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咖啡銀行”、“智能銀行”等各種各樣噱頭網點通過改變其傳統的服務環境,帶著輕松、休閑、時尚的服務感知進入我們的視線,當“支付寶”,特別是“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以其快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進入我們的生活,傳統銀行的服務方向、營銷渠道、客戶金融需求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故步自封、坐以待斃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如何打破改革惰性,積極應對來勢洶洶的互聯網金融?如何創新思維,堅持走出去戰略?
【關鍵詞】社區銀行 網店轉型 農村金融
農村合作銀行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和地方金融的重要力量,更是要做實做活傳統金融,切實踐行“貼民情、順民意、暖民心”的支農支小服務理念,加快社區銀行轉型,虛化外部競爭力,主動出擊,改變原有的“等客上門”模式,走進群眾生活,增加與群眾間的黏連度,想客戶之所想,做客戶之所需,虛實結合,虛實并舉,為穩健發展傳統金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社區銀行網點建設“虛”“實”之名
隨著農信系統的發展變革,積極的探索適宜的發展模式勢在必行。社區銀行的市場定位就是面向當地小額、分散、流動的微小企業,面向周邊家庭、農戶,努力滿足這些對象的金融服務需求,這與我們農信系統的服務對象不謀而合。換言之,社區銀行也將成為我們未來發展的主要模式。
社區銀行的發展離不開網點的布局,建設一個良好的網點物理架構,顯得尤為重要。而社區銀行之“實”就是緊跟客戶步伐,了解客戶消費慣性,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大力發展網點建設,加大自助設備投入,將物理網點布局融入各個領域,各個層面,做到大小統抓,統疇兼顧。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僅僅布局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人的需求,加快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互聯網金融建設步伐,也正是我們的“虛”,將工作深入到細枝末節,以此實現服務渠道全方位覆蓋,不讓其他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服務有機可乘。
二、社區銀行如何以“實”為基
相較于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和其他的商業銀行,我們農信社有著網點覆蓋全、網點輻射廣的天然優勢?,F有的城區網點存在著相距較近的弊端,也不同程度的造成網點輻射范圍重疊,輻射功能削弱,形成內部競爭的問題。如何對現有網點進行重新調整,合理優化網點布局,在網點布局上既考慮社會利益,又兼顧我們自身效益呢?
第一,因地制宜布局網點。因地制宜布局網點是要針對網點的布局、人員結構、業務量等因素結合分析,實施系統規劃,進行網點布局優化、標準化改造和品牌形象的重塑。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布局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我們農信社的布局從本質上來說,變化并不是很大。
就目前來看,城鄉結合部是未來經濟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域,農村人口城市化及城市的擴張,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郊區的人口、經濟將會快速增長,城鄉結合部已然成為各家銀行的必爭之地。因此,增加城鎮新區、開發區、城鄉結合部等經濟活躍地區的網點,增強輻射功能,拓展服務空間,保占市場份額。
第二,增加自助設備投入。隨著銀行各項業務的不斷發展,臨柜業務壓力加大,排隊現象更是屢見不鮮,客戶服務不盡如人意。同時也不難發現,很多銀行在綜合考慮網點布局成本的同時,為了更好的拓展客服渠道,尋找有力的地理位置,爭相布局自助設備,以此搶占市場份額。因此,合理布局網點設置,增加自助設備投入作為銀行物理網點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極大程度緩解了臨柜業務的壓力,而且有利于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
當然,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已不是傳統的ATM機、24小時自助銀行等自助設備能夠滿足的,自助設備的不斷提高,也是迫在眉睫。VIM作為新一代電子銀行設備,集成了聯絡中心、高清視頻通信、金融自助終端設備等系統功能以及高清攝像頭、手掌靜脈識別、手寫簽名、二代身份證讀取、證件掃描等相關設備模塊,可提供遠程面對面柜臺服務,進而大幅降低了銀行部署營業網點的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農信社在經濟密集區的物理網點布局遇到的瓶頸問題。對于農村網點布局,我們正在全面實施“豐收村村通”工程,每村設立農信服務點,委配農村金融指導員,普設自助機具,逐步形成“一村一點一機一具”新格局。
第三,加強網點形象建設。不可否認,由于歷史原因,我們還有部分網點,地處于經濟含量低、地理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區,而這些網點多數租用村委或者村民的房子,有的房子已經破舊不堪;有的空間狹?。挥械脑谝恍┙锹涮帲蝗菀装l現等等。雖然省聯社已經設計了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絕大多數網點也按規定進行了裝修,但仍有部分網點因自身的原因無法按規定建設。應該說,近幾年來我們浙江農信的形象在快速提升,因此在視覺感觀上予以加強的提升以引起客戶重視,顯得尤為重要。
三、如何做到“虛”功實做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引人注目,余額寶的擴張速度更是十分驚人,在推出的短短數月之內規模便達數千億元人民。當傳統金融以各種手段對其進行變相打壓的時候,當馬云發出“雖死猶榮”的壯志凌云的時候,我們暫且拋開互聯網金融給我們帶來的強大沖擊,理性的分析余額寶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它是以什么姿態讓大眾所接受?又是以什么的方式令其快速發展?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又如何將“虛”功做實呢?
