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視角,首先對快樂教學法進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加強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本文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交流,以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快樂教學法;應用
新課改倡導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所以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結合當代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切實加強快樂教學法的應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快樂教學法的應用呢?筆者以下帶著這一問題,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一.快樂教學法的概述 所謂快樂教學法,就是在新課改理念的倡導下,始終堅持快樂學習的宗旨,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方式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自由意境、舒適心境和愉悅環境,引導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技能,真正實現快樂教學目標。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一)利用趣味性較強的情境激起學生參與的激情
在小學音樂快樂教學中,快樂情境的創設十分重要,作為教師只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境,才能激發學生饒有興致地唱歌,從而以聲帶情,做到聲情并茂。例如在進行《動物說話》教學時,筆者為引導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首先在課前準備了多種動物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動物圖片現場錄制音樂。當展示青蛙的圖片時,學生唱到:“呱呱呱、呱呱呱”;當展示小雞的圖片時,學生唱到:“嘰嘰嘰、嘰嘰嘰”;當展示小鴨的圖片時,學生唱到:“嘎嘎嘎、嘎嘎嘎”;當展示小狗的圖片時,學生唱到:“汪汪汪、汪汪汪”……整個音樂課堂好像一個大型的動物園,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馬上被激發和調動起來。再如進行《小青蛙找家》教學時,筆者首先創設了如下情境:小青蛙告訴媽媽自己長大能自己獨立抓害蟲,在征得青蛙媽媽的同意后高高興興地去野外抓蟲子,走呀走呀,走著走著迷路了,然后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開始“呱呱呱”地哭起來了。在這一教學情境下,筆者要求學生幫助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這就能激發了學生幫助小青蛙找回家的路的熱情,紛紛爭先恐后地搶著幫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隨后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找到小青蛙回家的路線,再在歌曲的引導下引導學生學習歌詞,整個課堂上學生學習得輕松而又愉快。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應用快樂學習法的重要體現,同時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歡慶的日子》這一欣賞課教學時,作為教師可以搜索和剪輯有關黃土高原農民在喜慶節日打腰鼓的情形,并利用多媒體技術以課件或者視頻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學生在聽覺和視覺等感官的影響下產生興趣,從而能夠更好地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容。 (三)以游戲為載體開展小學音樂快樂教學 游戲是小學生最好的伙伴,同時也是伴隨小學生成長的重要娛樂方式。因而教師在小學音樂快樂教學中也應將游戲融入教學之中,確保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找朋友》這一歌曲的教學時,筆者以8個學生為一組,圍成一圈,再選一個學生把手帕丟在學生的后面,這個背后有手帕的學生隨后撿起手帕追趕前面丟手帕的學生,追到后就開始唱:“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依次輪流下去。這一教學實踐就是將《丟手帕》這個游戲與音樂教學進行了融合,使學生既能玩游戲,又能學習歌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高漲起來。
(四)實施多元化的評價為學生成就感的提升注入活力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個性,因而每個學生有自己獨到的一面,因此不可能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差學生。作為教學音樂教師,在進行快樂教學時,應學會觀察和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多元化和鼓勵性的評價,使得學生能夠信心十足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進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例如有的學生有著動聽的聲音和優美的舞姿,有的學生則在音樂審美方面有著天賦,有的學生有著豐富的樂理知識……
在評價方式的選用上,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和教師評價等。等級不需要分得太多、太細,但應注重突出每個學生的優點,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在進行音樂測試評價時,要堅決廢除傳統的“一首歌定成績”的做法,要盡可能地挖掘并發展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從“吹、拉、彈、唱、舞”中自由地選擇測試內容,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和自由空間,讓學生們感到音樂測試也是一件快樂而簡單的事情,這樣學生既玩得愉快,又考得輕松。學生只有考得好,才會愿意去學。
結語
綜上所述,就快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師,應緊密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始終堅持生本原則,充分意識到快樂教學法的重要性,并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切實加強快樂教學法的應用,以最大化地確保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