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飛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普外科鼻部置管拔管中的應用,以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率。方法: 運用品管手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室所有鼻部置管例數及拔管例數并分析討論,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科室對策實施,比較實施品管圈前后鼻部置管非計劃性拔管率。結果:鼻部置管非計劃性拔管率由活動前4.91%下降到活動后2.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品管圈”活動可有效降低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
【關鍵詞】 品管圈;鼻部置管;非計劃性拔管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400-02
品管圈活動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地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團體,然后全體人員合作,尋找工作現場所發生的問題,并獨立自主地加以解決的活動。
鼻部置管作為一項基礎護理措施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置管后常常引起活動受限、咽部腫痛、惡心、鼻部不適,甚至影響發聲、呼吸[1],導致患者發生意外拔管事件。有國外文獻報道,世界范圍的導管意外拔出發生率為0-29%,而胃管的意外拔出發生率為2-42%[2]。意外拔管后往往需要重新置管,除了增加患者痛苦外,還容易引起感染,增加病人經濟負擔,有時還會引起一些醫療糾紛的發生。所以,在普外科護理工作中,做好患者鼻部置管的護理,是評價專科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我科于2013年1月在醫院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以降低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圈的一般資料:
本品管圈由科室7名護士報名組成,平均年齡28歲,其中主管護師2人,護師3人,護士2人。
1.2圈名、圈徽及寓意
以呵護圈為圈名,寓意護士伸出勤勞的雙手細心呵護著患者的生命!
1.3方法
1.3.1選題
由小組成員提名,歸納幾個品管圈主題,進行無記名投票方法打分,選擇最高得分主題為本次活動主題[3]。
1.3.2擬定活動計劃
本期活動為7個月,按每月4周計算,共28周。按照“醫院評估安全活動實踐與技巧” [3],計劃階段占30%,即8周;實施階段占40%,即10周;確認階段占20%,即6周;處置階段占10%,即4周。
1.3.3現狀把握
采用追溯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室所有鼻部置管例數共計122例,其中非計劃性拔管例數為6例,拔管率為4.91%。我們將數據根據拔管因素繪制成柏拉圖,根據二八定律顯示,導致胃管非計劃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鼻部不舒適、護士未采取舒適護理措施、病人不知曉鼻部置管的重要性。
1.3.4目標設定
對拔管原因進行柏拉圖分析,根據目標值=現況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得出本次改善目標值為2.63%。
1.3.5解析
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畫出魚骨圖。對所有末端原因進行論證,得出導致鼻部置管拔管的主要因為:鼻腔異物感、咽喉部疼痛、無鼻部舒適護理指引、患者對鼻部置管重要性未掌握。
1.3.6對策擬定及實施
針對主要因,全體圈員討論相關對策,每人使用對策方案選定表評分,按照分數高低統計,最終選定8個對策為最終對策:每日晨溫水清潔鼻腔1次;早晚口腔護理或協助刷牙各一次;潤滑油或薄荷油滴鼻,每日2次;噴霧治療每日兩次;鼻腔雙系帶固定,及時傾倒,負壓袋內引流液<200ml;每2小時溫水漱口一次;咀嚼口香糖,每日2-3次;制作鼻部管道護理手冊。
1.3.6對策實施
根據最終選定的對策,我們在實施前對組織全科護士學習了鼻部置管的護理流程。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運用PDCA的質量管理方法進行追蹤,對實施后置管病人的置管例數及拔管例數進行統計。
2結果
2.1實施后的半年內,共發生鼻部置管81例,拔管5例,拔管率為2.46%,相對于改善前的拔管率4.91%有了明顯下降,病人舒適度由原來的平均1.47分增加到平均2.22分,病人對置管重要性的認識由改善前的31.58%增加至改善后的77.59%。
2.2目標達標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目標達成率為107%。
2.3標準化:制訂了普外科鼻部置管病人舒適護理標準及流程。
3討論
3.1降低鼻部置管非計劃性拔管的意義
鼻部置管是普外科常見的治療手段之一,但是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在所有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中占據首位[4]。在非計劃性拔管中,由于鼻咽部不適感增加及病人不知曉置管的重要性往往是引起拔管的主要原因,而臨床護士在置管后也未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因此,制定鼻部舒適護理標準,采用圖譜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對于降低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是有效的護理措施。
3.2品管圈活動有效降低了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
全體圈員運用品管手法,制定出鼻部置管舒適護理標準,制定了圖文并茂的管道護理健康教育手冊,全體護理人員對鼻部置管的護理措施有了規范的護理標準。通過品管圈活動,鼻部置管的非計劃性拔管率從改善前的4.91%下降到改善后的2.46%。
3.3品管圈活動的意義
品管圈活動,能夠挖掘護士的潛能,變被動參與為主動改善,達到全員參與質量持續改善。通過本次品管圈活動,不僅達到有效降低鼻部置管非計劃性拔管率,而且增加了科室間護士的凝聚力,提高了護士尤其是年輕護士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護士主動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護士運用科學方法進行質量改善的能力,發揮了科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參與性。
參考文獻:
[1] 呂霞.ICU病房中對病人不良影響闌素的分析及對策[J].現代護理.2002.8(9):729.
[2] 李慧.2783例留置管道非計劃性拔出情況調查與分析.中國護理管理. 2010.10(12):61-63.
[3]張辛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2527.
[4]范河谷.關月嫦.許智紅.ICU老年病人夜間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分析與對策[J].南方護理學報,2002.9(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