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雷 李光宇
盛夏時節,黃桃成熟。其營養十分豐富,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膳食纖維、鐵、鈣及多種微量元素。據有關專家介紹,北京高碑店市所處的緯度區域,最適合黃桃生長,產品的品質、口感、外觀都能達到最佳。
“為什么這么好的黃桃在高碑店卻難覓蹤跡?”這是10年前,高碑店市新高食品公司顧問魏寶興思考良久的一個問題。答案是:雖然黃桃的口感、營養馳名中外。但黃桃易發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蛀螟、梨小食心蟲、桃蚜、潛葉蛾等病蟲害,系統防治是分散化的小農生產所不具備的,你家防,我家不防,造成病害此起彼伏。等到千辛萬苦有了收成,還被水果販子壓級壓價,應得的利益被盤剝。但桃農也很無奈,黃桃不耐貯存,從下樹到賣出去,一個鐘頭一個價,耽誤不起,面對盤剝只能忍氣吞聲。6年前,魏寶興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加工貯藏的產業鏈條,否則,永遠掌握不了黃桃市場的話語權。
引種黃桃一波三折,魏寶興多方考察,確定了金童和佛雷德里克兩個系列產品。這兩個品種果型近圓,果皮黃綠,營養豐富,味濃可口,產量還高。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品種成熟期長,采摘期可以從7月中旬延續到9月中旬,為公司深加工贏得了時間。苗木下地,苦苦伺候兩年,一場凍害,卻讓所有辛勞付之東流。從頭再來,這次,魏寶興把這兩年的思考付諸實踐,確定了生產營運模式,即“黃桃+糯玉米+養殖+深加工=農產品增值”。
具體講,新高食品公司全部1萬畝土地,分布在22個不同地點,原本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按照魏寶興的思路去做,這些原來的難點,竟然成為了“亮點”。在每個點,以大致相等的地種植黃桃、糯玉米,配建一個養殖場,養殖生豬或烏骨羊。黃桃從引種到結桃,大概有4年時間,這期間,前2年黃桃苗木矮小,但不怕遮陰,可以與玉米套種,兩年后,黃桃長高了,在桃樹下面種植喜陰的藥白芍,可以保證收支平衡。在這4年,糯玉米、生豬、烏骨羊能為公司帶來穩定的收益。黃桃進入盛果期,一畝桃園可以產2 000千克,賣初級產品可以實現5 000元毛收入,如果加工成罐頭、凍片,可以增值一倍。魏寶興引種黃桃的同時,就同步建立了冷庫和罐頭生產線。一只黃桃從地頭到餐桌上的罐頭食品,完成了它的增值之旅。
如何提高黃桃品質,魏寶興有他的絕活兒。魏寶興的秘密武器是有機肥,這是給黃桃吃的“偏飯兒”。每個黃桃基地,玉米秸稈是名副其實的寶貝。就近挖好“青儲池”,糯玉米秸稈全部粉碎青儲,這是豬、羊最愛吃的飼料,秸稈經過豬、羊消化,變成糞便進入沼氣池,沼液和沼渣下地,培肥地力。近年來,魏寶興在羊場引進了秸稈床技術,將玉米秸稈粉碎壓實到羊圈,撒上生物菌,羊在這種秸稈床上面吃喝拉撒,廢棄物都會被生物菌降解,羊圈也無異味兒。3年后,這種自然漚制的有機肥,就可以出圈了。目前,魏寶興正在籌建秸稈有機肥廠,把玉米秸稈粉碎加上雞糞,曬干,裝袋,很受種植蔬菜大棚的菜農歡迎。
這么大的“排場”,光靠魏寶興和幾個高管是做不來的,怎樣把農村剩余勞動力吸引過來,魏寶興動了一番腦筋。以新高食品公司為依托注冊成立了種植養殖合作社,吸引農民入社。“靠什么吸引?現在跟過去不一樣啦,就拿農村建房說吧,工人開日工資,今天兌現不了,明天就另尋高就。這也反映現在的農民缺乏安全感,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龍頭企業靠實力為入社農民抵御風險。就拿種糯玉米的社員來說,我們給出的保護價是每500克7角,有一年,市場上收購價每500克5角,我們仍按照約定價格收購,社員們有了主心骨。第2年,別的地方壓縮糯玉米種植面積,而我們卻增加了不少。因為供求關系的變化,糯玉米價格一路攀升,我們在收購價的基礎上,給社員適當分紅,讓他們贏得盆滿缽滿。”談起組織農民,魏寶興感慨良多。
魏寶興采取六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澆水、施肥、剪枝、植保、加工、銷售。雖然把各個果園黃桃的成熟期錯開,但黃桃成熟期相對短而集中,7—9月的采摘期,是農村勞力最緊缺的時期,魏寶興用了兩招,解決了這個大難題。“請進來”就是把農村出不了遠門打工的年老勞力,用中巴車將他們集中接到公司農場,從事采摘農產品勞動,收工之后再把他們送回家;“送出去”就是將需要加工的果品,送到走不出家門的中老年婦女家中,讓她們在家中就能完成果品的粗加工。每到黃桃收獲季節,一車車黃桃就會送到農村,經過農民去核、切塊加工后,又運回到公司進行深加工。最近幾年,多個周邊村成了公司的黃桃粗加工專業村,公司每年僅這項加工費就有160萬元。在梁家營鄉梁南村,一到黃桃的加工季,隨便走進一家一戶,只見在家的所有勞動力,男女不限,老幼皆宜,全部在干著同一件事:給黃桃去核。村民戲稱“挖核運動”,可別小看這個,梁南村的村民在家搞黃桃粗加工,每年都有80多萬元的收入。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