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丹
【摘要】目的:探討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護理配合,并總結護理體會。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5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患者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護理方法,進一步總結護理體會。結果:本組5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相關檢查,且檢查完畢后未見痛苦回憶出現。結論:患者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時,除給予患者必要的護理外,還應注重健康教育,避免出現麻醉意外,從而提高檢查成功率與安全度。
【關鍵詞】無痛胃腸鏡;檢查;護理配合;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193-02
無痛胃腸鏡檢查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檢查手段,患者于靜脈麻醉后處于無意識狀態下進行,其作用就在于借助麻醉誘導作用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與恐懼,從而保證患者在淺睡眠狀態下實現檢查或治療,但該檢查中易出現不良反應或麻醉意外,故而應做好檢查全程的護理[1-2]。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我院接收的56例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臨床資料,以總結其護理配合與體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為19-75歲,平均年齡為(50.2±5.4)歲。所有患者中,30例行無痛胃鏡檢查,其余26例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納入標準:①無利多卡因、丙泊酚過敏史患者;②未見合并嚴重呼吸系統與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③無麻醉或檢查禁忌證患者;④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患者[3]。
1.2方法 患者檢查前先準備好循環監護儀、吸氧裝置、簡易呼吸機、電子胃鏡、口墊、吸引器等麻醉物品,利多卡因、丙泊酚等麻醉藥品,鹽酸腎上腺素、多巴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阿托品、洛貝林、尼可剎米等搶救備用藥品。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以20mg利多卡因、1.5-2.0mg/kg丙泊酚靜脈注射,參照患者體動反應調整追加麻醉劑用量,待患者無睫毛反射,全身肌肉松弛且喚之無反應后開始檢查。
1.3數據處理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 ±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
2結果
本組5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相關檢查,檢查完畢后未見痛苦回憶出現,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發生。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56例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均順利完成檢查,檢查結果較為理想,可見護理配合極為重要,現將具體的護理配合方法與筆者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3.1術前準備
①由于大部分患者對無痛胃腸鏡檢查的了解不全面,因此檢查前極易出現恐懼、緊張不安、焦慮等不良心理問題,故而護理人員可針對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方法、作用、具體的操作過程等向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必要時可列舉臨床成功案例,以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配合檢查。②叮囑患者檢查前12h禁食水,檢查前1d做好腸道準備;行無痛胃鏡檢查者應以0.1-0.2ml的1%丁卡因以噴霧形式使患者咽喉部麻醉,直到患者咽喉部見明顯異物感,此外,有活動義齒的患者應將其摘除后進行。③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盡量選擇暴露明顯、無破損、無炎性反應、彈性好以及易固定的大靜脈,以保持其通暢度。④確保心電監護儀連接良好,及時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心率、血氧飽和度變化,行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應有專人將其頭頸部與口墊固定好,避免出現麻醉意外事件。⑤應將吸引器、內鏡等物品準備好,備好常用的藥品并確保數量充足,患者靜脈麻醉前再確定其姓名、年齡以及具體的檢查項目等,確保檢查無誤[4]。
3.2術中配合
①術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呼吸以及意識變化,若見異常則立刻告知醫生,以便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②當患者達到麻醉誘導效果后,見不能應答、不能自主吞咽、睫毛反射消失以及肌肉松弛等現象時,應幫助患者及時將口腔內的分泌物清除,以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③患者于麻醉過程中,應將其頭部略向后傾15°,當遇到小、短下頜的患者時,應將患者的下頜托起,避免麻醉過程中出現舌后墜而堵塞其呼吸道的現象出現。④患者若見血氧飽和度下降,應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調整體位、加大吸氧流量(即由最初的低吸流量吸氧轉至中或高流量吸氧);若見心率變慢,則參照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其0.3-0.5mg的阿托品靜脈注射。⑤對于行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在進鏡過程中,檢查者的操作動作應輕柔,不得用力過大過猛,檢查過程中若見阻力出現,可轉換角度后再進入,避免盲目或使用蠻力插鏡,防止損傷患者的腸襞,必要時可行外力下體位調整。
3.3術后護理
①患者檢查完后可隨即清醒,但部分患者可見輕微頭暈、頭痛、困倦或步態不穩等事件發生,故而患者檢查完畢后應派專人觀察30min,期間密切觀察其血壓、心電與意識狀況,直到患者生命體征平穩。②叮囑患者及家屬相關注意事項,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告知患者檢查完3h內需要有人陪護在側,8h內應禁食辛辣刺激類食物且應禁煙、禁酒,不得從事駕駛、高空作業等檢查完畢后危險系數較大的活動,在家屬的陪伴下可離院,離院后若見嘔血、胸痛、黑便或其他不良癥狀應立刻就醫[5]。
近年來,無痛胃腸鏡在臨床檢查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主要源于其具有安全、無痛苦、時間短等優點,但麻醉過程中極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或麻醉意外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大注意力,做好患者于檢查全過程中的護理工作,注重健康教育,以減輕患者痛苦,使患者在檢查過程中能主動配合,從而優化麻醉效果,提高患者檢查成功率與安全度。
參考文獻:
[1]江建穎.380例清醒鎮靜無痛胃鏡檢查的護理配合與體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12(07):1026-1027.
[2]郭小麗,雷中勁.無痛胃鏡檢查的臨床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3(25):1251-1252.
[3]吳小蘭.無痛胃鏡聯合結腸鏡檢查的配合與護理[J].當代護士(??瓢妫?,2010,10(07):247-248.
[4]沈霞,吳成富.無痛胃鏡檢查護理配合[J].中國醫藥指南,2012,25(03):54-56.
[5]單春香.無痛胃鏡檢查術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23(01):250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