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世華

大眾(Volkswagen)
所屬國家:德國
所屬行業:汽車
研發支出:95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7位
95億歐元的研發開支,令大眾汽車榮登“2013年歐盟研發支出榜”冠軍寶座。這也是自2004年以來,歐洲企業首度占據榜首。為實現在2018年成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生產商的目標,大眾承諾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一直毋庸置疑,未來超越豐田或將指日可待。
三星(Samsung)
所屬國家:韓國
所屬行業:電子、電氣設備
研發支出:83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31位
長久以來,三星一直因“蘋果模仿者”的身份而飽受詬病,如今他們正在積極改變創新基因。除斥巨資在硅谷建造新研發大樓,三星在產品創新中的投入同樣令人稱奇。85億歐元的支出令其排名僅次于大眾汽車,位列第二。而過去一年蘋果公司的研發投入僅為25.6億歐元,排名第46。
微軟(Microsoft)
所屬國家:美國
所屬行業:IT
研發支出:79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10位
在研發投入上,微軟向來不惜工本。據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數據顯示,2012年微軟研發部門的員工數量在公司總人數中的占比高達51%,且工作待遇極為優厚。但另一方面,如此巨額的研發費用支出卻并沒有為其帶來與之匹配的商業利潤。分析認為,這與微軟研發團隊在產品開發前期缺乏密切溝通相關。
英特爾(Intel)
所屬國家:美國
所屬行業:IT
研發支出:77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10位
雖然英特爾在2013年的表現始終不慍不火,但77億歐元的研發支出仍顯示出這位昔日芯片霸主的市場雄心。由于前任CEO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一再錯失移動芯片的發展良機,英特爾不得不以追趕者的身份大舉反攻。除在移動芯片研發中投入巨資,可穿戴設備也成為其重要戰略陣地。
豐田(Toyota)
所屬國家:日本
所屬行業:汽車
研發支出:71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下降1位
2013年11月,豐田全球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在江蘇常熟正式運營,該中心將新能源作為未來戰略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豐田還計劃在生產總部所在地日本愛知縣建造一座新的研發中心,為下一代汽車開發布局動力總成。另外,隨著中國銷量的逐步回升,豐田2013年全球新車產量有望突破1000萬大關。
羅氏(Roche)
所屬國家:瑞士
所屬行業:生物制藥
研發支出:70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11位
羅氏的研發投入向來以慷慨著稱。據美國知名生物醫藥雜志GEN統計,2012年羅氏研發支出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達到18.6%。雖較2011年下降0.4個百分點,但仍居藥企巨頭之首。2013年羅氏旗下共有兩例藥物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證,其中重磅新藥T-DM1被譽為抗擊乳腺癌的“智慧炸彈”。
諾華(Novartis)
所屬國家:瑞士
所屬行業:生物制藥
研發支出:69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13位
諾華雖以1億歐元支出屈居羅氏之后,但這兩家瑞士制藥巨頭的研發投入總和已占到該國企業總投入的62%。2012年諾華研發支出在銷售額中的占比達到16.5%,較2011年上升0.1個百分點,但與2008年(17.4%)相比仍有下滑。此外,諾華在過去一年中共有三例藥物獲得FDA“突破性療法”認證。
默沙東(Merck Group USA)
所屬國家:美國
所屬行業:生物制藥
研發支出:60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21位
2013年10月,默沙東公開宣布將再度裁員8500人,以實現在2015年底前將年度運營成本削減25億美元的目標,而裁員的重災區正是研發部門。事實上,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默沙東就開始逐步削減研發支出。2008年,其研發投入在銷售額中的占比一度超過20%,而至2012年這一比例已下降到17.3%。
強生(Johnson & Johnson)
所屬國家:美國
所屬行業:生物制藥
研發支出:58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上升3位
與入選該榜單的其他四家藥企相比,強生始終維系著較低的研發投入比。2008年,強生研發支出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為11.9%,到2012年這一數字也僅為11.4%。雖然未出現大幅下滑,但與羅氏(18.6%)差距顯著。更雪上加霜的是,2013年11底強生還因產品銷售問題被迫向美國司法部支付22億美元罰款。
輝瑞(Pfizer)
所屬國家:美國
所屬行業:生物制藥
研發支出:57億歐元
2004年至今排名變化:下降8位
由于面臨“專利懸崖”及研發受挫等多重難題困擾,輝瑞近些年一再削減研發支出。2008年,輝瑞研發投入比為16.5%,到2012年已大幅下降至13.3%。另一方面,輝瑞在歐盟發布的2005年全球企業研發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如今也已下降八位至第十。顯然,昔日的研發巨頭正因內外交困而榮光黯淡。
數據來源:EU、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