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懿雪 方健華
2014年4月14至15日,由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本刊特約記者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組織的第二期江蘇職業教育文化尋寶主題教研會——“張謇職業教育思想研究”在南通舉行。江蘇各市職教教研機構負責人一行二十余人參加了本次文化尋寶活動,追尋張謇足跡,現場體會張謇職教思想的當代傳承,受益良多。集張謇職教思想的學術研究、思想宣傳、文化建設、素質教育、遺產傳習于一體。
與會專家和代表首先匯聚在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南通紡院)的張謇職教思想陳列館,參觀了張謇職業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史料圖片展。史料內容以張謇職教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展示為主線,通過“拓荒與奠基”、“探索與卓著”、“思想與典范”、“傳承與發展”四大部分,逐一呈現了張謇職教思想產生發展的時代背景、社會基礎、思想淵源及其艱難歷程。張謇博大精深的職教思想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以及現代科技的展陳手段得以生動地顯現和演示,全體代表深受教育與鼓舞。
文化尋寶活動的第二項議程是“張謇職教思想研討會”,來自省內的張謇職教思想研究專家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討。研討會上,南通紡院院長王毅教授介紹了張謇職教思想在南通紡院的傳承與發揚;南通紡院馬斌教授從文化建設角度闡述了學院以張謇職教思想文化精髓為向導創建特色校園文化的歷程;南通紡院王飛教授著重介紹了張謇的“知行并進”職教思想:落腳點是以民生為本,以生計為先,目標是培養工農商業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全面性、本土性、國際性,具有示范性、啟迪作用;江蘇大生集團董事會秘書張國清先生介紹了當年由張謇先生一手創辦的大生集團的119年的光輝歷程和發展現狀;南通市通州區教育局副局長錢國華介紹了通州區域開展張謇職業教育思想研究活動的概況和成果,他認為張謇職業教育思想還需要長久、深入地挖掘、研究和傳承;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黃彩萍以其學校為例,闡述了當今職業學校弘揚張謇精神的行動:成立張謇研究分會,開展弘謇課題研究,開發弘謇校本教材,成立相關社團等,讓張謇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研討會由省教科院中職師培中心方健華研究員主持。最后由省教科院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研究所所長、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教材研究中心主任、省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馬成榮研究員作總結。他認為張謇職教思想博大精深,本次活動通過研究者追溯、尋根,有助于后來者把握張謇職教思想的形成脈絡、要義和精髓;張謇思想在多方能夠生根開花,具有時代意義。為此,我們既要充分挖掘張謇職教思想內涵,也要充分發揮其對當下職業教育的指導作用。張謇職教思想啟發我們要用現在思維去研究三個問題,核心問題是辦學體制,誰來培養人,要在當代結合張謇職教思想來培養人,促進現代職教發展。如何改革職教制度,如何在制度層面建設適應現代職教發展的制度是至關重要的;教育方針的深入理解,張謇認為教育是為了社會、為了大眾,現代辦學過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大眾需求,為民生服務;教學模式,是怎樣培養人的問題,要在張謇職教思想中尋找靈感,提煉精髓,服務當代職業教育。
文化尋寶活動期間,與會的全體專家和代表帶著對張謇先生的無限敬意,參觀了先生當年的力作——南通市博物館和江蘇大生集團,更進一步地了解到張謇思想在南通乃至江蘇、全國的影響。大家一致認為像“張謇職業教育思想”這樣的江蘇職教文化瑰寶還有很多,等待著我們去探尋和研究,去繼承和發揚。(責任編輯:曹鴻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