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美國長壽專家丹·布特納爾發(fā)現(xiàn),生活中遵循一些簡單的習慣,就能達到長壽的目的。在他的專著《藍色區(qū)域:從長壽人群中吸取的生活經(jīng)驗》一書中,布特納爾表示:“做到5個堅持,你就可以多活10年。”
1.每天保持1.5小時的無意識體力活動 最長壽的人往往生活在生活條件并不便捷的地區(qū),他們需要步行去商店、回家和拜訪朋友,這讓他們獲得了大量活動身體的機會。生活在長壽地區(qū)的人群無~不遵循著以生產(chǎn)、生活性勞動為主的運動方式。比如意大利撒丁島的男性百歲老人仍能耕作。
2.與關愛老人的子女生活在一起 長壽老人都生活在一個關愛老年人的大家庭中,與子孫們生活在一起。這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照料,長壽老人也為大家庭做出了貢獻。如他們種植蔬菜、烹飪一日三餐和清理房間等。這就顯現(xiàn)出一種強大的雙重效應:他們的子孫可以從長輩的勤勞和智慧中受益,老人也從后代的青春活力中獲得了保持身體活躍的動力,他們絕不會待在家中無所事事。
3.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大部分長壽老人開朗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也讓他們很少出現(xiàn)抑郁情緒,他們的免疫力更強和心臟病的發(fā)病率較低。他們往往擁有強大而廣泛的社會交往和社會支持,有明確的生活目標。
4.多吃豆少吃肉 對長壽老人來說,肉更像是一種佐料,每周一兩次,量很少。他們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大量攝取豆類食品和堅果。長壽老人通常早餐攝入較多的食物和營養(yǎng),而晚飯的量是最少的,一天中的食物量呈倒金字塔狀分布。
5.放慢生活節(jié)奏,抽空就休息 長壽老人吃飯細嚼慢咽,做事不慌不忙,不讓自己陷入過度忙碌,并且保障每天休閑娛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