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陶行知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筆者也將會為這一偉大的事業而奮斗終生,教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 【關鍵詞】音樂課堂;德育;教育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了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著名教育家、學者、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堅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則,教師作為現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以培養學生的基本德行、培育“真人”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中去。
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筆者謹記陶先生的教育準則,堅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抓好課堂常規,提高德育意識 課堂常規是德育的一部分,良好的課堂紀律,就會出現好的教學效果。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由于被過分地寵愛,養成了很隨意的個性,好動、任性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使在學校也是如此。因此,習慣的養成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階段更被當成重中之重。在教學中,筆者除了教學生唱歌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建立好的課堂常規。每學期的第一節課筆者都不會教孩子唱歌,而是改成一節常規課,給孩子講音樂課上的要求,即對他們紀律的筆者,回答問題時的要求,歌唱的要求,坐立行的要求等,讓孩子清楚地知道筆者要他們達到的目標。并且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把這些要求貫穿始終,只要有不遵守課堂常規的,就會立即提醒他們,并制定一定的獎勵制度,在音樂教室里貼一張大的表格,把表現好的小朋友的照片貼在上面,畫上大紅花,得紅花超過五朵的,在每個月的月底都會進行表揚,并獎勵一份精美的學習用品,以此來督促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實踐證明,很多孩子為了得到老師的大紅花和學習用品,課上都表現得非常積極,在一段時間之后,課堂常規也變得越來越好,孩子的道德意識也得到了增強。
二.備課過程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
一節好的課離不開課前的準備,也就是備課。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不少作品都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它對學生起到了正面的引導作用。當教授到此類歌曲的時候,筆者都會找很多關于此類歌曲的資料來充實課堂,讓學生在學唱歌曲的時候也能對歌曲的背景有更多的了解。如五年級音樂上冊第三單元《彩色的版圖》,最能體現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滲透。本單元圍繞《國歌》,安排了贊頌中華民族大團結等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讓學生在學唱、聽賞、演奏中不斷感受到音樂是如何贊頌我們的美麗祖國的,又是如何表現我們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的,從而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熱愛祖國的教育是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但這種教育不能是空洞的說教,應該通過實在的、形象的內容進行,特別要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使學生受到教育,如田漢、聶耳創作的《國歌》,原為電影Ⅸ風云兒女》的主題歌。歌曲以雄壯激昂的旋律,堅定勇敢的行進節奏,塑造出萬眾一心、勇往直前的義勇軍形象,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堅強意志和必勝的信念。筆者將歌曲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況都一一給學生做了深刻的講解和介紹,讓學生在學唱中豐富了愛國知識;《我的祖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贊美了偉大的祖國,表現出高度的愛國主義思想;《彩色的中國》歌詞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表達對祖國山河與中華文化的熱愛,也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發展的關注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追求,讓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處處好”,并警醒地告誡祖國兒女“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的媽媽叫中華》唱出了少年兒童對祖國媽媽的深情厚意;《美麗的星座》充分表達了少年兒童生長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以上這些德育素材都能在課本中進行深入挖掘、發現和理解,使學生既受到了美育教育,又學到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還能聯想到祖國美好的今天,幫助學生樹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發奮讀書的志向。
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各時期的著名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和各民族、民間的優秀音樂作品浩瀚無垠。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高尚的審美情趣。特別是通過對我國民歌、民族音樂的欣賞,使學生熱愛祖國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節優質課,教學過程是精髓,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不能追求形式上的生硬說教,要見縫插針、聯系實際。如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讓學生講一講對國旗的了解,知道國旗是紅色的,國旗的左上角有五顆金燦燦的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了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四顆小的五角星代表了全國各族人民,寓示著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國旗是一個國家、民族尊嚴的象征,每一位同學都要像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熱愛國旗。在教授《我當老師》一課的教學設計中,筆者設計了“我眼中看到的老師”環節,讓學生在講述親眼看到老師批改作業等一系列事情中體會老師的辛苦。再設計一個“我當老師”的環節,讓每位同學試著教小伙伴一件自己最拿手的絕活,以此讓他們感受當老師的不易,從而體會老師們的辛苦,懂得尊重老師,用實際行動去報答老師對他們的付出,激發學生熱愛老師,做一個懂事、聽話、愛學習的孩子。
四.在音樂游戲中滲透德育教育
愉快的心情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孩子們眼中,音樂老師是“快樂的天使”,所以,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以唱歌、表演的形式進行歌曲教學,會更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團結一致,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游戲任務,培養他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德育意識在學生心中茁壯成長。
五.讓德育教育在自身形象上滲透
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音樂教師在形象上也應該注重給人以視覺上的美。一個獻身于音樂教育事業的教師應該具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豐富的知識、認真的態度,這將會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教師整潔大方的衣著、自然端莊的教態、形象生動的語言、富有激情的歌唱、優美動聽的琴聲、準確嫻熟的指揮、工整認真的板書都會時刻影響學生,使學生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別是教師的師愛品質、道德行為對學生一生都可能產生影響。因此,筆者堅持從自我做起,嚴格要求自己,抓好個人師德修養,為人師表,使審美與德育在自己的身上得以充分地體現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