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偉
位于浙江省的長廣集團公司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有企業,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煤炭資源漸趨枯竭,企業一度陷入瀕臨破產邊緣。新一屆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改變“一煤獨大”歷史,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以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走出了一條具有長廣特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轉型發展之路。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進企業實現轉型發展的第一動力。幾年來,長廣集團科協積極組織全體科技人員,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認真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把科技創新上升到集團公司戰略發展的高度,廣泛開展技術創新、科技攻關、科學普及等活動,調動了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了職工科技素質,促進了企業科技進步,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轉型發展。
實施科技創新戰略,
提升企業科技水平
進入“十二五”以來,集團公司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要求,結合企業轉型發展的實際,加強“講、比”活動的組織領導,完善活動的組織機構,明確活動指導思想、目標、內容和要求,推進活動的深入開展,擴大活動覆蓋面,做到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在全公司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企業科協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在企業中深入開展“講理想、比貢獻”活動的意見》;充分利用宣傳媒體,普及推廣科技知識,每年制訂并下達科協年度工作意見。
2010年以來,集團公司共開展“講、比”競賽項目63個,完成項目30個,投入科技資金3000多萬元,產生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2011年,在集團公司職工技能比武活動中,共有17支代表隊229人參加了9個項目的技術比武活動。通過“講、比”活動,動員企業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職工積極應對轉型發展的挑戰,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產業轉型升級中面臨的“急、難、特、新”問題,積極開展“講、比”立項攻關活動,吸收技術創新的合理化建議,兩年中表彰了優秀科技論文33篇和“五小”科技成果25項。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集團公司積極實行“人才強企”戰略。2010年以來,先后招錄大學畢業生90名,對技術人員進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識培訓1180人次;與浙江大學合作,面向各二級企業主要負責人、企業研發骨干和技術骨干,先后舉辦了3期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創新思維和提升實戰技能培訓班;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借用“外腦”,學習交流科技創新方法,整體引進技術團隊,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
建立科技攻關平臺,
積極組織項目攻關
集團公司科協緊緊圍繞集團戰略目標,在“講、比”活動中“建平臺,定目標”,開展了“比專業水平和技能、比員工科學素質、比創新思路、比合理化建議、比技術專利、比科技成果轉化”等群眾性創新實踐活動,形成了濃厚的“講、比”活動氛圍。
長廣水泥分公司針對關鍵技術開展攻關活動,把日產2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提速增產作為課題研究項目,解決了窯速制約產量的瓶頸,產能由日產2500噸提升到3100噸,達到節電、節煤、提效的目的,該項目在中國水泥技術年會上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及高度評價。
公司七礦狠抓科技創新,投資205萬元,建立了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提升了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開展了千米深井防治煤層自然發火技術研究應用和千米深井鉆孔釋放瓦斯技術研究,解決了采面煤層自燃和瓦斯管理難題,為煤礦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廣德長廣新型墻材公司采用高熱值煤矸石替代部分無煙煤,解決了多孔磚開裂的質量問題,產品合格率從原來的70%提高到98%,每年可創效200多萬元。
生物質發電分公司開展了利用蒸汽噴射熱泵提高管網蒸汽參數,每年增效147萬元。
職工醫院科技創新工作卓有成效,《內科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與管理對策》等三篇論文在《中國當代醫學》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
一系列攻關項目的突破,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積極推進產研結合,
推進企業轉型發展
近年來,集團公司科協積極實行產研結合,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培育做優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集團公司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利用煤礦開采過程中廢棄的煤矸石資源,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年產16000萬塊(折標)煤矸石頁巖燒結磚生產線。
2010年10月,集團公司與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合作,投資1.8億元,引進國外先進墻材技術,建設年產2.4億塊(折標)頁巖、煤矸石燒結磚生產線,項目已于2012年3月投入試生產,使長廣新型墻材生產能力達到年產4億塊(折標),成為國內產能規模最大的新型墻材生產基地。
集團公司采用中科院生物質發電鍋爐技術,在關停燃煤發電機組的原址上,建設了兩臺2×15MW生物質發電機組,于2010年4月和2010年12月先后并網發電,實現了電力生產由燃煤發電機組向生物質發電機組的成功轉型。項目建成后,年節約標煤40萬噸,該項目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通過生物質發電機組的成功投運,長廣集團已瞄準以生物質板塊為主的新能源領域,力爭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十二五”規劃總體目標的指導下,集團公司先后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簽訂了生物質綜合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生物丁醇、生物燃氣發電中試項目合同。
同時,集團公司擬在國內生物質資源豐富的地區進行建設布點,加強產業和資源的市場控制;計劃在長廣建立博士后流動站,為長廣的轉型發展奠定人才和技術基礎。
當今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新興產業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誰捷足先登,誰必將占據發展的制高點。
集團公司正在積極調研論證生物制藥、職工醫院康復中心、新型蓄電池項目等新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凝聚著長廣人的夢想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像一朵朵鮮花,盛開在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