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子學院藝術學院,山東濟南 250300)お
摘要
分析了城市綠地的現狀,認為垂直綠化、架空層的利用以及屋頂花園都是擴大城市綠化面積的有效形式。探討了在擴大綠化面積的同時進行土壤改良、更新并維護綠地植物的重要性。
關鍵詞 垂直綠化;架空層;屋頂花園
中圖分類號 SB68.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9-06302-01
お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ace Vertical Greening in China
LI Yue
(College of Art,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300)
AbstractThe status of urban green space was analyzed, vertical greening, utilization of empty space and roof garden are the effective forms of expanding urban green area. The importance of soil improvement, regenerating and maintaining plants was discussed.
Key wordsVertical greening; Empty space; Roof garden
お
作者簡介
李月(1988-),女,山東臨沂人,助教,碩士,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530
1 城市綠地的現狀
現代社會的城市中,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大,對大自然破壞的力量也越來越大,綠色植被的數量減少,生態多樣性受到嚴重損害,環境要承受的壓力也日益加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蔓延到郊區,給原本脆弱、不堪重負的城市郊區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在城市的有限空間,公共綠地、住宅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的建設等都不足以滿足人類生活環境的需求[1]。要充分發揮其綠地的作用,應與建筑結合開發出多樣性的綠地,而不局限于普通的綠化形式,將這些可以進行綠化的空間聯系起來,形成城市的生態循環系統,改善城市人口的生活環境,發展城市綠色空間。
2 擴大城市綠化的形式
2.1垂直綠化
垂直綠化為對建筑本身的栽培植被,利用建筑體的固有裝置墻體、欄桿、屋檐等進行立體的綠化[2]。與普通水平綠化相比,它主要有節約土地,豐富綠化層次,增強城市景觀的藝術效果,以及提高綠化面積和覆蓋率的作用。
2.1.1
傳統的垂直綠化。
傳統的垂直綠化主要使用藤本植物,較常見的有地錦、紫藤、凌霄、葡萄、扶芳藤等,在綠化設計上,可以根據植物的不同形態和習性進行種植。其形式有4種:①攀援式,在建筑墻表面適宜采用攀援植物,可緊吸附于墻面,如地錦。②棚架式,采用這種形式,不僅可增加綠化面積,同時豐富了部分空間,花架、綠廊是常用的形式,常用的植物為紫藤。③籬垣式,主要用于矮墻、籬架、欄桿等處的綠化[3]。由于這種形式對高度要求優先,所以常春藤一類攀藤能力不高的植物都可以使用。④立柱式,由于現代建筑的立柱形式越來越多,柱面綠化成為垂直綠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通過種植南蛇藤、地錦等植物植入。
2.1.2
新型的垂直綠化。
這種垂直綠化與建筑物本身是息息相關的,以獲得2009年世界建筑節決賽項目獎項的克羅地亞生物能源大樓為代表。植物的主要功能作用在于美化環境、吸收城市過多的二氧化碳,在創新技術的基礎上,它利用垂直農業,選擇能大量產生生物燃料的藻類、竹子,在建筑中進行培植。其中,竹子富含高纖維,能夠從中提取出大量的生物乙醇,其給料的重要來源是有機垃圾,有機垃圾首先被轉化成纖維素有機生物質,再用于生產生物乙醇,在培植的同時又減少了城市垃圾量[4]。在建筑物中培植這類植物最大的優勢是它們的生長可以在水池中培植,而不需要依賴土壤,日照則可以利用樓面面積和垂直面積。這種植物的培植方式在植物的生命周期內不僅能夠生產生物燃料,減少環境污染,還制造了人類需要的氧氣。
2.2 架空層的利用
現代建筑對架空層的設計最早起源于歐洲,中國的建筑設計師借鑒使用的時間是20世紀末期。架空層被廣泛應用于南方,因為南方氣候潮濕,春季回潮嚴重。架空層在國內的使用起源于建筑底層的住宅使用,但是由于作為住宅使用底層屋內過于潮濕且通風采光條件差,隨后被設計為架空層使用。如設置廊架、 花池,修筑水池,造景門、 景窗,放置趣味性雕塑,配置多種類園林植物,形成多個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使居民居住的舒適度及觀賞度大為增加。在這些方便居民使用的空間基礎上,增加了空間層次,為居民提供了貼近自然的環境,還原了建筑物占地過大,沒有生態空間的問題。
2.3 屋頂花園
被稱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就是利用石墻拱券的平臺[5]。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綠化面積越來越小,人們對城市生態系統的要求也加強,有很多新鮮的設計血液也活躍起來,譬如說對階梯城市的設想。即利用建筑物的高矮層次,將樓頂設計為花園或者綠地,充分利用樓頂的空間進行綠化。屋頂花園是以建筑物為設計依托,對頂樓進行植物栽培的綠化形式。設計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建筑物本身和居民、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設計施工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種植合理的植物,保證安全、美觀。
3保護現有的綠地
在為擴大城市的綠地面積進行不同形式綠化覆蓋的同時,如何保護現有的綠地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設計師在城市綠地規劃中考慮景觀所需要的基質、生物、熱量、水分、空氣、礦質養分等分布的不斷變化,維持生態系統的穩┒ㄐ浴*
3.1 土壤改良
在擴大綠地面積,垂直綠化的同時要對土壤進行改良,因為生態城市的表層土為鹽漬土。改良過程中要留有排水溝、排水管,用人工排水降低和控制地下水位,如此一來就可以脫掉表層土的鹽分,防止水分蒸發。而且,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達到雨季防洪,春秋季節補充水源的作用。
3.2 合理更新維護綠地植物,使綠化環境形成良性循┗
對綠化環境的設計,應該綜合考慮綠化植物的品種和種植是否合理。要適應種植面積的規模和基礎建設的要求,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疏密有致。因為在植物的成長過程中,長大后的植物就會遮擋陽光,導致其他植物的光照和通風不足,互相影響植物的生長。所以,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到調整和優化綠色植被的布局。對于種植得過密或者過疏的植物,品種不合理、不適宜當地氣候的植物應該及時調配。
4 結論
利用多種綠化方式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是提高人類生活環境質量的一種手段。從整個城市地域的角度著手,進行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重視現有綠地的保護,提高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將全面改善城市的整體生態┗肪場*
參考文獻
[1] 武新,張立新,尤長軍.增加城市綠量的好方法——垂直綠化[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3):37-38.
[2] 曹偉.城市生態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 黃志新,張建平.試論景觀生態學原理與城市景觀生態建設[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3):94-96.
[4] 寧艷杰.城市景觀生態問題的探討[J].城市管理與科技,2005,7(6):248-250.
[5] 楊玉培,靳敏.發展屋頂綠化增加城市綠量[J].四川建筑,2002,4(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