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釗瑞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改革也不斷的提上了日程。在發展城市金融的同時,很多金融部門也把改革的“矛頭”指向了農村市場。而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改不斷的改革,積極應對各種風險,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從而在農村金融行業的競爭中,獨占鰲頭。本文主要從農村信用社風險管理中的信貸風險出發,提出了農村信用社在進行信貸風險管理時所需的一些建議及策略。
【關鍵詞】風險管理 信貸 貸款
一、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的現狀
(一)信貸人員風險意識薄弱
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然而,相比傳統的國有銀行,農村信用社的信貸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人員素質培養方面,信用社往往注重的是業務素質和能力素質的提升,而忽略了人格和道德的培養;崗位培訓制度不健全、崗位輪換制度沒有得到普遍推行等,這勢必會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和管理的質量,制約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
(二)不良貸款問題嚴重,不良貸款率較高
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是在某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幾十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形態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的表現。農村信用社重發展,輕風險;重業務,輕管理的現象較為普遍。雖然信貸規模不斷擴張,大額貸款也增長很快,但不良貸款反彈的壓力也日趨增大。
此外,借款人方面也是造成不良貸款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經營管理不善,缺乏市場觀念、競爭意識、健全機制和發展能力,形成高負債、低效益、軟約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給信用社貸款造成損失,形成不良貸款。
(三)信貸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一個企業為之經營的基礎,規章制度在一個企業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近幾年來,信用社在制度改革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還存在的諸多的不足,一是信用社的相關治理機制存在缺陷,對于一些關鍵的制度如產權關系等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二是信用社內部的一些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內控機制急需解決;三是信用社對相關的法人代表約束、監督力度不夠,相關的責任制度不明確。
二、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的建議
(一)構建良好的信貸風險管理企業文化
提高和培育全面風險管理文化,強化全員風險管理意識是農村信用社治理不良資產、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和基礎,實施風險文化建設,使風險文化深入人心,從而可以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因不合規合法而造成的經營損失和管理失誤,農村信用社應該提高對風險管理的認識,更新風險管理理念,認識到實施全面風險管理也是提升業績的一種表現形式,強化風險管理的核心地位,要努力建設業務發展及管理提升的良好的法制與合規基礎,增強農村信用社發展后勁。鑒于以往農村信用社因風險管理不力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和歷史教訓,農村信用社應該樹立風險管理創造價值的理念,把風險防控觀念貫徹到全部工作的各個環節,在風險管理文化建設中,通過組織風險管理專業培訓、召開風險管理工作座談會等形式,將風險管理理念傳遞給每一個員工,把風險文化意識貫穿到所有員工行為之中,構建全員的風險管理模式,將其內化為員工的職業態度和工作習慣,成為員工自覺和必然的行為準則。
(二)構建一支良好的信貸風險管理隊伍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素質是企業素質的集中體現,提高信貸人員整體素質是改善農村信用社信貸質量的關鍵。要建立規范的培訓管理機制,保持信貸人員、培訓、技能、知識更新等工作的持續開展,尤其在選拔客戶經理方面,做好真正的擇優錄取。
在選拔信貸人員方面,要優先選拔年輕的、文化層次較高的,思想作風優良、與農民感情深厚的人員,把他們充實到信貸崗位鍛煉。成績突出的,要優先提拔,提高信貸人員的整體活力。選拔出素質高、品質好、有創新精神的員工放到客戶經理這個崗位,依據客戶經理的管貸水平確定績效工資;對個別道德品質差、管貸能力差、客戶意見大的客戶經理要堅決調離信貸崗位,做到寧缺毋濫;對道德品質好、群眾威信高、管貸能力強的客戶經理要破格提拔重用,以激發全員管貸熱情,從而有效提升客戶經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貸工作方法
首先要合理選擇客戶,學會主動出門營銷貸款。長期以來,客戶經理習慣于坐門等客,很少出門主動營銷。事實上,主動營銷的客戶質量要遠遠高于等來的客戶。其次要合理評價客戶,建立客觀有效的標準,分清哪些客戶是優質客戶,哪些客戶可以帶來效益。要對客戶的生產經營狀況、資信狀況以及投資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貸款進行風險與效益的預測,建立起黃金客戶信息檔案,通過其他各種渠道及時掌握借款需求人的資金及發展動向。這樣一來,將會有助于我們合理選擇貸款對象,從而對信用社的貸款風險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另外,要做好客戶儲備工作,客戶儲備關系到今后信貸業務的發展,更關系到信貸質量。還要依據客戶信用等級和對信用社效益“貢獻率”適當享受優惠政策,增加客戶對信用社的依賴性,吸引更多的優質客戶,培育更多的黃金客戶。
三、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著力解決不良貸款問題
不良貸款居高不下一直是制約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的重大難題,應該通過兩個方向解決不良貸款問題,一方面,化解已存在的不良貸款,一是建立清收約束激勵機制建立清收不良貸款的約束激勵機制,將清收不良貸款與農村信用聯社、基層信用社主任的業績考核和工資分配掛鉤,定期兌現獎懲,加大清收力度。通過把清收、盤活不良貸款作為競聘上崗、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二是運用集體資產清收村集體不良貸款充分運用村集體資產清收村集體不良貸款,減少農村信用社貸款損失。
另一方面,防范新增不良貸款,對抵押貸款要加強對抵押物的評估、管理,確保抵押物的有效性。尤其在辦理財產抵押手續中,應認真核實抵押物的所有權及變現能力,依法簽定抵押合同,減少企業風險損失對其貸款債權產生的風險。對新增的不良貸款,信貸管理部門要及時將情況反映給風險管理部門,對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和調查,按責任進行認定。同時對已經形成的不良貸款進行新老劃斷,采取責任清收,逐步化解和盤活不良信貸資產,提高信貸資產質量。
(二)嚴格執行貸款發放程序
在辦理借款的過程中,堅持按照貸款“三查”制度來對貸款企業進行調查評估,而且在辦理過程中,將調查和審查,及審批、經營管理等環節的工作職責進行分離,由不同的崗位部門進行承擔,實現他們之間相互制約的目的。對于貸款投向上,按照國家產業的不同和產品結構調整來進行貸款結構的約束。優化貸款投向,對于一些農業的名特新產品實行重點支持,確保貸款程序嚴密和規范。
參考文獻
[1]劉錫良.中國轉型期農村金融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田華茂.農村信用社省級聯社信用風險管理探討[J].西南金融,2006(9).
[3]徐宏偉:如何加強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J].今日科苑,201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