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林
菲亞特(Fiat)
總部所在地:意大利都靈
收購目標:克萊斯勒(Chrysler)
關聯第三方: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
所屬行業:汽車
交易涉及金額:43.5億美元
宣布時間:2014年1月1日
并購過程:
2009年4月,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向紐約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6月,意大利汽車廠商菲亞特宣布完成對克萊斯勒多數資產的收購,持股比例增至58.5%。與此同時,作為2009年美國政府主導破產計劃的一部分,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旗下的醫療信托基金VEBA獲得41.5%的股份。之后,菲亞特一直期望能全資控股克萊斯勒,但因與UAW報價分歧巨大而使交易陷入停滯。直到2014年初,菲亞特最終以43.5億美元的報價,結束了這場耗時持久的收購僵局。
前景預期:
盡管菲亞特付出的收購金額超過預期,但并非獲益不豐。在歐洲市場銷量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菲亞特正好可以通過克萊勒斯的渠道進入美國汽車市場,同時合并后的公司將更有實力與豐田、大眾、通用等國際巨頭競爭。
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
總部所在地:美國奧馬哈
收購目標:Phillips Specialty Products
關聯第三方: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
所屬行業:化工
交易涉及金額:14億美元
宣布時間:2013年12月30日
并購過程:
200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國際油價接近高點時,以每股80美元的價格購入8500萬股康菲石油股票。但日后事實證明,這卻是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生涯中的“重大失誤”,該股票也隨之遭到拋售。2012年,康菲旗下煉油公司Phillips 66獨立上市,伯克希爾在康菲的股份由此轉入Phillips 66,約有1900萬股。2013年12月,伯克希爾決定用這些股票換購后者旗下價值約14億美元的化工公司Phillips Specialty Products。
前景預期:
盡管伯克希爾在康菲石油上栽了跟頭,但卻一直看好Phillips 66的原油流動性改進劑業務,而這恰好是Phillips Specialty Products的主營項目。通過此次交易,伯克希爾不僅實現減持Phillips 66的股票,還幫助旗下的路博潤(Lubrizol)公司清除競爭對手,因為后者也專門生產用于提高輸油管原油流動性的化學產品。
嘉士伯(Carlsberg)
總部所在地:丹麥哥本哈根
收購目標:重慶啤酒集團
所屬行業:飲料
交易涉及金額:15.6億人民幣
并購過程:
2008年,嘉士伯在收購英國最大啤酒公司蘇格蘭·紐卡斯爾啤酒 (Scottish & Newcastle)時,曾獲得重慶啤酒20%的股份。其后,又將股權成功增持至29.7%,成為后者最大股東。2013年3月,嘉士伯對重慶啤酒提出收購要約,價格為每股20元人民幣,收購數量1.47億股。9月,該交易獲得香港商務部反壟斷局的批準。2014年1月初,嘉士伯發布消息稱,已以15.6億元成功競購重慶啤酒集團的全部股權,只待中國商務部門批準。
前景預期:
雖然重慶啤酒并不是嘉士伯在中國的唯一收購目標,但其2.3%的市場占有率并不比后者的2.6%低太多。如果這一交易順利達成,將使嘉士伯成為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實力最強的啤酒企業。
阿波羅輪胎(Apollo Tyres)
總部所在地:印度古爾岡
收購目標:固鉑輪胎(Cooper Tire)
關聯第三方:固鉑成山輪胎公司(Cooper Chengshan Tire)、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
所屬行業:化工
交易涉及金額:25億美元
并購過程:
2013年6月,印度阿波羅輪胎宣布將斥資25億美元收購美國輪胎制造商固鉑公司。但很快遭到后者與中國成山集團在華合資公司固鉑成山的全員反對,罷工一直持續到8月,致使固鉑無法提交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與此同時,固鉑在美國也陷入勞資困境。9月,美國一家仲裁機構宣布禁止其在與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就養老金等問題達成協議前將工廠出售給阿波羅。另一方面,考慮到收購后可能面臨的巨大壓力,阿波羅要求降低收購價格,但固鉑認為應遵守原來的條款。10月,固鉑向法院起訴阿波羅“買完又后悔”,要求勒令后者加速完成交易,固鉑敗訴。12月30日,固鉑宣布不再迫使阿波羅完成25億美元的收購計劃。但這一麻煩不斷的收購風波并未完全終結,因為兩家公司都聲稱要獲得賠償。
前景預期:
近年來印度經濟增長放緩,并飽受經常賬戶赤字居高不下的的困擾。作為收入三分之二來自本地市場的阿波羅,希望能借此機會打開美國市場,同時合并后的公司也將成為全球第七大輪胎制造商,擁有更大競爭力。但令阿波羅股東憂慮的是,這筆“螞蟻吞象”式的大膽收購,也會使公司債務升至當前現金流的三倍。不過就目前而言,這筆未成功的收購只是將兩家公司卷入“口水戰”。
黑石集團(Blackstone)
總部所在地:美國紐約
收購目標:卡駱馳(Crocs)
所屬行業:服裝
交易涉及金額:2億美元
宣布時間:2013年12月29日
并購過程:
2013年11月,美國“洞洞鞋”制造商卡駱馳與黑石、KKR等私募股權公司進行商議,討論杠桿收購等戰略方案。雖然這一交易沒有引起KKR和其他投資機構的興趣,但黑石卻表示有意購入部分股權。12月29日,卡駱馳發布消息稱,黑石將投資2億美元獲得其13%的股份及2個董事會席會,這些優先股三在年后可轉為普通股。與此同時,卡駱馳將在2014年第一季度啟動3.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前景預期:
美洲和日本消費市場的疲軟,使得曾風靡一時的“洞洞鞋”增長乏力。2013年第三財季,卡駱馳利潤下滑71%,股價也從上市第二年的每股60美元跌至13.3美元。盡管分析認為,卡駱馳若在服裝行業內部尋找買家或許更為合適,但黑石的投資無疑可提振市場信心。在黑石入股消息公布后,卡駱馳的股價迅速上漲12.7%至14.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