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被圍堵、劉翔被記者追、崔永元依然不緊不慢地回答記者的問題……每年的“兩會”現場,“明星委員”都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各界都出“明星委員” “明星委員”由于平時的知名度就很高,在“兩會”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自然會引起更強烈的關注。因此,他們的履職情況、稱職與否,也就格外鮮明地呈現在公眾眼前。
本文所提及的“明星委員”為參加第十二屆全國政協二次會議的委員。名單中,所有“文化藝術界”類別的145人,以及來自商界、媒體界、社會科學界等人士23人(入選標準為在媒體中具有一定曝光度和知名度),共168人。
其中,“社會科學界”2人:遲福林、毛新宇,“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1人:李彥宏,“經濟界”1人:許家印,“農業界”1人:江澤慧,“教育界”1人:俞敏洪,“體育界”6人:李永波、周繼紅、段世杰、姚明、劉翔、姚濱,“新聞出版界”3人:白巖松、劉春、韓三平,“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1人:郭長江,“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1人:韓紅,“特別邀請人士”1人:朱燕來,“無黨派人士”4人:崔永元、陳道明、林毅夫、袁隆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人:馮鞏。
“50后”是中堅力量 在這批“明星委員”中,女性占了33人,所占比例為19%。在168人中,“50后”占了大多數,隨后則是“60后”。在年齡架構上,整體呈現菱錐形。年輕的“80后”只有2人,分別是劉翔和姚明;年紀較大的“30后”有7人,包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農學教授江澤慧。
從年齡結構上看,這和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以及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的構架相似,基本都是上世紀40年代后半期和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還有的是上世紀60年代出生。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有經驗的實踐者和領導者,從政主體成熟化趨勢明顯,這和時代的步伐是一致的。
從這批“明星委員”的職業構成來看,繪畫界和歌唱類的委員較多。據統計,美術家協會以及美術師出身的“兩會”委員在“明星委員”中占大多數,共有26人;其次是歌唱類委員,有23人。
他們關注什么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些“明星委員”大方地透露了提案的內容,有些則惜字如金。據有關媒體統計,在今年“兩會”上,“明星委員”們更加關注民生問題。
毛新宇稱,今年帶來了兩個提案,“第一個是關注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建設問題;第二個是促進司法廉政建設保證司法公平正義的問題。”
從美國調查回來的崔永元則和轉基因“杠上了”。崔永元表示,要不是卷入微博論戰,自己應該一輩子也不會跟轉基因去較真。而支撐崔永元的動力,來自“民眾應該有選擇權利”的理念,他懷疑,有人故意設置信息壁壘。
對于青少年足球多頭管理的問題,許家印提議應明確教育部為青少年足球管理的責任部門。
全國政協委員、歌唱家韓紅抵達“兩會”現場時,會議開幕式已經開始,因此行色匆匆的她言簡意賅:“兩個提案:留守女童性安全,已經連續提了6年,今年還會繼續再提;農村婦女土地權益,這個提案我很有信心。”摘自《中國民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