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鑒莉
【摘 要】
兒童文學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是深受兒童歡迎的重要語文資源,因此和兒童教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美育對兒童的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而兒童文學中,具有充分的美育素材,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兒童文學,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的能力。本文通過探究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應用策略,提出通過美育思想挖掘兒童文學的應用價值,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參考。
【關(guān)鍵詞】
兒童文學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僅是兒童獲取課外知識的重要來源,而且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得力助手,可以幫助學生領(lǐng)會中華文學的魅力,用心感受中國漢語的美妙,陶冶學生的情操,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隨著時代的進步,兒童文學的特質(zhì)也逐漸展現(xiàn)出來,它可以幫助教師將兒童的心靈凈化,帶領(lǐng)兒童領(lǐng)略和探索知識的奧妙,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意識。教師借助兒童文學的這種特質(zhì),可以更好的把握兒童的心理需要,發(fā)揮兒童文學的美育功能。
一、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兒童文學為語文課程的教材來源。小學語文教材是將語文知識根據(jù)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按照一定的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整理出來的教學體系。兒童文學則是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及年齡創(chuàng)作的一種文學作品,是被兒童所喜歡和接受的閱讀作品,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理想教材。
兒童文學堪當語文教師的助手。由于兒童文學是專門為18歲以下未成年的兒童服務(wù)的文學作品,其特殊性就在于更貼近它的服務(wù)對象——兒童的特質(zhì),比如兒童的思維習慣、行為特點、語言邏輯等等,這些都符合兒童在某些年齡段的心理、性格、志趣的特點,因此,通過這些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更好的了解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在課堂上能夠更準備的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向,提高教學效果。
兒童文學是兒童的良師益友。兒童文學被譽為“生活教科書”,兒童可以通過它更好的認識生活、認識世界和真理。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任務(wù)就是受教育者可以將人類文化成就轉(zhuǎn)化成自身的素質(zhì),即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而兒童文學是這個核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培根說過“讀書在于造成完美的人格”,這就證明閱讀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閱讀課外兒童文學的時候,小學生經(jīng)常會被兒童文學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打動,逐漸領(lǐng)悟到真善美的真諦,以及生活的意義,為塑造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和思想起到促進作用。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分門別類,運用兒童文學輔助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可以按照類別分為童話、童謠、寓言以及詩歌四類,并根據(jù)不同類別的內(nèi)容和特點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早在1920年,教育行政部將“國文”改為“國語”的時候,中小學的語文教材大多是選用兒童文學的白話文為教材,2001年,《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以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等為主要閱讀目標,并提出9年期間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0萬字以上。并詳細指出1~2年級的閱讀文類為淺近的童話、寓言以及故事等。目前,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已被編入新版語文教材,兒童文學在語文教育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嚴文井曾經(jīng)說過“童話是由孩子們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最初的創(chuàng)造者是孩子。”因此,童話是兒童文學中最受歡迎并且最接近童心的文體。貝特爾海姆也指出,人類在童年接觸到的最重要的、可以體現(xiàn)人文價值的敘述性故事就是童話,它對人文精神的頌揚和對兒童的人性化關(guān)懷,可以影響兒童的心靈健康發(fā)展。
2.以人為本,結(jié)合兒童思維特點進行講解
語文本身是充滿趣味性、豐富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兒童文學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具有感染力的豐富有趣的語言進行表達,充分展現(xiàn)兒童文學的藝術(shù)性,突出兒童文學作品中擬人、排比以及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加兒童文學的審美因素。兒童文學作品中一般會有大量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提高兒童對美好事物的認知能力,比如大量的排比、擬人等手法,可以展現(xiàn)給兒童一種跳躍式的感知,激發(fā)兒童閱讀的興趣。由于兒童思維習慣比較偏向直觀性的感受,對文學作品的感知也是跳躍式思維,因此,利用兒童文學中新穎動感的人物形象和動人曲折的情節(jié)來打動兒童,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
3.發(fā)散思維,利用合作學習提高兒童積極性
在進行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時,可以采用合作學習、自由閱讀、默讀以及復述閱讀內(nèi)容等方式展開,用一種新型的教學解讀方式,將兒童文學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形式表述出來,帶領(lǐng)兒童進入兒童文學的思想境界,一起領(lǐng)悟美育的特色。兒童文學可以很好的發(fā)散兒童思維,例如兒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兒童在誦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了解到小白兔的形象特點,白又白,豎起的耳朵,還可以了解到小白兔喜歡吃蘿卜和青菜,并且蹦跳著走動。兒童文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兒童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良好思維習慣。
【結(jié) 語】
小學生由于剛剛接觸知識教育,所以社會經(jīng)驗少,接觸事物也非常有限,而他們的年齡又賦予他們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兒童文學作品是填補兒童思想空缺、幫助兒童認知世界、擴大視野的重要窗口。兒童文學是一門具有生動、形象且音樂特色的語言藝術(shù),其內(nèi)容豐富,上至星空奧秘,下至花草蟲魚,具有特殊的魅力,因此大受小學學生的喜愛。小學生在不斷閱讀兒童文學的過程中,領(lǐng)略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規(guī)律,豐富自己的詞匯并進行準確無誤的表達,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韋宏.兒童文學在高師中的地位與小學語文教育的需求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8)
【2】胡平.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及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3(4)
【3】本萑.論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兒童文學素養(yǎng)【J】.考試周刊,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