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西藏拉薩 850000)お
摘要
該文基于實地調查研究,對秦嶺“七藥”植物區系的地理分布進行研究探討,重點分析該區系屬與種的地理成分,發現秦嶺“七藥”植物區系具有明顯的溫帶性質,為秦嶺“七藥”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秦嶺;七藥;植物區系;地理分布
中圖分類號 SB567;QB1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9-06204-02
Study on Flora of Qiyao in Mt. Qinling
WANG Mei
(Tibet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hasa, Xizang 850000)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flora of Qiyao in Qinling was discussed, the geographical composition of the genera and spec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ra of Qiyao in Qinling has an obvious temperate nature, which will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Qiyao in Qinling.
Key words Qinling; Qiyao; Flora;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お
作者簡介
王梅(1981-),女,重慶人,講師,從事水土保持、森林生態學、藥用植物資源學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603
秦嶺位于長江上游地區,植物資源及其豐富,尤其是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其中的“七藥”起源古老,療效獨特,在民間享有盛譽。近些年來,許多學者從“七藥”的化學成分、藥理、植物資源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4],同時在有關陜西或秦嶺的植物研究中也涉及到區系地理成分的研究[5]。但迄今為止,對秦嶺“七藥”植物的區系地理方面的研究較少。筆者對秦嶺“七藥”植物區系的地理分布進行研究探討,以期為秦嶺“七藥”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依據。
1研究區概況
秦嶺是位于我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東西走向,位于北緯32°50′~34°45′,東西跨度較大,從東經104°30′~112°52′;西起甘肅的舟曲、宕昌縣,東至河南的伏牛山、熊耳山及崤山的東部,向北以渭河為界,南臨漢水[6]。秦嶺位于暖溫帶和亞熱帶交界的過渡帶,南北氣候差異明顯。在植物區系上,其區系成分較為豐富,位于中國-喜馬拉雅森林植物亞區和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的交替帶,具有明顯的過渡特征。
2屬的地理成分分析
屬一級分類群的區系分布往往體現了植物的演化、遷移過程,集中體現了植物區系的歷史與地理特征。在分類學上,同一屬所包含的種通常具有相同的起源,進化趨勢也相似,屬的分類特征和其所占有的分布區也相對比較穩定。因此,植物屬的區系分布更能反映植物的演化遷移過程、區域分異及其地理特征。
按植物的現代地理分布,參照吳征鎰對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屬的地理成分的劃分[7-8],對秦嶺“七藥”植物屬的地理成分進行分析。秦嶺“七藥”共有種子植物67屬,可分為11個分布區類型(表1)。
2.1 世界分布
世界分布屬是指普遍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沒有特殊的分布中心的屬,或雖有一個或數個分布中心但包含世界分布種的屬。該區系包含了7個世界分布屬,有蓼屬、鬼針草屬、堇菜屬、酢漿草屬、大戟屬、碎米薺屬和銀蓮花屬等。世界廣布成分的生態幅度較廣,很難看出植物區系的特點和植物區系的特征,對于了解該區系和其他植物區系的聯系的意義不大。
表1 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
編號 分布區類型 屬數 占總屬數的ぐ俜直取%
1 世界分布 7 -
2 泛熱帶分布 3 5.0
3 舊世界熱帶分布 2 3.3
4 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 1 1.7
5 熱帶亞洲分布 3 5.0
6 北溫帶分布 14 23.3
7 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 14 23.3
8 舊世界溫帶分布 9 15.0
9 溫帶亞洲分布 1 1.7
10 東亞分布 12 20.0
11 中國特有分布 1 1.7
合計67 100.0
注:*不含世界分布。
2.2 熱帶分布
