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娟
【摘要】目的 探究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并對其進行總結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間由我院神經外科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護理的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6例。對照組實施統一化護理管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細節化護理管理,觀察對照兩組患者對護理方法的評價,并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兩組患者經各自護理后對病房環境的管理、護士的態度、護理技術,護理人員對患者或患者家屬提出問題的解答情況、以及對患者病情把控、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程度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細節化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提高神經外科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效降低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細節化護理;護理管理;護理干預;神經外科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179-02
護理管理干預是指將護理措施實施到治療過程中,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大體可可分為整體護理干預、臨床護理干預和社區護理干預。神經外科患者多數是在意識、言語、行為及認知上會出現明顯、持久的異常,且發病突然,所以護理人員的工作就需要做到更加的全面和細致。而細節化護理管理方式是一項具體的、系統的護理理念,它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從細節出發,盡可能的減少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產生的不必要傷害,為患者提供更細致的服務,和諧醫患關系,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初衷[1]。因此對神經外科患者采用細節化護理管理方式是護理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與要求。現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間由神經外科收治的46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與傳統護理對比,現將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間由神經外科收治的9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43.4±3.1)歲;實驗組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齡39~56歲,平均年齡(40.2±2.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統一化護理管理干預,為患者配備技術精湛的醫護人員和先進的醫護設備進行神經外科護理工作,并采用集中統一管理,全權負責患者從入院、接受手術到出院的整個過程,做到護理與治療一體化、規范化。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細節的控制,從患者的心理活動、行為舉止以及所處的環境等各個方面出發,全方位的觀察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及治療進程,搭配科學、合理、規范地用藥,對患者實施一系列縝密、精細的護理計劃。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1.2.1增強細節護理意識
在基層護理人員中宣講細節化護理的優勢和重要性,鼓勵護理人員將護理工作細小化,并對每天的工作內容以及患者的狀態進行記錄,管理人員隨時抽查護理人員的工作記錄表,檢查并指出護理盲區,對表現優異者給予一定的表揚,并在基層護理人員中進行推廣。
1.2.2 細化護理管理
將細節護理量化,并劃分為多個小細節,醫院管理層對基層護理人員加強基礎護理知識培養,強化基礎護理理念,準確指出護理細節及護理盲區[2]。并采用隨機檢查或定期抽查等方式考核基層護理人員,以保證護理的質量。加強病區管理,營造舒適、安靜的病區生活,保證患者良好的睡眠質量。
1.2.3生命力護理
由醫院的營養師以及營養護士為患者量身打造營養康復餐,派有專業護理人員跟蹤并記錄患者一日三餐的飲食情況并及時反饋到營養師處,提醒患者少食多餐、按時飲水,主動詢問患者是否需要加餐或飲水并將食物和水送到患者床前;主動向患者家屬宣傳健康飲食的作用和種類,定期以各種方式向患者和家屬宣講飲食健康知識和服藥期間飲食和藥物間的禁忌。在得到醫療人員準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適量做些運動,并宣傳運動強身的知識,鼓勵患者在出院后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做到“未病先防”。
1.2.4注重禮儀
基層護理人需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學習禮儀知識,禮貌對待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主動幫助患者搞好醫患以及同病房患者之間的關系。患者出院后開展回訪活動,了解患者康復進程,并將護理延伸至患者家庭,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細節化護理的滿意度。
1.2.5關注患者心理變化
可在病區播放背景音樂,消除患者緊張心理,或由護工人員陪同患者在病區花園享受日光浴,期間可與患者聊天,結合患者的病情為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患者對自身的病情有絕對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所以護理人員有義務向患者告知和解釋有關患者病情的一切信息,在做特殊護理或治療前,應將風險主動并委婉地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屬,并征得其同意,必要時可要求做出書面同意書。護理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還應當主動關心患者以患者進行溝通,時刻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并盡量予以滿足,這樣能夠幫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身心愉悅,有利于患者身體康復,還能夠從根本上解除醫患間的緊張關系,消除不必要的隱患。
1.2.6加強健康宣傳力度
針對神經外科的特殊患者,需要有特殊的、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巧,所以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可向患者及其家人宣講健康知識,比如與疾病相關知識的解釋、用藥規范,以及家屬在照顧患者日常起居時的注意事項等。對不同的患者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講,讓患者即使在家也能得到專業的護理。
1.3護理效果評價標準
由兩組患者為兩種不同的護理干預辦法進行滿分100分為評判標準的滿意度評定[3],評價內容包括:護理人員對病房環境的管理、護士的態度、護理技術,護理人員對患者或患者家屬提出問題的解答情況、以及對患者病情把控、護理滿意度。并且在護理過程中調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并根據0分(無任何不良反應);1~3分(有輕微不良反應,但毫無影響);4~6分(有不良反應,且患者感覺身體不適);7~10分(強烈的不適感,并且影響日常生活)的評斷標準來進行打分。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干預效果滿意度比較,詳見表1與表2.
3討論
如今,社會醫療水平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對患者展開的基礎治療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對配套的護理技術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提高醫療護理管理的水平勢在必行。而細節化的護理管理干預方法則是護理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產物。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程度比較,詳見表3.
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不僅體現在對患者病情的管理和控制上,還有對患者心理活動、行為舉止乃至病房環境等細微之處的處理。采用細致的護理措施,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早日擺脫病痛,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情緒及心態方面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4],使患者愿意主動、積極地配合院方的治療,改善病情,緩解治療過程中身心的疼痛感,從而降低致殘率,縮短治療時間。增強護理人員的常規護理知識及護理能力,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護理成為醫療界的一個重要環節[5]。細節化護理干預對護理過程有著嚴格而且特殊的要求,它需要基層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嚴以律己,不僅要掌握嚴密、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巧,在護理過程中還要切忌粗心大意,要對患者的細微變化有著敏銳的洞察能力。各個科室的管理層人員也應當發揮作用,在制度和管理上嚴格把關,讓每個身處基層的護理人員隨時保持最佳工作狀態,并在護理過程中大量普及醫患關系的知識,這樣不僅保障了醫務人員以及患者的各項權益,還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使得護理質量有所提高[6]。在培養護理人員的基本技能的同時,還應當鼓勵護理人員注重個人品德修養的提升,鍛煉其語言溝通能力等。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將細節化護理干預方法運用在神經外科的日常護理中,提高了護理人員對患者病史信息采集、基本護理技能、以及醫患之間良好溝通等能力,使得研究有所發現和意義。經細節化護理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8.1±1.9)分,高于經統一化護理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實驗組在經過細節化護理治療后,不良反應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細節化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提高神經外科患者對護理方法的滿意度,有效降低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廣泛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韓芳,魏民,蘆鳳娟等.細節管理在神經外科患者手術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91-92.
[2]尤小娜.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4):91-92..
[3]蔡友錦,黃珍麗,古巧芳等.細節管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09(9):802-803.
[4]聶玉平,羅青.細節管理在預防神經外科患者走失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17):40-41.
[5]高彩霞.神經外科住院患者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3):38-40.
[6]韓芳.細節管理在神經外手術病人護理安全中的應用及體會[C].中華護理學會第15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11,(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