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青
【摘 要】
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把握好教材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基礎;構建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生動、準確、含蓄的教學語言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保障;優化問題設計,去除無效勞動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關鍵詞】
教材 語言 教學方式
“如何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在語文課上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從而達到更大的實效。”是我們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話題。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把握好教材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基礎
把握好高中語文教材中各個內容的編排體系。善于將某一知識點放置于這一單元、這一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怎樣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做準備。毫無疑義,語文教材只有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范本,學生所掌握的語文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發展的階梯。
把握好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高中語文教材是課改理念的文本體現和載體,需要每一位語文教師去認真研讀、感悟、領會,了解高中語文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高中語文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學思想、方法,體會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才能實現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把握好細節。語文教師要深入研究高中語文教材對教學活動所蘊含的啟示,包括高中語文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圖、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淺出”,把高中語文教材鉆研得越深,語文課堂教學越得心應手。
二、構建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
構建民主師生關系,創設主動探究氛圍,是促使學生潛力獲得發展的必要條件,是課堂顯現生機的基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善于把教學過程創設成有利于學生一心進取,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環境,那么,語文教學就會靈活起來,豐富起來,學生在自主中得到多元化的發展。
以學生為主本,提高學生課堂的心理地位。語文教師應該知道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能力,就必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課堂的心理地位,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探究,自覺的形成學習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學一道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個體同整體形成一種和諧的統一體,從思想上重視課堂活動,對課堂產生情感依賴。
創造良好的語文教學氛圍一是要發揚教學民主,優化語文教學組織。語文課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形成師生“互動流”。二是要語文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優化語文教學藝術。三是要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
三、生動、準確、含蓄的教學語言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保障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講求生動、準確、含蓄、富有情感,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習動機。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夠集中精力,堅韌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
語文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要求語文教師表達時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語、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風趣機敏的話,以增添語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語文教學語言的形象性,要求語文教師表達時善于形容、比擬,繪聲繪色,充分發揮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感以喚起學生的表象,使學生容易理解學習的內容。
知識的傳授和掌握,必須借助于語言來表達,因此語文教學語言必須要做到規范和準確。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是否規范和準確,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只有規范準確、言簡意賅的教學語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語文教學語言的含蓄,指的是含而不露,語文教師只引導思路而不告訴結論,不講本意而進行烘托和暗示,讓學生思而得之。語文教學語言的幽默,是指在保證課堂莊重嚴肅、科學規范的前提下,適時插入一些頗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發人深省的典故等,使講授富有啟發性。
四、優化問題設計,去除無效勞動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鍵
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應該在提問中總結經驗,并運用好提問這一關鍵性的互動工具。
課堂提問問題設計要懸。好奇心是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認真分析教材,尋找最佳處創設懸念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對所講內容產生一種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課堂提問要趣。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高中語文教學內容,在導入新課時,適當地引入直觀材料或軼聞趣事或謎語來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狀態,這樣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并進一步主動地去探索尋求答案。
課堂提問要巧。現代教學的事實表明:語文教師通過提的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思維,而且好的提問還可以觸發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因為問題問的巧妙,學生會受教師問題的激發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在對新問題的發掘和解決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不斷加強。這樣,問題教學就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語文教師的教學也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提問要精。教學問題設計的精,是指語文教師在設疑時圍繞中心、總體設計,在“關鍵”處設疑,決不隨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亂設疑。創設的問題要小而具體,講求過程、不重結論,具有可思性。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識,把握重點,體味思路,突破難點,激發學生思維的層次性。
以上是我對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總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既是是一種理念,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在平時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地總結、反思,總結好的做法,從而不斷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宏武主編.多元智能與課程改革【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2】許愛萍.師生攜手共創語文活力課堂【J】.現代教育科學,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