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摘 要】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體悟式教學逐漸在語文的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那么,如何在語文的教學中運用體悟式教學,就讓我們以個別教學案例進行具體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體悟式教學 教學案例
新課標的改革之后,教科書的內容較傳統的語文教科書有了一些變動,但是,由于語文這一門學科的特點,教學方法依然是推動語文教育事業前進的關鍵。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育人員通過多年的嘗試與研究,在語文課堂中實施體悟式教學,它大大改變了學生對語文的看法,提高了教學質量。下面,就讓我們具體研究一下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體悟式教學。
1.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實施體悟式教學的重要性
由于語文的教學歷史悠久,所以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之下,教師的教課手段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總是將文章分成幾段,在進行詳細的講解與分析,這種方式忽略了文章整體的結構美,雖然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但是卻無法讓他們欣賞文章。與此同時,教師對閱讀問題的設置也總是偏離文章主旨,很難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章。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正確的實施體驗式教學,通過一些小活動、一些小問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要領。
2.通過體悟式教學建立民主課堂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都處于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是知識的承載體,很難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出一些提問,長期下來,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逐漸減退,甚至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里,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領悟知識的要領,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講解《綠》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品味第二段中的一些字,這時,便有人回答“比較一般,根本就表現不出來妙處。”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言論,構建一個自由民主的課堂,通過學生的表達來發現他們的錯誤,以便他們及時的改正。
3.通過體悟式教學掌握文章結構
由于語文中的文章有許許多多,這就導致了許多的文章結構也相繼出現。不同的文章結構,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主旨與思想。初中接觸過的結構有記敘文、散文、白話文以及詩歌等。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提問,讓學生體悟文章的結構,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感受。
舉一個例子,在初中《沁園春·雪》的時候,由于這首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整首詞的意境也營造的非常成功,教師就可以提問文章的整體結構是怎樣的?文章中是否借用了載體?文章中是否存在著平仄結構?文章中用到了哪些詞語的具體用法?這樣引導學生認真體悟文章中的美,從而能對詩詞的主題大意了解的更加透徹,學會分析文章的結構,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也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眾多思想碰撞到一起,就會激起知識的火花,擴展學生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以便為他們以后的閱讀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4.通過體悟式教學培養學習習慣
體悟式教學,認為語文的成績由日常的行為習慣所決定,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減輕學生的很多負擔。可以培養學生養成三大習慣:一、獨立完成作業,二、整理筆記,三、在課堂上獨立思考與積極發言。久而久之,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之后,語文成績也會逐漸的提升上去。
例如,教師在課堂中要隨時督促學生達成這三個習慣,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練習,第二天進行檢查。教師可以說:你們該完成作業卻沒有完成就是在辜負教師,你們沒完成卻不承認就屬于欺騙教師,請沒有完成的同學站出來。這時就會站出很多學生,讓他們自己體驗一下被全班同學盯著的滋味,他們就會記住,不會再犯。久而久之,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也會逐漸養成,足可見,體悟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在《濟南的冬天》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文章中的具體語句進行鑒賞訓練。在《生命的意義》中,教師就可以訓練學生運用飽滿的情感閱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在《我的思念是圓的》中,舉辦大型的朗誦比賽活動,通過學生的朗讀,找出學生的錯誤,幫助他們改正錯誤。這些案例都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體悟,來加強自身對教材的理解,提高語文素養。
5.體悟式教學需要提高教師的素養
由于現今社會的發展腳步非常快,致使許多東西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學生的思想也逐漸變得成熟起來,為了適應這種形勢下的教學,教師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摒棄從前傳統的觀念與思想,了解學生的思想與想法,教師更要持之以恒的學習新知識,讓自己的大腦變成一個寶庫,不斷增加自身的經驗,提高自身素養,用以應對各種各樣的教學狀況,各不相同的學生。
學校需要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培訓,讓他們了解最新的講課方法,并能夠將新的方法在學生的身上有效的實行。由于課文后面也存在著課后問題,這些問題一般都是根據教學大綱來提出的,并不能很好的適應學生的真實水平,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相關的必要提問,引導學生積極轉動腦筋,自主的去體悟課文中的一些道理,這樣才能對文章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對文章的主旨把握的更加明確。
【結 語】
在新課改的實施之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已經變成了重要的研究課題,校方需要對教學的設施進行改善,與此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教學方法上的更新,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靈活運用課上提問來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引導他們能夠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蔣成瑀.體驗:閱讀教學的新航標【J】.語文學習,2011(02)
【2】孟鴻仲.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