針對性嗎?有敏感的外媒注意到,李克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共獲得40多次掌聲,其中最熱烈的一次,是在他念到“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決不允許開歷史倒車”以后,全場掌聲持續了12秒。韓聯社稱,這實際上是點名批評否定侵略歷史的日本。
“這等于是在發出備戰信號”,新加坡《聯合早報》用學者的觀點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統籌推進各方向各領域軍事斗爭準備”。報道稱,中國近年來因東海和南中國海主權爭端與日本、菲律賓等周邊國家摩擦不斷。
韓國媒體3月6日有關中國增加軍費的報道中,幾乎最終都落在這一點上:“重返亞太”。《東亞日報》寫道,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持續推進,中國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可能預示著東亞地區軍備競爭的正式開始。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不少困難,中國仍將軍費保持兩位數增長,這被外界解讀為發出了堅決應對美國“重返亞太”和日本右傾化的明確信號。《國民日報》更是得出“中美亞太地區軍備競爭進入白熱化”的結論。
“北京和華盛頓的國防預算:雙城記。”日本《外交學者》以此為題刊文說,中國宣布增加軍費,五角大樓的官方預算報告也剛剛發布。北京和華盛頓發布的國防預算鮮有相似之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發言人均聲稱他們增加軍費有利于“全球安全”或“世界和平”。 中國相信美國在搞遏制政策,慫恿其地區朋友和盟友,在領土問題上挑戰中國。中國被迫擴軍以捍衛其領土主張,以及威懾防止鄰國挑釁。不過,美國認為日本和菲律賓近來的舉動是對所謂中國愈加咄咄逼人的自然反應。按這種思路,美國在該地區軍事部署被視為有助于地區安全的積極因素。文章稱,“是中國咄咄逼人在先,還是美國遏制在先?這是一個經典的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
據美聯社3月4日報道,奧巴馬政府重申,美國致力于在亞洲保持更強大的軍事力量。五角大樓日前公布的《四年國防評估報告》稱,美軍部隊將漸縮小,但“重返亞太”依舊是優先任務之一,出于國家利益和價值觀考慮不排除動武。(本報綜合)
· 本版責編 王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