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立 張越
【摘 要】小微企業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它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缺失的地位和作用,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生長點。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小微企業發展速度迅猛,但仍然面臨著重重挑戰。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推動經濟轉型、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攻堅時期,產業經濟正在走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道路上,經濟結構也在慢慢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新主題。本文根據國內小微企業自身現狀出發,闡述了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足、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業內部調整與外部環境支持的相關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
過去二三十年間,由于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開始走向正軌并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充分發揮了本土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等價格上的優勢,從而涌現出一批批的小微型企業。小微企業在利潤率極低的情況下,仍可以由市場需求的規模優勢來遮掩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也讓它們有了較快的資本積累。一直以來,小微企業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國政府也對此相當重視。因此,如何針對小微企業進行扶持和發展的研隨即在世界各國展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方小企業存在生命力薄弱,管理不當,融資困難,創新能力差,缺乏品牌意識等問題,其核心就是缺乏企業核心競爭力。要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微企業的轉型升級的就刻不容緩。
一.小微企業發展現狀
小微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緩解就業壓力、穩定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小微企業一直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持續推動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到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小微企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占總量的60%、57%和50%;小微企業在流通領域更是占全國零售網點的90%以上。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50%以上的稅收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而近些來的出口總額中,也有60%以上是小微企業提供的。而到如今,我國的大多數小微企業處于產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統計顯示,中國約有5000多萬家小微企業,并預計其數量將保持年7%-8%的增長率。但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其平均壽命僅2.5歲,而日企的平均壽命約為30年,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42年。產生這一差距的主要因素有:
1.人才資源的匱乏
我國低成本、粗放型增長方式與當時面臨的資金不足、技術落后、人才短缺的特殊環境相適應。一直作為“世界工廠”制造大國的我們,擁有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但其內部員工文化程度并不高,又缺乏專業技工人才,這直接導致企業的低效率。此外,還存在管理者能力有限,缺乏科學的管理和用人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小微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對員工的工作保障及福利待遇不完善,使小微企業留不住人才。
2.品牌意識薄弱
品牌是小微企業轉變經營方式,謀求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小微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造成同行業內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差異小。企業只能通過山寨、價格戰等手段獲取到競爭優勢,這樣的惡性競爭并不利于品牌的建設。其中,以勞動密集型為代表的“代工”、“貼牌”這些企業由低技術、低利潤,高能耗、高環境為代價的經營模式,破壞生態的同時受外部環境影響不利于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而品牌是人心,是社會認同的表現,是市場慣性,是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幾乎不可復制。實施品牌戰略是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以品牌作為核心競爭力,可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二、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
從2008年的這次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開始飽受內外因素的制約,也使得小微企業步入前所未有的瓶頸期。同時,這也迫使小微企業進入一個全面反思的階段。而在生死一線之間掙扎的小微企業,逐漸形成了追求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想法和新思路。由此引起的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成為應對世界經濟危機的一種選擇,更是一種挑戰。金融危機已經對我國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形成倒逼態勢。由此可見,我國眾多小微企業依靠低廉的能源和勞動力成本所獲得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減弱,選擇新的發展路徑已迫在眉睫。發展新興產業和加快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將成為推進小微企業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小微企業更應看清經濟轉型的趨勢,正視自己現有的發展模式和國家未來經濟發展方向之間存在的矛盾,適應經濟轉型的要求,逐步從粗放型、價格競爭型的發展模式,向可持續型的高附加值的方向轉型。因此,小微企業轉型升級過程是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產業轉型等把發展提升到一個新層面的過程。
另外,我國的小微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在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2012》的調查顯示,有35.18%的企業在過去三年中實現了由勞動或資本密集型產品轉向技術密集型產品,大體實現了升級換代。
三、小微企業轉型的對策
1.推進領導者的觀念轉變和能力提升
小微企業規模較小,組織架構簡單,管理者與員工大多直接接觸,管理者作為掌舵者,其作用至關重要。領導者個人素質也直接影響了小微企業的管理方法、商業模式、經濟效益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需要提升領導者的素質和培養企業家精神。首先,領導者要把握行業和技術的新進展,通過思考和學習,有效的轉變公司經營策略和發展戰略來適應市場。
2.公司化的運作成為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在團隊制勝的今天,任何能人的單打獨斗都顯得軟弱無力。僅有領導者的成長也遠遠不能適應今天企業生存、發展與競爭需要,而必須是組織成員的全體參與和全員進步才是取勝之道。公司化運作就是造就一種可以不單純依靠個人作用并且又讓企業有效持續運轉的制度機制。它可以依靠流程管理實現利潤的合理分配,同時讓組織內部成員在系統內有序配合、有序運轉。
參考文獻:
[1]中國社科院.中國民營企業競爭力報告[OL],2012
[2]金寅跡.淺析中國小微企業的轉型升級[J].經濟師,2010(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