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雨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強化經營,經濟效益取得了顯著增長,但員工素質的參差不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農信社要想取得更加長遠的進步,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走人才強社之路,現就員工隊伍建設問題做簡單的探討分析。
一、當前農村信用社員工狀況和問題
(一)員工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是員工徒有學歷,不思進取,業務技能不達標。近年來,農信社員工學歷水平較前些年有了大幅度提升,據不完全統計,農信社員工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者占到了隊伍總人數的20%左右,具有??茖W歷者占總人數的50%左右。不可否認,當今社會學歷是衡量一個人能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標準,是許多單位應聘入圍的第一門檻,但只有學歷,沒有相應的工作能力,不能將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就會產生所謂的“高分低能”現象。農信社員工隊伍中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一是部分老員工只注重眼前利益,一味追求學歷的取得,不注重實效性,對于新拓展的網上銀行、EOPS機、票據影像、代理保險等業務知之甚少,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憂患意識不強。二是部分年輕員工年輕氣盛,疏于基本功的錘煉,對于點鈔和掀打傳票等業務基礎掌握不牢靠,心浮氣躁,工作中常常出現不應有的錯誤。
二是只注重眼前工作,不思學習,業務知識單一。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通專結合型人才,也就是說每位員工既要有自己的專長和特點來保障手頭工作得心應手熟練掌控,又要全面涉獵業務知識,增強自身競爭實力,力爭勝任多項崗位,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當前農信社復合型人才較少,大部分員工知識水平僅限完成自身工作,缺乏對綜合業務的掌握能力。比如說:前臺柜員只精通存取款等柜面結算業務,對于貸款辦理所需要的條件和手續略懂皮毛;同樣信貸人員業務知識也相對專一,對于電子銀行、中間業務結算、開戶許可等柜臺業務知之甚少。員工業務知識的單一化,阻礙了各崗位間的職能協同效應,降低了整體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客戶群體的拓展。
(二)整體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是人員結構不合理,影響企業持續性發展。合理的人員配備,系統化的年齡結構梯隊,是一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經調查,農信社35歲及以下員工占員工總人數比例的25%左右,年輕員工較少,企業管理、經營模式相對陳舊,缺少創新活力。此外,企業一般性人才過剩,專業、高級人才短缺,由于金融部門人員招錄相對嚴格,每年招納員工數量較少,造成新鮮血液注入量不足,新招錄的大學生團隊數量少,工作經驗少,雖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仍處于學習提高階段,還不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前臺柜員和基層信貸工作人員,年齡偏大,雖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但知識水平低,工作積極性逐年下滑,新老員工出現脫節現象。
二是激勵機制不完善,人才流失嚴重。當前金融行業發展異常迅猛,特別是農聯社近些年來經營效益穩健快速提升,許多的縣級聯社已經完成商業銀行的改革。隨著效益的提升,員工的收入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收入的提升更多的是面向平均化,并沒有完全體現出多勞多得,能者多得的激勵分配制度,所以部分員工產生不勞而獲應付工作混子日的思想,如此一來,高效高能員工的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能者不在多勞或選擇其他企業,從而導致大量的人才埋沒和流失,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經營。
二、成因分析
員工隊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經過認真細致的探討研究,由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導致。
(一)特定社會環境導致基層員工喪失競爭動力
農村信用社以服務“三農”,服務城鄉為出發點,主要面向廣大農民客戶開辦業務,網點也多數建設在地域相對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的鄉鎮農村。基于特定的群體,特定的工作環境,造成農信社一是開辦業務品種單一,業務量較小,電子銀行業務推廣緩慢,許多基層高能人才的才華不能夠充分展現,員工個人價值得不到體現,往往就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喪失學習的動力和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員工自身容易沾染農村的不良習氣,農村生活節奏散漫,沒有嚴格的時空規范,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很難做到嚴于律己,用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容易養成思想懶散,行為渙散的惡習。
(二)管理者注重經營,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農信社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營壓力大,許多基層管理者只注重經營指標的提升,淡卻了對員工全面素質的培養。其實員工職業素質提升的過程,是一個全面發揮人才效能的過程,提升員工的職業素質,可以減少人力資源的使用,更加明確責任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者,管理者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還未真正滲透到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中,只注重以制度規范限制員工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忽視了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陳舊死板的管理辦法,機械式的經營模式,容易使員工產生思維疲態,降低員工思想的敏銳性和創造性,不利于企業的創新和改革。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全員思想教育,提高員工職業素養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個體、一個團隊走向成功的根基,農信隊伍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以正確的思想為指引,建立規范的價值體系,在員工隊伍中始終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強化黨性教育,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恪盡職守,干事創業的堅定信念。一是強化服務,要堅持以“為客戶服務”為宗旨,以服務“三農”,服務縣域經濟為己任,將員工的服務意識,服務質量放在首位來抓,要主動向他行學習先進的服務理念,取長補短,加強隊伍間的交流溝通,建立相互學習機制,強化服務培訓和演練,做到形象美、言語美、心靈美,努力為客戶提供最為便捷優質的服務。二是要強化責任,樹立嚴謹、嚴肅的工作作風。要使員工深切認知責任勝于能力的真正內涵,不斷強化員工的崗位責任意識,以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員工、引導員工,提升其在工作中的向心力、驅動力和執行力。三是要強化團隊意識,嚴格摒棄自我思想,要時刻以集體的利益、團隊的榮譽為出發點,同心協力,通力合作,轉變陳舊思想,改變工作作風,真正從思維觀念上完成改革。
(二)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升職業技能
當今社會科技化、信息化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農信社也面臨著經營、管理的巨大改革。高精尖人才作為科技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將在未來同業競爭中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因此,提升員工的職業技能,廣泛吸納專業人才,科學合理的運用人才成為當前的又一要務,要把打造學習型銀行作為一項戰略性工作,培養和建立一種持續學習的理念和機制,形成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激勵全員把學習能力轉化為業務發展能力,自覺地把學習作為提高素質、增長本領,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徑。要結合當前的金融形勢和業務開展的需要,重點圍繞提高員工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這一主線,持續開展電子銀行、信貸網絡、自動化管理等新型業務輪訓,并定時進行業務考核和競賽。通過培訓和競賽,不斷提升員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求學求進、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增強員工的榮辱感、危機感、使命感,培養大批的一專多能型人才,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