(一)降低門檻,開啟全民理財之路
毋庸置疑,余額寶以極低的姿態展現在大眾面前。中國人都是好面子的,即便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都會考慮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度。所謂的極低,是余額寶不限金額,客戶不用去考慮如果我存一百元、十元、甚至是一元,會不會遭到鄙視,而余額寶全然打消了大家的這種看法。再者,余額寶雖然以高于銀行利率收獲了大眾眼球,但更被常人接受的是,其產生的收益,每天都在變更,時刻在大家的關注范圍內。雖然我們傳統銀行業也在推出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但捫心自問,我們的理財,設置如此之高的準入門檻,不是為了融資,不是為了取悅大客戶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币虼私档蜏嗜腴T檻,收攬更多閑散資金,做實我們的存款業務。
(二)大力發展電子銀行
互聯網金融的便捷性不言而喻,各家商業銀行為了引導和培植潛在客戶的消費習慣,又因其運營成本低,客戶使用簡便,紛紛開展多種類的營銷策略,以打通電子銀行渠道?;ヂ摼W金融的出現,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引發了我們傳統金融的技術創新變革,支付終端被解放到了客戶手中,使金融服務更具有針對性、便捷性,也可以提高我們農信社的業務技術含量,更好的體現農信社“立足農村,服務三農”的服務宗旨。
現階段電子銀行服務對象主要以中青年人群和城鎮居民為主,而我們農信的服務對象的很大一部分在農村,對于信息量不夠豐富、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低的農村客戶的普及任務道遠。
首先,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員工業務素養。農村電子銀行業務的普及,關鍵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教授,這使得一線客戶經理和服務人員必須及時掌握電子銀行業務的相關流程、業務辦理、操作使用等業務素養和較強的溝通能力。
其次,合理定位,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電子銀行業務的普及要有一定的選擇性,普及人群可以設定在45周歲以下的,有一定工作經驗、有使用電子銀行需求,擁有并會使用網絡和智能手機的客戶,通過發放宣傳單、播放電子屏、懸掛條幅、上門營銷等方式,從心理上打消客戶顧慮,為電子銀行的普及奠定基礎。
再者,建立健全的營銷體系。通過開展各類營銷活動,以激發客戶自助辦理的積極性。在合理的范圍內,將電子銀行營銷納入績效考核范疇,使營銷人員在業務擴展過程中有足夠的動力去支持和推進。
普惠金融大勢所趨,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以“實”為基,“虛”功實做,“虛”“實”并舉,我們共同為建設一個規范、健全、個性的社區銀行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志楠.發展農村經濟問題研究[J].學理論,2012年第2期.
[2]沈素素.金融支持農村消費問題探析[J].消費經濟,2012年第3期.
[3]龔曉菊,劉奇山.論擴大農村消費的金融支持[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第8期.
作者簡介:黃晶晶(1983-),女,漢,浙江富陽人,本科學歷,初級經濟師,浙江富陽農村合作銀行,研究方向:農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