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
給各種信息找個管家
其實,不僅僅是成天在天上飛來飛去的商旅人士,那些經常出門的旅游愛好者同樣有著這樣的苦惱。還好,現在移動互聯產業異常發達,在手機上下載一款名叫《行程管家》的APP就能解決這些煩惱。
《行程管家》,聽到這個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航班管家》這一類的產品。其實,跟《航班管家》不同是的,《行程管家》的核心功能在于管理出行人士的行程。
在安裝好APP之后,《行程管家》會提供“手動收入”和“自動導入”兩種功能。點擊相應功能之后,APP會將手機短信或郵箱內的行程信息導入其中,并自動生成行程。行程生成完畢之后,所有的信息,無論是航班、酒店還是租車等都會按照時間線進行排列,查看起來一目了然。在“管理行程”模塊,用戶可以將一段行程中的信息通過時間和名字管理起來,方便事后查看行程的時間和地點等詳情。
幫用戶管好信息有一定價值
僅僅從功能來看,《行程管家》似乎有些簡單,只能滿足用戶行程導入、排序和查看等最基本的需求。或許有不少人會問,這樣的產品有意義么?
在筆者看來,幫忙出行用戶打點行程,肯定有一定存在價值。畢竟那些出行頻率較大,行程安排較為復雜的用戶可能會對這款產品有一定剛性需求。同時,目前在線旅游市場過于分散,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包含出行線路、酒店、機票、租車和門票等預訂的多個細分領域。雖然攜程在市場中一家獨大,但它和競爭者們卻各擅勝場,這也導致了在市場的各個細分領域中均出現一兩家公司獨占鰲頭。因此,人們出行前,需要實現到攜程、去哪兒、途牛、同程和12306等各個公司的APP或網站訂閱各種票務,最終導致各種信息被發送到手機或郵箱。這樣的信息一旦太多,找起來就會異常麻煩,而解決這樣的麻煩就是《行程管家》的初衷。
同時,筆者還認為,在大數據時代,搜集用戶上傳的行程信息也有著極高的價值。通過大數據分析,《行程管家》可以挖掘出用戶一般幾點坐火車,每年什么時間段去哪個地區旅游,一般入駐哪種類型的酒店等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從而提升用戶和相關產業的效率。
當然,數據的安全對于《行程管家》來說也至關重要。因為行程信息對于用戶來說肯定是極端私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就有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開發團隊應該在這上面多下點功夫。不過,這些都只能算是后話,《行程管家》目前最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加快更新迭代的速度,給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