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偉
摘 要 高校教學是否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工作越來越艱巨,要上新臺階,必須提高創新能力,通過學習科學發展觀,不斷開拓教學工作的新局面,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關鍵詞 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 新建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可持續發展理論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的一種發展理論,可持續發展觀強調發展的目的性、前瞻性、整體性、持續性、開放性和公平性,引發了人們對教育功能的再認識,對新建高校的教學發展頗有啟發意義。新建高校的教學可持續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即必須樹立人的本位意識,立足于師生自身的全面發展;目的是達到教學的全面、協調發展,應具有整體觀念和持續性,不能急功近利,必須顧及對他人、對后續教學的影響。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
確定“培養什么樣的人”即人才培養目標,是高校開展教學活動的最基礎性工作。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國家高等教育總目標在學校的具體體現,高等學校培養的人才必須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一般地,每所高校都應該確立不同于其它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微觀角度來說高校內不同的專業還應確立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一般公辦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公辦大學的辦學往往定位于培養基礎寬厚、綜合素質高、科研能力較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即著重培養通才;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通常定位在培養具有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能夠面向基層,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新建高校到底應培養什么樣的人,必須加以明確與確定。
2加大教學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從廣義的概念來理解,高校教學的投入包括招收比較理想的學生、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具備一定的教學基本條件與教學基本設施。其中,教學經費的投入是關鍵。教育部在諸多文件與規定中,對新建高校的招生、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基本條件與設施的建設做了十分詳細的規定,就是為了從管理的角度,對其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加以約束和保證。在招生方面,新建高校應致力于穩定生源和提高生源質量。師資構成上,做到數量有保障、質量逐漸提高,尤其要招聘一部分具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企業界、司法界、新聞界高級從業人員,建立一只“雙師型”教師隊伍。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要舍得投入,善于公關,力保能夠在校內開設相關實驗課程,每一個專業尤其是文科類專業至少建立1個(所)穩定的實習教學基地。在經費的投入上,新建高校必須調整思路,今后經費的運作應向支持日常教學活動方面傾斜。同時,還必須打破各專業學科間的屏障,各教學單位要樹立全局觀念,所有教學資源人人都有權享用,具有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相關課程的意識和能力,避免重走原有高校各教學單位畫地為牢、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的老路。
3規范教學活動,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首先,新建高校必須瞄準社會需求,根據自身辦學條件靈活設置專業,淡化專業意識、強化專業方向。其次,建立新型的教學體系,在最大限度地利用申辦高校教學資源的基礎之上,優化整合人才培養結構,修訂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使各教學環節中的教與學活動與確立的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吻合。這之中,最關鍵的是課程體系的優化,可考慮建立一至兩年的全校教學平臺,基礎課程完全打通。專業課應建立相應的課程群,在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上多下功夫。再次,通過設定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科學比例,教學內容方法和學生成績評定的改革,彈性學制、創新學分、教學質量監控等教學管理舉措的實施,使學生逐步具備寬口徑、基礎扎實的知識結構與“特長”或“潛力+特長”的素質和能力。最后,在教學管理的層面上,規模較大的新建高校應建立校、院兩級管理格局,校級教學管理部門以宏觀管理為主;院級教學管理部門應改變過去多做少思的工作傳統,多開動腦筋,把工作水準提高到應有的層次。
4提高教學質量,形成自身教學特色
教學質量在新建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新建高校必須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借助于不同教學質量保障機構所開展的工作才能得以發揮作用,在制度的層面上才會更加有效。通過設置教學質量保障機構,制訂教學質量保障制度,使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投入、教學過程、教學信息傳遞與反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教學質量文化建設等教學質量保障要素形成有機整體,使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具有高效運轉的機制,從而確保學校各項教學活動運轉有效,形成自身教學特色,達到培養人才、提高學校聲譽和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5堅持教學創新,走跨越式教學發展之路
教學是一項科學、嚴謹的事業,教學發展不能僅靠拍腦殼行事,必須遵循教學規律,一切辦學的設想都應經過嚴格的論證和檢驗,取得有益經驗后才能大面積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新建高校的大發展就是我國高教改革試驗大面積的展開。新建高校教學的發展必須以大膽創新的勇氣,走超常規發展之路。近幾年來,新建高校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經驗可資借鑒,比如有不少學校的基建按校園總規圖紙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完成了,自有教師隊伍在不長的時間內也成倍增長。具體到某項教學改革活動的開展,可考慮先在某個教學單位或某個專業進行試點,確定適當的目標,按照科學的程序,努力為之,有所突破,取得成熟經驗后再在全校推而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