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
兩條腿走路的Kindle
“Kindle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一種服務。”張文翊如此闡述Kindle的核心競爭力—設備和服務無縫銜接。“我們自己生產硬件,因此可以深度地與我們的內容和服務結合。我們深度定制Android系統,因此我們能提供更多消費者需要的功能和服務。”
聊及服務,張文翊亦是自信滿滿。“亞馬遜有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可根據讀者的意愿上線電子版圖書。”她指出:“我們不替消費者做選擇,這些選擇是消費者自己選出來的。”事實上,在z.cn圖書頻道中,尚未上架Kindle電子版的紙質書邊上都有一個按鈕,讀者可以通過它支持該書電子版的上線。亞馬遜每周會整理著這些用戶需求,反饋給出版社,推動出版社發行相應紙書的電子版。
“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打造一套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內容系統。”亞馬遜目前擁有14萬圖書選品,Kindle電子書店平均每天都有上百本優質電子書上線,數量仍在不斷增加中。
在采訪當中,張文翊還重點介紹了Kindle
在護眼方面的諸多設計。此次推出的Kindle Voyage相對上一代產品,屏幕PPI提升至300,亮度提升39%,還配備全智能調節閱讀燈。“新的全智能調節閱讀燈可根據周圍光線環境,自動將屏幕亮度調節至最佳狀態。”張文翊如是說。由于人眼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漸漸適應黑暗,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全智能調節閱讀燈會慢慢調低顯示屏亮度。”
看好中國市場,本地化一直在進行
“雖然中國的電子書付費內容市場尚待完善、盜版猖獗,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慢慢開始付費購買電子書,而并不是只簡單考慮價格因素。”中國市場是亞馬遜在全球范圍內格外重視的一個市場,他們認為這里有全世界最廣大的讀者群,有數以億計的移動閱讀讀者。聊及移動閱讀的市場環境,張文翊坦言:“我們非常看好中國移動閱讀市場前景。”
“在Kindle上線之后,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付費電子書市場的快速成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同這種體驗,而且讀書的效率和頻率更高,學習更便利。”張文翊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Kindle繼續付費讀書,“這將成為一種趨勢”。
或許正是對于未來的強大自信,亞馬遜中國目前已經和中信出版社、磨鐵圖書、湛廬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等400多家中國頂級出版社建立了合作關系。張文翊和她的團隊希望,能借此推動整個市場一起做大做強。
事實上,為了做好中國市場,張文翊的團隊還做了大量的本地化工作。除了與各大出版社緊密合作,出版電子書,渠道和服務本身的本地化,也是張文翊的一個工作重點。
“我們一直堅持與中國線上和線下商城、書店進行合作,不斷拓產品購買渠道。”2013年12月,Kindle Paperwhite 2進入中國的時候,消費者只能通過亞馬遜官網、蘇寧和IT賣場購買。而到了今年,銷售渠道擴展到了京東,并在蘇寧和IT賣場開設了多家Kindle授權體驗店。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中國還與中信出版社達成合作。張文翊女士告訴記者:“消費者不僅可以在Kindle書店購買和閱讀來自中信出版社的優質電子書,也可以在多家中信出版社的實體書店體驗和購買Kindle全線產品。”
此外,在繼Kindle電子書店之后,亞馬遜中國應用商店也于2013年5月上線,內容囊括目前在中國應用市場最受歡迎的應用和游戲。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應用商店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可以將中國開發者帶向全球的平臺。
而在具體的功能方面,考慮到許多中國讀者渴望學習英語的需求,第七代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還進行了專門的功能優化。“Kindle內置了免費的《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英漢詞典》等多本詞典工具書。‘生詞本功能更是產品的一大亮點。”張文翊表示,Kindle中國電子書店還提供了大量精選英文原著及英語考試備考圖書、職業實用英語、生活常用英語書籍,更有精選雙語讀物以及數千本免費英文名著可供用戶輕松下載,轉瞬即得。
付費閱讀,將成為一種趨勢
在做了大量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工作之后,Kindle在中國的實際市場表現,也不負眾望。據張文翊透露,“自Kindle在中國發布以來,每臺設備所購買的電子書的量,無論是與美國、日本,還是德國相比,中國的數據都相當讓人滿意。”
而對于本刊記者提出中國消費者的付費閱讀意愿較低的問題,張文翊也顯得非常樂觀。在她看來,人們在網上要想找一本免費的電子書,可能要花半個小時的時間,而且找到的書或內容不全,或有病毒、錯別字、漏頁等問題。“而從亞馬遜下載一個正版的Kindle書,只要幾塊錢就能完成,今后Kindle正版電子書的成本會更低也更劃算”。
無論是實際的閱讀體驗,還是單方面討論圖書的價格,Kindle都更具優勢。基于此,她判斷“從長遠來看,中國的消費者將會慢慢接受并習慣電子書的付費。”
張文翊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她手上數據的支持。Kindle進入中國的這段時間里,張文翊和她的團隊見證了付費電子書市場的快速成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同這種體驗,而且讀書的效率和頻率更高,學習更便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Kindle繼續付費讀書,一個更成熟的付費閱讀市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