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楠
世界矚目的APEC會議即將在北京懷柔雁棲湖畔舉辦,但其對懷柔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會期的臨近,外界更為關心的是,通過籌辦APEC,懷柔變化幾何?后APEC時代,懷柔又將何去何從?
脫胎換骨之變
為強化首都的國際交往功能,打造承接G20等國際高端會議及論壇的平臺,2010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懷柔雁棲湖地區建設生態發展示范區。2013年,中央決定將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雁棲湖舉辦。
成功承接APEC會議已經成為懷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分界線,是懷柔從首都的遠郊區向服務國家對外交往新區轉變的起飛點。
舉辦APEC真正能為懷柔帶來什么?其實和大多數區縣一樣,舉辦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會大為受益,懷柔利用“會期近、擔子重、上級壓”的有利條件,通過國家、市級的綠色通道、各類高級別的協調會、領導特批等等,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基建項目搭上了承辦APEC的高速列車。
其實用脫胎換骨形容懷柔近年來的城市變化并不為過。由北控集團規劃、設計、建設及運行管理的總面積21平方公里的雁棲湖國際會都已經拔地而起,包括國際會議中心、精品酒店、國賓級院落別墅、雁棲塔等在內的國際一流會議接待中心設施竣工投用,懷柔自此貼上了高端的標簽。
懷柔的城市建設也因APEC而日新月異,高架橋南北貫通、主次干道建設前所未有、征地拆遷快速推進、擱置多年的房地產項目已近完工等,足見APEC對地方項目建設的巨大推動力。
事實上,籌辦一屆國際盛會,帶給一個區域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為當地培養一批本土化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人才,國內多個舉辦過大型會展的區域已經用事實表明,這些本土化人才都成為了這一區域振興會展經濟的重要依托,而這對于正由“首都的遠郊區向服務國家對外交往的新區轉變,由傳統產業區向彰顯國家水平的文化科技新區轉變,由生態涵養發展區向宜居宜業的綠色生態新區轉變”的懷柔而言,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不僅如此,承辦國際性會議活動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整體實力,而沒有比成功舉辦一次國際性會議能更好地宣傳城市形象。如今,盡管APEC尚未在懷柔正式召開,但隨著中國在地區及世界的影響進一步增強,APEC已經讓懷柔在世界揚名,若加強懷柔在世界舞臺上的整體營銷,“美麗懷柔,國際會都”必將成為懷柔城市對外的新名片。
借勢APEC的考量
會展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十幾年,基本趨于成熟階段。北上廣、深圳、大連、青島等城市在發展會展經濟方面走過了十幾年的路程,但對于懷柔而言,除了擁有頂級的硬件設施、地處北京的優越地理位置之外,借APEC舉辦催生壯大區域的會展經濟板塊,還需在先行城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思路,開拓新的市場。
縱觀國際先進的會議型城市,如瑞士達沃斯、意大利威尼斯、新加坡等地,均設有專門的政府機構組織舉辦各類會議。而反觀國內城市,多數只為舉辦某項會議設立臨時的政府協調機構,缺乏一個長期組織協調會展活動的政府機構,有鑒于此,懷柔應成立專門的會議事務服務工作機構,組織、協調、管理會都建設,因地制宜,開創屬于懷柔的會議品牌,培養培育懷柔的會展經濟。如可以深度拓展全國首個國家級影視產業示范區的品牌影響,發揮中影基地的產業優勢,利用高端會場舉辦幾場具有影響力的影視產業會議會展形成懷柔品牌。也可以深度挖掘懷柔的板栗、核桃等傳統種植業的優勢,利用懷柔國際會都的知名度,拓展個性化的會展經濟市場。
有人說“會議服務是一個度量化的工作”,也就是說服務標準的高低是有具體的衡量刻度和標準的。曾經有一個地區申請國際性會議,僅僅就是因為在賓館內或周圍幾十米沒有咖啡館,就被評委會認為達不到國際標準而否決。可見會展經濟的標準化有多重要,在這方面,僅靠懷柔近幾年自身積累的人才顯然不夠,需要借助專業的團隊培育懷柔會展經濟。
一方面,需要加強與專業會展機構的聯系,充分研究、了解市場情況,借助外力,通過合作共贏,確立懷柔在全球會展經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出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各類機構來懷辦會,積極引進專業的會議服務營銷機構,如國際的ICCA組織(國際會議協會)、UFI(全球展覽業協會)、國內的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及所屬各類分支機構、各類行業協會等,在引進專業機構的同時,培養形成懷柔本土的會展經濟人才。
事實上,會展經濟并非單純的會議和展覽,商務休閑旅游亦是會展經濟的應有之義。
懷柔是京郊最著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和北京城的后花園。雄偉秀麗的慕田峪長城、千年古剎紅螺寺、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純樸的鄉土民情構成了一年四季不同特色的壯麗景觀和特殊韻味。特別是,懷柔區是北京民俗旅游的發祥地,在國際會都附近,有發展較為成熟的“雁棲不夜谷”等豐富的民俗旅游資源,懷柔當前需要做的是,加快升級民俗旅游的接待和服務檔次,搭上會展經濟的快速列車,為參會者近距離展現首都北京的民俗魅力。
盡管會展經濟對懷柔的未來影響巨大,但目前仍有一種聲音認為懷柔的會都建設投入過大,擔心會都的投資回收問題。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一方面國際會都的基礎設施由國家投資,場館建設是北京市交由北控集團投資完成,這是國家層面支持地方建設的一種方式,也是國家給予地方轉移支付的另種形式,可以理解成國家為地方發展創造的有利條件,相當于國家為懷柔創造的“無本買賣”。
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通過促進會展產業與影視文化產業、科教研發產業的融合,可進一步豐富會展產業的內容和影視文化產業的內涵,加速提升人才吸引力和城市品牌競爭力,為懷柔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