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9月,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在香港與內地連續拋售大型商業項目,總價高達約32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發了市場諸多猜測。
醫藥行業 其實,這些只是看得見的龐大商業計劃,在我們身邊,還隱藏著更大,離普通人更近的李嘉誠帝國。比如李嘉誠在內地保健品領域,就擁有不小的話語權。羊胎素、有機奶粉、專供孕婦食用的DHA產品,以及某些內地學生逢大考前常常吃的保健品,都有李嘉誠的產業。準確地說,這些產業都歸攏在和記黃埔旗下的和黃健寶保健晶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已超過10年。
有些常用藥,比如板藍根顆粒、復方丹參片,也有李嘉誠的影子。和記黃埔旗下有專門的醫藥科技公司,在醫藥行業是不折不扣的“隱形大戶”,勢力覆蓋“北上廣”。李嘉誠在北京與同仁堂合作,在上海開辦有上海和黃醫藥有限公司,在廣州與白云山醫藥合資建廠。2004年時,李嘉誠明確定調:中藥將是和記黃埔的第六大支柱產業。熱衷于進入醫藥行業,這一點李嘉誠與比爾·蓋茨的投資興趣很像。
日化產品 此外,白貓洗潔精從2006年開始,就是李嘉誠的無形資產。2006年和記黃埔收購了白貓集團所持有的上海白貓有限公司80%的股份,共同組建上海和黃白貓有限公司,也就是“和黃白貓”。2009年4月,白貓集團又將“白貓”商標轉給和黃白貓,所以在市場上看到的“白貓”洗滌產品,已經蓋上了李嘉誠的烙印。需要說明的是,“白貓”其實有兩個,另一個“白貓”是白貓股份,是一家經營不善的上市公司,2010年已退市。其間兩只“白貓”烏龍不斷,引得和記黃埔的新聞發言人要不時澄清:這只白貓和李嘉誠沒關系。
IT行業 李嘉誠在另一個時髦領域互聯網、IT行業的投資令人感覺距離感更小。他投過社交網站facebook、網絡電話skype,以及后來被蘋果公司買走的語音助手軟件Siri。五年間,他手中所持 facebook的33%股權,回報率高達580%,據估計,他能從中賺得20多億美元。為他物色高科技企業的公司叫維港投資,專注于中早期科技類項目,其操盤者正是五分鐘內說服李投facebook的周凱旋。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維港投資團隊成員只有四名,一貫低調,沒有官方網站,卻能憑其遍布全球的團隊,挖掘出一般人不易察覺的項目。
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再往近了說,我們的“衣食住行”,也有“李嘉誠牌”。華南地區能吃到的東北大米,會有一部分來自和記黃埔在黑龍江的生產基地。《證券時報》曾經報道說,在中國入前,李嘉誠受邀到黑龍江投資稻米,并于1998年成立合資企業,開發近150萬平方公里產糧地。
機艙清潔與服務,李嘉誠也感興趣。和記黃埔與南航合資的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為 25家國際航空公司提供航線保養、基地維修、機器零件檢修等服務。
你能想到的產業鏈,幾乎都能看到李嘉誠的身影,甚至還延伸到了海外去新西蘭回收垃圾,在澳大利亞種植葡萄園、生態肥料,甚至還跑到以色列淡化海水。所以,對于一個擁有千萬條觸角、并深深扎根于生活必需品的龐大帝國,幾座大樓算得了什么?摘自《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