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鵬 魯慧玲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急腹癥相關診療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7月來我院普外科就診的100例急腹癥病患,將病患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利用腹腔鏡技術對相關病情進行檢查與治療;對照組利用傳統開腹探查術進行治療。對兩組相關結果進行數理統計。結果:除手術時間外,觀察組和對照組各項醫學參數均存在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腹腔鏡技術對普外科急腹癥患者檢查與治療,具有出血少,痛苦小等相關特點,因此,該方式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腹腔鏡普外科急腹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316-01
急腹癥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從相關文獻記載,急腹癥中存在著無典型臨床癥狀的現象。即使醫務人員利用相關輔助檢查措施對病患進行檢查,仍然不能被準確轉調研,這對于臨床治療來講,無疑增添了治療難度,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I,陷入件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急癥應用中取得了一些進展,本實驗針對腹腔鏡技術在普外急癥只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相關研究,現研究結果如下:
1.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來我院普外科就診的急腹癥病患100例,其中男病患55例,女病患45例。病患年齡在(35.5±0.5)歲。病患癥狀:上腹疼痛:25例,下腹30例,臍周15例,全腹30例;病患疼痛性質:持續性35例;陣發性20例;發射性45例。病患出現惡心。嘔吐,發熱等臨床癥狀,經檢查后確診為急腹癥。將100例病患隨機平均分成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病患相關參數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實驗組
令患者仰臥,在麻醉起效之后,利用Veress 氣腹針對病患進行穿刺,并建立一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壓力對病患進行維持,壓力在10—14毫米汞柱。將腹腔鏡置于病患體內,利用探頭對病患腹腔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病患的消化系統,進一步確定病變的具體位置。依照病患的臨床表現,對病患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于上腹疼痛的患者,醫務人員可以在病患的右側肋緣和劍突出穿孔;對于下腹疼痛的病患,醫務人員可以在冰寒的麥氏點和左下腹建立起操作孔,將相關器械進行植入,對病患的病變部位進行切除。操作完畢之后,利用有效的方式來為病患止血[1]。
1.2.2對照組
依照病患的臨床癥狀,在麻醉生效后,對病患的腹部進行正中切口,經腹直肌切口和正中旁切口。將病患的腹腔
完全開放之后,對病患腹腔內的臟器進行逐一探查,利用常規的方式來處理病變器官,處理完畢之后,對病患進行有效止血[2]。
1.3觀察指標
相關義務人員將來我院就診的病患的探查相關指標,以及住院時間做好相關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利用卡方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50例病患,術中診斷48例,占總數96%;對照組50例病患,術中診斷35例,占總數70%。兩組數據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的術中出血總量(106.3±19.5)ml,對照組術中出血總量(206.5±26.5)ml.兩組數據具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住院時間(7.25±1.6)d,對照組住院時間(11.2±1.26)d,兩組數據具有明顯統計學意義。在手術時間上,兩組數據無統計學意義。
除手術時間外,兩組數據有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腹癥是一種常見疾病,有著發病急的特點,病人在短時間內出現危重的現象。急腹癥的臨床表現為腹部劇痛。對于發病患者,相關醫務人員必須及時的進行必要的治療手段,來挽救患者的生命。一般情況下,義務人員應依照患者的自身條件,病史,利用輔助手段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于沒有典型癥狀的患者,醫務人員在對其進行檢查的時候,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且占起來相對困難。在以前,義務人員一般利用腹部探查的方式來檢查患者的病癥,但這種探查方式會給患者身帶來巨大的痛苦和創傷,甚至會在檢查期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致使患者病情出現惡化[3]。特別是對于腸管壞死和腹膜炎觀察的時候,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致使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幾年,腹腔鏡技術已經在臨床推廣應用,這種微創技術有著創傷小的特點,對病情能夠全方位的觀察。醫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對病患的腹腔病變情況做一個全面了解,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開腔檢查給患者帶來的不必要損傷,減輕病患痛苦,利用腹腔鏡技術對患者進行病情診斷,確診率高達99.99%。此外,利用該項技術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方便醫生局部給藥,腹腔鏡技術已經被廣大婦科急腹癥患者所強烈認可。該手術方式對病患提高宮內受孕率也極有幫助,同樣,腹腔鏡技術也值得在婦科急腹癥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利用腹腔鏡技術對病患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的對病患的手術適應癥和禁忌癥進行掌握。這是促進整個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對于可控制的病變,醫生直接可以利用腹腔鏡對病患進行治療[5]。將檢查造成的傷害控制在最低,將小切口治療病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此外,在急腹癥手術中出現的大出血和復雜病變可以在短時間內轉為開腹治療。并做好傷口處理工作,對病患進行隨訪,將并發癥和感染的禍患機率。就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得出了利用腹腔鏡對急腹癥患者診治有著出血少,高確診等相關特點,因此,此手術治療方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志揚,張明,黃擎雄,等 . 腹腔鏡技術在老年急腹癥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 [J].中華醫學雜志,2010,85(33) :2363-2364.
[2] 程章林,王國鋒,蕭超優 .36 例急腹癥患者腹腔鏡診治體會 [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6) 91-92.
[3] 吳衛林,徐衛東,祝慧鵬 . 腹腔鏡診治不典型急腹癥 49 例 [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9) 863-864.
[4] 史佩東,郭潤生,陳躍宇. 腹腔鏡技術在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 [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0) 1505-1506.
[5] 熊愛保,吳春平,徐鳳蘭,等 . 腹腔鏡在婦科急腹癥中的應用 [J].中國醫學創新,2011,8(9) 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