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娟
【摘要】通過重視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相關護理,針對社區護理的相關措施,本文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以此來確立高血壓社區治療新的舉措。
【關鍵詞】高血壓護理對策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200-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現在高血壓患者已超過2億,高血壓已成為我國目前患病率最高、人群患病最為普遍的疾病之一,但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卻處于較低水平,分別僅有3O.2%、24.7%、6.1%。在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工作中,積極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壓的防治水平。此前不少人在這方面已經做了許多有益探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近年來有關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做一概括。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區護理干預的基本形式,是顯著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轉變不良生活方式,培養健康行為的最佳手段。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不可能長期住院治療,此時應認真做好社區健康教育評估,針對不同人群開展不同內容的健康教育。對正常人群,應重點教育高血壓的原因、特點及其危害,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監測血壓,明確高血壓是可以預防的。對高危人群由于高血壓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主要包括膳食不平衡、吸煙和過量飲酒、缺乏體力活動和心理壓力增加。指出這些危險因素的危害,有針對性地進行行為糾正和生活方式指導。對患病人群,應在高危人群的基礎上,進一步講解高血壓危險分層的的概念和意義,非藥物治療與長期隨訪的重要性和堅持終身治療的必要性。
2 心理干預
大量研究證實,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咀壓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響高血壓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社區護士應根據患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和個性特征進行心理干預,以緩解高血壓患者的情緒和精神壓力,使其保持樂觀心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并町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3 膳食指導
觀察患者膳食結構的變化。研究結果證實,膳食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高血壓。調整膳食結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1)減少鈉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 g。(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有資料顯示,適當控制膳食脂肪,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減緩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改善食物結構,減少含脂肪高的肉類,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禽類及魚類。(3)注意補充鉀和鈣。研究表明,鉀與血壓呈明顯負相關,而我國膳食營養成分常常低鉀、低鈣,故而應增加含鉀多、含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鮮奶、豆類制品等。
4 體重控制
干預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壓病的概率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一4倍。專家建議,我國成人正常體重指數(BMI)宜為l9~24 kg/1112;≥24 kg/m 者為超重;I>28 kg/m。為肥胖。另外,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腰圍越大,患高血壓、糖尿病的幾率越高。我國成年男性以腰圍<85 CITI、女性<80 cm為宜。減重的關鍵是“吃飯適量,活動適度”,一方面要減少總熱量的攝入,強調少脂肪并限制過多糖類的攝入,另一方面則需適當增加體育鍛煉,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5 遵醫行為
高血壓病經確診后一般需要終身治療,服用降壓藥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果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決心和耐心,必然造成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差,高血壓控制率低。所以,社區醫護人員應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加強對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教育,使患者充分認識到遵醫服藥對治療高血壓、防止并發癥發生的重要性,堅持長期服藥,使血壓下降并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壓病患者的心血管發病率和病死率。
6 運動鍛煉
干預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體力活動不但可以控制超重、肥胖、增強體質,還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緊張情緒,降低血壓,這已被許多試驗所證實”。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體狀況,社區護士應協助制定適合不同個體的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時間,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研究證實,散步、慢跑、太極拳是治療輕中度原發性高血壓有效的運動處方。一般來說,每周運動3~5次,每次持續20—60 min,如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且保持理想體重,則表明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合適。
7 起居干預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治療高血壓病的重要保證。起居干預內容主要包括:(1)定時就寢,保證充足的睡眠;(2)注意保暖,冬季室溫最好維持在15℃左右;(3)穿著要寬松;(4)居住環境應安靜,盡量避免噪聲和干擾;(5)居住環境空氣要新鮮。
8 家庭訪視與家庭護理
家庭訪視與家庭護理是社區護理的主要服務形式。社區護士通過家庭訪視接觸和了解社區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庭,對健康狀況、健康行為及其家庭功能進行評估,發現所存在的健康問題,根據病情需要及個體需求,提供家庭護理服務,并針對性地為患者在居家環境中提供治療性護理服務。還可以發掘和利用家庭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患者,適時開展各項護理活動,同時鼓勵患者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9小結
綜上所述,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干預形式多種多樣,每種措施相互獨立,但又緊密聯系,互為補充,社區護士應根據社區人群需求,充分利用社區衛生資源,制定干預計劃,多管齊下,進一步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使高血壓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療。
參考文獻:
[1]郭利武,社區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1年29期
[2]師艷萍,閔小紅.社區護理干預在58例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年18期
[3]辛獻珍,韓小云.集中授課對提高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1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