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168-02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由先進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來在我國逐漸應用于臨床,已成為臨床治療、急救用藥及供給營養的重要途徑。特點是: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長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減輕了患者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何正確使用靜脈留置針是護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內容。現將靜脈留置針應用技術的研究情況綜述如下:
1 操作方法
1.1 血管及留置針的選擇
1.1.1 血管的選擇:對使用靜脈留置針的血管選擇宜用相對粗直、有彈性、血流豐富、無靜脈瓣、避開關節及肢體受傷部位且易于固定的血管,癱瘓患者宜選擇健側肢體血管,患皮膚病及感染處禁忌穿刺置管。通常選擇四肢淺靜脈,如足背靜脈網、大隱靜脈、前貴要靜脈、頸外淺靜脈,盡量不要選擇患者的手背靜脈,以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
1.1.2注射部位的選擇:一般來說,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側、不扎患側,因下肢靜脈瓣多,遠端血液回流緩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穿刺是應選擇較粗的血管,避開靠近神經、韌帶、關節、硬化、受傷、感染的靜脈。
1.1.3 留置針型號的選擇:留置針的大小依據患者病情、年齡及血管情況分別選用18G~24G等型號。有主張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用細、短留置針。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損傷,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的發生,可相對延長留置時間。
1.2 穿刺方法:四肢淺靜脈穿刺法:選擇粗直、彈性好且活動方便的血管,距穿刺點10~15cm扎止血帶,使肢體遠端的靜脈充盈度達最佳狀態是穿刺成功的關鍵[8]。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以15°~30°角進針,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繼續沿血管進針1~2m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進入血管,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開止血帶固定。通過3種靜脈留置針送管方法的研究發現,送外套管時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穿刺成功率高。
1.3 固定方法:通常用3L系列透明膠紙以穿刺點為中心固定,既固定針體又保護針眼,此方法簡便易行,特別適用于關節部位的固定。對加長靜脈留置針首先按以上方法固定,輸液完畢封管后,將留置針的延長部分緊貼留置針外側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將反折部分用膠布牢固地固定于針翼上,固定后無血液進入到留置針的反折部分,大大延長導管使用時間。
2 封管技術
2.1 封管方法:正確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置管時間,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通常采用正壓封管,將封管液3~5ml從肝素帽處的輸液針頭內先緩慢推注2~3ml,再邊推余液邊拔出輸液針頭,使封管液充滿整個官腔。但另據臨床研究認為,邊推邊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由于肝素帽致密度極強,退針時容易將針頭一下子退出留置針外,退針的均勻速度很難掌握,容易造成負壓封管,導致凝血堵管。而只將針頭斜面進入留置針內均勻推注封管液,則不會引起負壓封管,可使留置時間延長。
2.2 封管液的選擇:封管液的選擇是保持輸液通暢的關鍵。
2.2.1 肝素溶液封管:肝素為一種酸性粘多糖,是臨床常用的抗凝劑,在體內外應用時均具有強抗凝作用。靜脈留置用肝素溶液封管對于出、凝血機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的。
2.2.2 生理鹽水封管:以較為精確的病理檢驗方法研究了不同封管藥物維持時間與血栓形成的關系,證實可用生理鹽水替代肝素鹽水封管,維持時間可達16h。生理鹽水可用于一般病種患者的封管,并可用于肝素鈉禁忌癥的患者。用生理鹽水封管,免去了加藥程序,減少感染機會,操作簡單,經濟有效,擴大了靜脈留置針技術的使用范圍。
2.2.3 不應用封管液:應用無針密閉輸液可來福接頭CLC2000型輸液時,由于接頭自身能產生正壓,避免血液返流造成留置針堵塞,可完全取消封管過程。
3 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
靜脈留置時間在我國尚無統一標準,美國輸液護理學會將套管針留置時間規定為3d,有報道套管針留置5d內靜脈炎的發生率為零,建議將3d作為常規留置時間。研究發現,留置3—4d并發癥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認為只要注重護理,避免發生堵塞和滲漏,留置4d是完全可行的。但是為了防止藥液長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學性靜脈炎和小的血凝塊進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數最好不超過4d。通過對套管針的使用觀察表明,套管針留置時間還受血液粘稠度影響,血液粘稠度異常的患者靜脈套管針留置時間明顯少于血液粘稠度正常者。
4 常見并發癥的預防
靜脈留置針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靜脈炎、液體外滲和套管堵塞。
4.1 靜脈炎的預防:引起靜脈炎的主要原因為藥物刺激及機械損傷。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脆性大,抗化學性、機械性損傷能力下降,易產生靜脈炎。經研究發現管徑<3.0mm的血管留置套管針時,4d內靜脈炎發生率100%,故老年人盡量選用管徑≧3.0mm的靜脈,如手背及四肢其他分支靜脈內留置套管針。
4.2 防止液體外滲:囑患者保持輸液肢體與心臟平齊或稍高。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避免影響局部血液回流。
4.3 防止套管堵塞:每次輸液完畢正確封管,防止套管內血栓形成,保持套管針通暢。如再次輸液時滴速較慢則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接到套管針上抽回小血栓或注入1:625肝素生理鹽水5ml保持30min,再繼續輸液。如仍不通暢則應考慮拔管。
5 靜脈留置針的護理
5.1 置管前的指導:應告之患者置管的優點及常見的并發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并給予正確處理。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局部,洗漱、淋浴時防止局部進水引起感染。適當限制肢體活動。
5.2 穿刺部位的護理:掌握正確的穿刺方法,嚴格無菌技術操作,用無菌膠布固定,隔日更換膠貼1次。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避免局部感染。
5.3 密切觀察穿刺部位,及時發現并發癥。觀察穿刺局部有無紅、腫、熱、痛及體溫升高,以及套管針是否通暢。一旦發生并發癥,應立即拔針,并正確處理穿刺局部,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綜上所述,在行靜脈留置針操作之前,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目的、藥液性質,合理選擇穿刺血管及留置針,并在封管時選擇好封管藥液及封管方法,以提高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長保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