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鳴燦
【摘要】近年來文化產業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推動著我國文化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以創造的方式建構中國新文化、新經濟和新政治格局,逐漸形成中國文化改革的新體制。遼寧省自然資源豐富、社會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加之遼寧獨有的市場區位特征,發展文化產業具有顯著優勢。在區域文化產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遼寧省應樹立全新的文化產業發展意識,開創文化產業品牌戰略、培育新型文化產業優勢,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成為促進遼寧省區域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關鍵詞】文化產業 發展對策 老工業基地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它是決定一個國家發展軟實不可或缺的要點。文化的力量,在每個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指引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任何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不僅取決于其政治、經濟、科教和軍事實力,至關重要的是國家的文化實力。遼寧省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文化產業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使遼寧省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一、遼寧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遼寧省文化產業近年來雖然發展迅速,但與發達國家和國內其他優秀省份先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總體來說,仍處于探索的初級階段,占GDP的比重較小,至今存在發展緩慢、程度較低、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不能作為支柱產業推動區域經濟的增長。遼寧省文化產業問題重點表現在文化產業科技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足,市場機制尚待健全,市場對文化資源缺乏基礎配置作用,阻礙了文化產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流通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遼寧省經濟基礎相對雄厚,然而隨著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方式以逐漸轉型升級,文化消費需求的比重將在居民消費需求中不斷擴大,因此遼寧省文化產業仍然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然而考慮到居民的消費習慣、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和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文化消費在遼寧城鄉居民日常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在全國來講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二、激活遼寧省文化產業的途徑
(一)增加對文化體制的改革力度
改革對于文化產業、對于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都是至關重要的,也能保障遼寧文化強省不斷發展和持續壯大。然而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文化體制問題,必須根除原有的文化體制,重新樹立新型的文化體制觀念,才能有效的推動文化產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基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首先要從文化創新做起,加強市場微觀活力,健全文化制度體系,增強文化產業管理,促進其快速發展和全面繁榮。
在確保社會效益的基礎上,我們應該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效的融合一起。逐漸從辦文化過渡到管文化,從政府文化單位的管理轉變為整個文化行業的管理。深入貫徹遼寧省藝術團體和表演團隊的改革,加快我省新聞業、出版業和廣播影視業的繁榮發展。加大對經營性文化性事業單位的改造力度,使我省的文化產業走向規范化企業化的發展道路。
(二)打造遼寧省文化特色品牌
遼寧文化歷史悠久,我們要把握遼寧省在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上獨有的優勢,將本土文化推向全國乃至世界,使其成為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品牌。努力發掘地域文化資源,加快整合地方文化品牌。發展過程中應將遼寧省的文物資源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以提升本土景區的文化內涵,為我省旅游休閑文化產業打造亮麗的品牌。
(三)人才興業引領文化產業發展。
伴隨著知識時代的發展,人才資源的作用愈加明顯,由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看出,擁有了人才優勢就意味著擁有文化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遼寧省要使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同樣離不開人才這一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們要實行人才興業戰略。首先應積極采取措施,努力培養和選拔高素質的文化產業人才,并按需求適當的引進了解國際文化市場的復合型人才。同時應逐步建立和培養一支懂文化、善經營、達管理、精技術的文化產業人才隊伍,為遼寧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創新技術和改革模式協調發展。
新時代文化產業應與新媒體和新技術有效的結合起來,當前數字化出版、數字音樂和數字娛樂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形式。發展文化產業前我們必須分析清楚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只有把握好趨勢才能與當今文化相關產業密切結合,創新技術已經成為我省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至關重要的力量。在信息時代,傳統的文化產品和傳播渠道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新思路的不斷涌現才能激發文化產業更加強大的活力。
(五)營造文化產業發展良好氛圍。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需要全社會人民的關心和支持,加大廣大群眾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因此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大文化傳播的力度。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小康社會的實現都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不斷加大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力度,同時借鑒國內外文化產業成功的發展經驗,將遼寧省文化產業的傳播與人民欣賞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并以此拉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使遼寧省成為文化產業茁壯發展的一片沃土。
三、結語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已將文化產業提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遼寧省應盡快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強勢文化產業,逐漸構建地域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成為支撐遼寧區域經濟發展的堅實力量。加大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力度,是我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尤其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努力發展和壯大遼寧省文化產業,實現文化產業的飛躍發展,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項艱巨緊迫的任務。當前我們對發展文化產業所作出的努力,將在未來長時間內影響一個時期文化產業的繁榮,并會進一步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因此,要緊緊圍繞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文化發展這一核心任務,積極思考,準確定位,把發展繁榮文化產業放到重要位置,將遼寧省打造成文化大省、文化強省。
參考文獻
[1]許慧宏,吳聲怡.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分析[J].科技和產業,2005(3):5-9.
[2]花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內涵、結構和戰略重點[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9-16.
[3]劉登佐,何繼善.基于國際比較的中國文化產業的經濟作用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8(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