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西方



眾所周知,安裝了系統的SSD不能用做加速盤,即使將SSD分成了多個分區也不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對SSD的利用。那么,如果我們換個思路,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答案是肯定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緣于筆者的日常需求。為了工作方便,筆者在PC中安裝了多款虛擬系統,這些系統的體積較大,只能將其保存在容量較大的HDD(傳統機械硬盤)中,這樣,這些系統的運行速度就受到了HDD限制,比較緩慢。于是筆者想,既然SSD還有一部分富余空間,為什么不能利用Intel的智能響應技術,將它們化為HDD(傳統機械硬盤)高速緩存盤,從而提高HDD中文件的打開及運行速度呢?說干就干,經過一番操練,筆者終于達到了目的。
一般來說,使用該技術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主板支持RAID功能,二是操作系統為Win7或其以后版本。
戰前準備
在開始正式打造前,我們首先要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
一是備份SSD中的重要數據,由于打造過程中,我們需要劃出一部分加速區域,并在另外一個區域中安裝系統,這兩大操作都會刪除SSD中的數據,所以應該提前做好備份。
二是進入主板官方網站,將與主板對應的Raid控制器驅動下載到U盤(如果是壓縮文件,請將其解壓)。下載時,應注意根據后期要安裝的系統版本(如:32位或64位),下載相應的版本(如圖2)。
三是為確保SSD和HHD能發揮最大的性能,應將SSD和HDD分別接在主板的原生SATA3.0接口上。
實戰
由于我們這里所講的打造方法其實是借助芯片組驅動程序及控制軟件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以下簡稱RST)軟件來完成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在HDD中安裝操作系統,然后再通過安裝該工具來達到目的(注意:不能安裝到SSD中,即使該硬盤已經有系統,因為RST無法對當前的系統盤進行加速設置,更何況在接下來的操作步驟中SSD中的數據還會被全部清除)。
1.讓SSD脫機并安裝系統到HDD
以微星主板為例。
第一步:啟動PC,不斷按下Delete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切換到Settings(設置)標簽,將SATA Mode(SATA模式)項設置為RAID Mode模式(如圖3),同時將第一引導設備設置為光驅,按下F10鍵,保存并退出設置界面。
第二步:將系統安裝光盤放入光驅,重啟PC,在出現如圖4所示的語言和時間設置界面時,按下“Shift+F10”組合鍵,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
第三步:為防止安裝的過程中系統誤將引導文件寫在SSD中,導致后期SSD中的數據被清除后安裝在HDD中的系統無法啟動,此處我們首先要讓SSD脫機。在窗口中輸入Diskpqrt命令,回車,然后輸入 Lisk disk,回車,此時,本機已存在的所有磁盤及其對應的磁盤序號會呈現出來。觀察一下磁盤容量,找到并記下SSD對應的序號,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下繼續輸入以下命令(如圖5):
Select disk 0 (選擇磁盤0,其中0為SSD對應的序號)
Offine disk (令該磁盤脫機)
第四步:關閉命令提示符窗口,繼續安裝系統,在出現如圖6所示的選擇分區界面時單擊“加載驅動程序”文字鏈接,打開相應的對話框,選擇事先保存在U盤中的Raid控制器驅動文件,確認后,安裝驅動,最后用常規方法完成系統的安裝工作即可。
2.安裝RST并啟用加速
安裝完畢,重啟系統,進入BIOS設置界面,將第一引導設備設置為HDD,進入桌面后,設置好網絡等項,下載并安裝RST軟件(下載地址:http://www.intel.com/p/zh_CN/support/highlights/sftwr-prod/imsm/),安裝完畢,重啟系統。然后按下面的方法進行設置。
第一步:啟動RST,在其主界面中切換到“狀態”標簽,單擊“加速(英特爾(R)智能響應技術”項中的“啟用加速”文字鏈接(如圖7),打開“啟用加速”對話框。
第二步:這里有兩個選項,一是分配高速緩存內存的大小,即加速盤容量的大小,可根據SSD安裝系統及常用軟件后可能富裕的空間來選擇,如果空閑空間較大,可選擇“磁盤滿荷容量(最大64GB)”,否則可選擇“18.6GB”項,至于加速模式,一般使用默認的“最大化模式”,以獲得最好的系統性能即可。設置完畢,單擊“確定”按鈕(如圖8)。
第三步:程序會將SSD分成兩個磁盤:加速盤和普通磁盤。其中加速盤會被隱藏起來,無法在資源管理器中看到,而普通盤則可用來安裝操作系統。至此,一個同時兼具了加速性能且同時可安裝系統的SSD就生成了,接下來,像平常一樣,在其中安裝操作系統即可。
| Tips |
安裝的過程中,為保證系統引導文件和系統文件處在同一磁盤中,應用上面介紹的方法,令HDD脫機。此外,對于安裝在HDD中的系統,我們可以保留,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用它來引導PC,也可以將其刪除,以節省磁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