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燕
【摘要】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使得對社區護理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需求的增加并沒有帶動社區護理管理的改革,這就使現有的社區護理工作存在很多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居民主動的,而社區護理是被動的,這就使得社區的護理不能走在發現問題的前沿,所以要積極運用先進的管理技術,主動掌握居民的身體情況,提前對他們做出相關的保健預防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改變人們對社區護理的認識,使得社區護理的管理工作做到民心所向。
【關鍵詞】社區護理:管理:設備:指導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317-02
一、社區護理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人口老齡化。我國是個人口大國,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顯示60歲以上17765 萬人,占全國人口13.0%; 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8.87%。老年人是個弱勢群體,老年人更需要護理照顧,大力發展社區護理滿足老人照顧的需要。
第二,醫療費用的增長。據衛生部統計,我國人均衛生總費用從2003年至今已增長了4倍多。
第三,疾病譜的改變。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譜發生了改變,慢性病患者增多,高血壓的患病率上升到50‰以上。未來的社會將健康管理的重點放在慢性健康問題的持續性管理、維持和促進健康上。人們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時,越來越關注疾病的預防保健知識,社區護理在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護理管理,維護和促進居民健康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二、分析社區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護理教育系統不完善
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可以說還是比較茫然,至今沒有一所學校設有完整的社區護理人才培養系統。我國衛生部于1993 年、1997 年雖然對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的課程結構作了調整,增設了適應醫學模式轉變的人文科學和預防保健的內容,但其只占課程的5%左右。由于社區護理所需的知識面以及知識結構的特殊性,目前一些高等衛生學校雖然開設了社區護理學這門課程,甚至設立了社區護理專業, 但配套教育設施還不夠完善,也沒有系統的教材。各學校、各地區按照自己對社區護理的理解組合教材,因而難免出現對社區護理的歪曲理解,因此,培養出來的護士還是難以很好地開展社區護理工作。
(二)表現為社區護理人員配備相對不足,學歷及職稱偏低
社區護理人員配置未達到《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中“原則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 名全科醫師,全科醫師與護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標準配備”要求,社區護士與居民人數比基本達標,但全科醫師與護士之比未達到1∶1的標準,社區護理人員配備相對不足;社區護士中想穩定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人員僅占37.38%;50%以上屬于聘用制護士,這些現實因素增大了社區護士的流動性,影響社區護理隊伍的整體數量和質量。
(三)居民存在認識誤區
部分居民認為護理從屬于醫療,護士僅遵從醫囑打針、發藥。這些觀點不能增加護士職業認同,不利于社區護理的發展;政府缺乏對社區衛生財政投入,影響了社區護理可持續性發展。
三、提高社區護理管理的方法
(一)社區護理干預應及時發現患者在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恰當的幫助與指導。針對老年患者健忘問題,為其設計不同顏色的藥盒,囑患者將其放在家里明顯位置,放入早、中、晚服用的藥物,只要患者打開檢查便知道是否漏服藥物。社區護理干預注重家庭支持,讓患者及家屬知曉調整膳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幫助患者建立健康、規律生活秩序時,同時指導注意控制發病的危險因素,協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運動療法對老年患者延緩疾病發展有重要作用,但患者對其重視度不夠,主要是因患者認為運動不是治療的方法,另外缺乏運動治療專職的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未給予操作性強、目標明確的指導,導致患者未重視運動療法。這一結果提示,在臨床護理中應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才能給予患者科學、系統化的健康指導。
(二)社區護士應具備與人有效合作和溝通交流能力。社區護士必須具備較好的人際溝通技巧,通過良好的溝通技巧與不同層次的服務對象進行有效的交流,促進護患的信任感。
(三)社區護理應針對其教學內容,建立獨立的社區護理實踐基地,以此作為社區護理的教學單位。社區護理實習單位要求其具有基本的護理器械、物品及藥品并配備幾名實踐基地教學人員。在實習過程中,教職人員應將護理過程中的預防、宣教、康復及保健等融為一體,為社區提供較為專業的護理服務。
(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條件的優越,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年輕化,合并癥、并發癥增多,高血壓等慢性病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都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應建立健康檔案,在護理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心理方面: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安撫其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注意飲食。通過宣傳,使高血壓患者了解食療的重要性,例如,做菜少油、少食高熱量的食品,多吃含粗纖維及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較高的蔬菜、菌類、菇類以及魚蝦等。③適當有氧運動。以散步、快走、舒緩舞蹈,社區設置的健身器材最好,一方面可以減肥,另一方面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對健康的心理活動是有利的。④社區護理要對高血壓病實施分級管理,及時對患者的血壓及用藥進行調整,合理使用降壓藥物,長期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努力改變和促進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總之,對高血壓患者只要嚴格做到上述幾點,就能安全、平穩地控制血壓。
(五)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設施配套; 構建社區護理服務信息化建設,建設區域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區域內所有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的信息互動,使得社區護理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
結語
社區護理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舊的管理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社區護理管理的操作性還不強,護理人員的知識儲備還不夠,缺乏專業的培訓,特別是對老年人的護理上還不夠完善,因此,需要運用計算機聯網等來對對社區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管理,開展對社區護理人員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技能水準的提高,促進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瓊霞. 社區護理管理模式探討[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03:427-428.
[2]王翠香. 淺談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與對策[J]. 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14,0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