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扎爾?阿布力孜
【摘要】 目的 探討受血者輸血前傳染性指標檢測的臨床重要意義。方法 隨機抽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間來我院輸血科輸血前患者300例,采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對患者采血樣本進行傳染性指標檢測。結果 本研究300例患者血標本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11.35%,艾滋病病毒抗體(抗-HIV)檢測陽性率為0.03%,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陽性率為0.89%,梅毒抗體陽性率為0.81%。結論 對受血者在輸血前進行檢測傳染性指標,可以使醫患雙方明確患者是存在傳染病,有利于交叉感染的預防,對后續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安全保障,避免發生醫療糾紛,臨床實踐意義不容忽視。
【關鍵詞】 輸血;傳染性指標;檢測;意義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388-02
多年來,輸血科保障臨床輸血安全作為工作的第一宗旨,為減少患者血源性傳播疾病和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輸血科大力推廣科學合理的用血方式,開展成分輸血。[1] 為使患者得到更安全快速的輸血治療,輸血前進行傳染性指標檢測。如果輸血前不進行傳染性指標檢測,一旦交叉感染,會給患者造成身心傷害,引發醫療糾紛,帶來醫患雙重損失。[2] 因此,為避免交叉感染及醫療糾紛的發生,輸血前對患者進行了血液傳染性指標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筆者對我院300例輸血者進行輸血前傳染病檢測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輸血患者標本300例,輸血前抽取患者3 ml靜脈血(不抗凝)為檢測血樣。
1.2 儀器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儀器為Biocell-AW 201型自動洗板機、博賽2010型酶標儀,按照儀器說明書嚴格操作,以酶標儀讀數為準作為判定結果。
1.3 檢測方法
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對300例輸血患者進行HBsAg、抗-HCV、抗-HIV檢測,采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檢測梅毒抗體,嚴格按照試劑說明進行陽性率檢測。
2 結果
本研究300例輸血患者,輸血前傳染性指標檢測陽性結果HBsAg陽性率為11.35%,抗-HIV檢測陽性率為0.03%,抗-HCV陽性率為0.89%,梅毒抗體陽性率為0.81%。
3 討論
輸血工作是一項高風險的醫療工作,其安全涉及醫療活動的各個層面,由輸血引發的醫療糾紛逐年增多。[3] 輸血可挽救生命,治愈某些疾病,但也存在輸血風險,如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傳染,臨床輸血安全問題始終是醫療過程中的重要問題。[4] 隨著人類對疾病認識的深化以及來自世界各國的慘痛教訓的相繼出現,各國對血液安全的要求不斷提高,檢測手段也不斷得到改進。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項檢測指標逐步進入了血液檢測的程序。 [5] 因此,各醫院輸血科必須避免存在在輸血相關檢驗不規范、相容性輸血使用不夠、質量意識淡薄等等問題,應正確分析輸血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做好輸血前檢測工作,采取相應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輸血的安全性。對受血患者進行傳染性指標的檢測,為安全輸血提供保障,避免醫療糾紛發生,臨床實踐意義非常重大。
本文研究中,對我院300例受血者輸血前傳染性指標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其傳染性指標陽性率達到12.85%,證明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就已感染了傳染性疾病,HBsAg陽性率為11.35%,接近相關文獻10.26%的報道,也說明了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為本地區的主要感染源;抗-HIV檢測陽性率為0.03%,檢出率雖然較低,但艾滋病是最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決不可忽視其危害性,杜絕防止漏檢發生;抗-HCV陽性率為0.89%,與相關研究報道健康人群中抗-HCV陽性率0.7%~3.1%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梅毒抗體陽性率為0.81%,充分證明住院患者中梅毒的發病率較高,應該引起高度重視。[6]
臨床上,對受血者在輸血前進行傳染性指標檢測,可以使醫患雙方準確知曉患者是否攜帶傳染病源,便于后續臨床診斷、治療、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開展,避免院內交叉感染發生,讓患者明確自身攜帶傳染性疾病情況,避免或減少因輸血而引起的醫療糾紛。
總之,做好受血者在輸血前進行檢測傳染性指標的臨床檢測,充分了受血者輸血前的各項指標,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的、準確的參考依據,有利于患者的有效診斷和治療,預防院內傳染性的交叉感染,客觀避免醫療糾紛,對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意義重大,值得不斷探討。
參考文獻:
[1]鮑傳志,朱國標.淺談醫院臨床用血管理[J].西南國防醫藥,2003,13(2):201-203.
[2]季陽 鄭忠偉 莊文等保障我國輸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中國輸血雜志2007,20(10)359-360.
[3]陶傳敏,嚴可寧,陳宏斌,等.受血者輸血前血液傳播性疾病檢測意義的探討.中國輸血雜志,2005,18(2):134-135.
[4]王曉文,減少經輸血傳播疾病危險的措施探討,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3)473-474.
[5]杜蘭英,莊輝,何軍,等.梅毒螺旋體TPN17重組抗原的表達及其在獻血篩查中的應用.中國輸血雜志,2001,14(1):11-13.
[6]黃呈輝,建國,歐陽玲,應用核酸擴增技術對血液中HBV、HCV和HIV-1檢測中國輸血雜志2005,18(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