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禁令,風聲鶴唳
2014年6月23日,廣電總局發文點名要求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華數和百視通進行整改,關閉其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視頻APP及視頻聚合軟件、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下載通道。
2014年7月9日,廣電總局要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大力開展TV OS 1.0規模應用試驗”。五天后,廣電總局又要求所有互聯網電視盒子產品,必須停止提供電視節目內容的時移和回看功能。2014年9月,廣電總局對視頻網站的監管再次加碼,要求各網站引進境外影視劇的內容、格調應當健康向上,符合《境外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自2015年4月1日起,未經登記的境外影視劇不得上網播放。
截稿前,廣電總局已經要求各視頻網站下架電視端APP……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廣電總局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但近期廣電總局對電視盒子以及視頻網站打出的一套高壓組合拳,卻足以引發整個市場的地震。電視盒子對客廳大屏的爭奪,從表面上來看是廠商對全新產品領域的跑馬圈地,但基于互聯網應用的電視盒子產品高速增長的同時,卻實實在在有些過于野蠻生長了。
互聯網在線視頻資源的免費特性,成為電視盒子高速成長的重要因素,但電視盒子作為一個全新的產品品類,在缺乏有效管理機制的情況下,內容端混亂的確也是事實。電視盒子在未被授權的情況下隨意使用電視和電影等的內容,被監管是必然的結果。
只不過,廣電總局的“組合拳”大多圍繞電視節目和電視劇開展,這部分內容的嚴格過濾勢必壓縮電視盒子內容端的空間,尤其是對電視節目的嚴格管理,恐怕將影響電視盒子在客廳電視上從電視節目、電視劇、電影到微視頻欣賞的一站式娛樂應用,削弱用戶對電視盒子產品的應用體驗,徹底將電視盒子推向更為尷尬的境地。
進還是退?盒子的尷尬
“內容變少了”、“感覺沒什么可看了”……,讓一度紅得發紫的市場冷靜了下來。電視盒子當前正處于一個極為尷尬的時期,一方面是市場逐漸成熟,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以及對市場格局尚未明朗,還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保持市場地位并不斷進取,另一方面監管政策卻釜底抽薪式地從內容端入手,掐住了電視盒子爆發式增長的咽喉。繼續or止步,盒子的尷尬誰人能懂?
視頻內容危機
“電視直播消失”、“精彩節目不能回看”、“第三方視頻應用下架”……,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來形容當下內容資源大幅縮水的電視盒子,顯得相當貼切。受監管政策的影響,第三方視頻網站正在加速屏蔽電視盒子端的點播類軟件。
早在8月份,多家廠商就已經進行了一連串強制升級,并刪除、下架違規及未經審核的應用。不單單是《優酷》、《泰捷視頻》和《迅雷看看》等以視頻為主的應用被刪除,就連《UC瀏覽器》這樣的互聯網應用也成為了被清理對象。沒有了第三方視頻應用及諸多基于互聯網搜索的應用,電視盒子還能憑借海量免費互聯網資源吸引消費者,并“干掉”互聯網電視類產品嗎?
視頻資源的嚴格管理和過濾,對于小品牌與山寨電視盒子足以成為致命的殺手锏。而樂視盒子與百度影棒等產品,雖然背后有視頻平臺在內容端提供支持,但畢竟每個平臺在內容版權上或多或少有所區別,在資源豐富度上,也不可能同以前“開放式”的環境相比。
其他內容突圍
當視頻資源被卡住后,電視盒子創業者們能否從其他方向突圍呢?亞馬遜Fire TV選擇了游戲應用作為產品差異性的主打,而UT斯達康推出的“UT蛋蛋”也將應用功能瞄像了游戲娛樂,預置眾多游戲加上無線手柄以提升產品娛樂性。
此外,家庭兒童在線教育也是電視盒子在應用上拓展的方向,但各種差異化應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同樣面臨內容缺失的問題。畢竟涉足游戲應用后,電視盒子們又要面臨PS4或Xbox One這樣的產品,過于簡單的游戲難以讓成年人找到游戲娛樂的快感,或許結合在線教育能夠打開兒童市場,但市場潛力恐難讓廠商滿意。
相關各方,態度微妙
面對電視盒子當前的頹勢,悲觀者已拋出“何時消亡”和“電視盒子末路”等觀點,但電視盒子的崛起和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真正滿足了消費者應用需求。不少消費者在電視盒子盛行時便發出“不再繳納有線電視年費”的聲音,而當前不少力挺電視盒子的消費者更提出采用“不升級系統”和“刷第三方固件”等方式,抗議電視盒子官方固件對互聯網應用的屏蔽。
大多數消費者都對電視盒子下架第三方視頻和網絡應用表示不理解甚至不滿,也從另一個側面顯示出電視盒子在終端消費市場擁有廣闊前景。當然,面對“無戲可看”的市場狀況,未購買電視盒子的消費者在談及購買意愿時,更多表示希望觀望一段時間,確定支持情況再決定是否購買。
電視盒子廠商本身對于廣電總局的政策當然表示出極大歡迎和支持,并將積極尋求同內容端的合作,為終端消費者提供健康、積極的內容。積極更新官方固件,下架、屏蔽第三方互聯網應用,以及屏蔽第三方聚合型軟件端口等動作都可以看作是軟硬件廠商對于政策的支持。
而以銷售產品為主要盈利手段的經銷商,面對消費者對電視盒子的觀望態度,更多表示銷售過程中愿意給消費者介紹內容不受影響的小品牌甚至山寨產品,畢竟不少消費者購買盒子的目的就是希望花兩三百元實現免費看電視的目的。至于這類產品是否真的能夠達成消費者心愿,經銷商表示只能寄希望于廠商開發新的固件。對于電視盒子的未來,大多數經銷商表示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