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戴式設備的興起讓人們知曉移動終端設備并不局限于手機平板這類手持設備,得益于芯片廠商對低功耗芯片的大力研究和推廣,德州儀器、意法等芯片級嘗試近幾年推出許多集成度較高的芯片,芯片直接支持低功耗藍牙BLE等傳輸協議,大大降低了PCB的復雜度,加上低功耗,使得可穿戴設備的開發門檻降低許多,也使得較小體積的可穿戴設備能夠實現。現階段的穿戴式設置在功能上相對單一,只能算是早起產品。它們在產品功能上實現了高度的一致,均是針對快節奏生活人群的健康管理。
OPPO旗下的O-Band便是這樣一款健康監控管理手環,它也是OPPO第一款智能手環產品。
手環在做工上延續了其在手機產品上的優秀工業,手環整體材質采用類膚質硅膠材質制成,保證了手環佩戴的舒適感,白色與金屬色的組合加之修飾的橫向條紋為O-Band賦予了較為出色的感官體驗。
表帶式的設計讓O-Band具有更加良好的佩戴可控性,上至強壯的漢子,下至嬌小的妹子,都能通過卡扣獲取良好的佩戴感。手環的顯示區域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在金屬質感與重量間獲取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5×19的點陣LED顯示既使得手環個性十足,又大大提升了續航能力,這也是O-Band亮點之一,用戶可以通過這點陣顯示獲取時間、步數、目標達成百分比以及切換模式等。
健康手環的計步和卡路里消耗功能很常見,由于各產品使用的傳感器大致相同,所以并不討論數據測算的準確性。產品之間真正的差距在于數據分析和服務的提供,背部dulife的標志意味著百度dulife為其提供云和數據分析服務,收集到的數據則通過藍牙和Android手機連接,反饋給用戶。為了實現快速鏈接,O-Band搭載了NFC芯片,可以與支持NFC的Android手機互碰快速連接。而連接后通過NFC芯片可快速喚醒客戶端,相對于在通知欄內激活O-Band應用來得方便很多。目前O-Band只支持Android手機,并且控制相機實現隱秘拍照的功能只能在Find 7和Find 7輕裝版上實現。
第一次在手機中運行O-Band應用時,需要登錄百度賬號,并連接手環,經過簡單快速設置后即可開始使用。除了在首次連接的向導里,在O-Band 應用中還可以設置個人信息、每日運動的目標以及習慣的佩戴手等。另外,在設置功能中有我的服務選項,接入百度云dulife合作的三項服務(睡眠助手、健康教練、減肥助手),這三項服務會根據你的運動和睡眠數據提供有關健康睡眠、健身和減肥的規劃和分析,不過現階段功能頗為簡單,相關的數據分析服務還有待提高。點擊單日的運動數據,則可以顯示當天、近一周、當月的步數、卡路里和步行距離的折線分布圖,通過左右滑動可以查看歷史記錄。應用中記錄睡眠質量的功能意義并不大,需要睡前和醒后都要切換模式,操作十分不便,特別是對于不易睡著的用戶來說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