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區系中屬于熱帶成分包括了泛熱帶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和熱帶亞洲分布4種分布型,有蝦脊蘭屬、水蜈蚣屬、三七草屬、金粟蘭屬、雞矢藤屬和大血藤屬等,共計9屬。這是由于秦嶺地處于暖溫帶和北亞熱帶的過渡區,且又是高海拔地區,在這里生存下來的泛熱帶分布型的植物較少。
2.3 溫帶分布
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區系中屬于溫帶包括了北溫帶分布、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舊世界溫帶分布、溫帶亞洲分布和東亞分布5種分布型,具體有:紅景天屬、烏頭屬、杓蘭屬、人參屬、鹿藥屬、橐吾屬、重樓屬、巖白菜屬、荷青花屬、景天屬和開口箭屬等,共計50屬,占總屬數的83.3%。
2.4 中國特有分布屬
中國特有分布屬是指以中國整體的自然植物區為中心分布的屬,其分布范圍不越出國境很遠,個別可突破國界到鄰近各國,極個別還可間斷分布至菲律賓甚至斐濟。屬于該類型的僅有1屬,即華蟹甲草屬。
3 種的地理成分分析
種是植物分類學的基本單元,也是植物區系分析的基本單位。除去真菌和地衣,秦嶺“七藥”植物共有112種,按植物的現代地理分布,參照吳征鎰對中國種子植物區系屬的地理成分的劃分,可分為9個分布區類型(表2)。
表2 秦嶺“七藥”種子植物種的分布區類型
編號 分布區類型 種數 占總種數的ぐ俜直取%
1 世界分布 2 -
2 泛熱帶分布 1 0.9
3 熱帶亞洲分布 5 4.6
4 北溫帶分布 2 1.8
5 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 1 0.9
6 舊世界溫帶分布 5 4.6
7 溫帶亞洲分布 25 22.7
8 東亞分布 23 20.9
9 中國特有分布 48 43.6
合計112 100
注:*不含世界分布。
3.1 世界分布
秦嶺“七藥”植物中屬于世界分布的種較少,只有2種,分別為菊科鬼針草屬的三葉鬼針草和酢漿草科酢漿草屬的白花酢漿草。
3.2 熱帶分布
包括泛熱帶分布和熱帶亞洲分布2種分布型,該區系中屬于熱帶成分的種有6種,如:莎草科的水蜈蚣、蘭科的杜鵑蘭、茜草科的雞矢藤和百合科的萬壽竹等。
3.3 溫帶分布
溫帶分布包括了北溫帶分布、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舊世界溫帶分布、溫帶亞洲分布和東亞分布等5種分布型,該區系中屬于溫帶成分的種共計56種,有蓼科的珠芽蓼、鐵線蕨科的掌葉鐵線蕨、傘形科的亞洲巖風和巖風、金粟蘭科的銀線草、五加科的大葉三七和羽葉三七、爵床科的九頭獅子草、堇菜科的遼寧堇菜和毛茛科的金龜草等。
3.4 中國特有分布
該區系中屬于中國特有分布的植物較多,有48種,如:傘形科的蘭州巖風、虎耳草科的多花落新婦、水龍骨科的光石韋、百合科的開口箭、五加科的秀麗假人參、蘭科的劍葉蝦脊蘭、毛茛科的鐵筷子、五加科的楤木、鐵線蕨科的白背鐵線蕨、蘭科的綠花杓蘭、小檗科的八角蓮和桃兒七等。
4 結論
綜上所述,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區系67屬劃分為11個分布區類型,分布區類型多樣,地理成分較為復雜,與世界植物區系有著普遍的聯系。
(1)屬級的地理成分分析結果表明,溫帶成分有50屬,占總屬數的74.6%,而熱帶成分有9屬,占總屬數的13.4%。可以看出,溫帶地理成分占優勢,熱帶成分較少,表明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區系溫帶性質明顯,同時與熱帶成分也存在一定的聯系,體現了該區系的過渡性的特點。
(2)
從種的地理成分分析可以看出,該區系中熱帶成分較少,溫帶地理成分占優勢,其中東亞分布占總種數的20.9%,中國特有種占總種數的43.6%,與屬的地理成分分析結果一致,由此可以確定秦嶺“七藥”種子植物區系具有溫帶┬災省*
參考文獻
[1] 宋小妹,吳立軍,曹軍毅,等.長春七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6):546-547.
[2] 陶靜儀,梅其炳.大葉三七的擴血管降壓作用[J].西北藥學雜志,1989,4(3):335.
[3] 程虎印.太白山“七藥”及其植物資源研究[J].陜西中醫,1990,11(8):371-372.
[4] 白吉慶,王小平,王西芳.“太白七藥”屬毛茛科植物資源調查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1,17(10):31-32.
[5] 張祥,崔衛軍,周玲,等.陜西太白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太白七藥”種質資源及其分布[J].陜西林業科技,2012(3):7-13.
[6] 張秦偉.秦嶺種子植物區系地理[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1:1-4.
[7] 吳征鎰,周浙昆,孫航,等.種子植物分布區類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8] 吳征鎰.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S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