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博宇
1 辣椒疫病
1.1 癥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生。苗期發病,主要危害根莖,使根莖組織腐爛、病部縊縮,幼苗倒伏,引起濕腐,枯萎死亡。定植后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呈暗綠色水漬狀,迅速擴大使葉片部分或大部分軟腐,干燥后病斑變成淡褐色,葉片脫落。莖部受害產生水漬狀病斑,擴展后病斑加長,后期病部變為黑褐色,皮層軟化腐爛,病部以上枝葉迅速凋萎,而且易從病部折斷。果實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現水浸狀斑點,暗綠色,后病斑擴展,果皮變褐軟腐,果實多脫落或失水變成僵果,殘留在枝上。
1.2 綜合防治
選用無病新土育苗或床上進行消毒。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每平方米8克加10~15千克細土拌勻,將1/3藥土施入床內,播后將剩余2/3藥土覆蓋。
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防止濕度過大。選擇晴天的上午澆水,澆水后提溫降濕,避免高溫高濕,及時拔除病株并清除出棚室集中處理。
藥劑防治。定植后可噴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以保護,15天一次。發病初期可噴灑40%已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畝施藥液40千克,隔7~10天一次,連續2~3次。棚室中還可使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每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每次1千克,隔9天左右一次,連續防治2~3次。
2 辣椒炭疽病
2.1 癥狀
葉片染病,初為褪綠色水浸狀斑點,逐漸變為褐色,中間淡灰色,病斑上輪生小黑點。果柄有時受害,生褐色凹陷斑且不規則,干燥時干裂。果實被害,初現水浸狀黃褐色圓斑或不規則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輪紋,并生有許多黑色小點,潮濕時病斑表面溢出紅色粘稠物。果實上的病斑易干縮呈膜狀,有的破裂。
2.3 綜合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無病株留種。用涼水預浸1~2小時,然后用55℃溫水浸10分鐘,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后催芽播種。也可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10~12小時,再用1%硫酸銅浸種5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1小時,撈出后用草木灰或少量石灰中和酸性,再進行播種。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棚室適時通風,避免高溫高濕,注意排水,及時清除病葉、病果及殘體,實行與非同種蔬菜2~3年輪作。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70%甲基托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混合噴灑,或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共防2~3次。
3 辣椒病毒病
3.1 癥狀
主要有兩種類型:花葉壞死型。由煙草花葉病毒引起。病葉出現不規則褪綠、濃綠與淡綠相間的花葉癥,有的葉上出現褐色壞死斑,自葉片主脈沿莖部出現黑褐色壞死條斑,造成落葉、落花、落果,以致整株死亡。葉片畸形叢生。由黃瓜花葉病毒侵染引起植株變形,表現為病葉增厚,變小或呈蕨葉狀,葉脈褪綠,皺縮,凹凸不平呈線狀,莖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枝葉呈叢簇狀。病果呈現花斑或壞死斑,畸形、易脫落。
3.2 綜合防治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適期播種,培育壯苗,早定植促早發,密度適當,增施磷鉀肥,小水勤澆,避免缺肥缺水。注意結果盛期避開病毒病發生高峰期。在5~6月份要注意干熱風,及時噴灑磷酸二氫鉀及澆水降溫。
種子消毒。先用清水浸種2~3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30分鐘,清水淘洗干凈后再催芽播種。
藥劑防治。可選用NS-83增抗劑100倍液,需防三次,定植前10~15天第一次,定植至緩苗后第二次,盛果前期第三次。也可以在這三期各噴一次0.1%硫酸鋅,也有一定的防效,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植病乳劑1000倍液。同時要及時防治蚜蟲。
4 辣椒性理性病害
4.1 甜椒日燒病
甜椒日燒病是甜椒常發生的一種生理病害。
4.1.1 病狀
該病病因是強烈陽光直射,癥狀只出現在裸露果實的向陽面上,發病初期病部褪色。略微皺褶,呈灰白色或微黃色。病部果肉失水變薄,近革質,半透明,組織壞死發硬繃緊,易破裂。后期病部為病菌或腐生菌類感染,長出黑色、灰色、粉紅色或雜色霉層,病果易腐爛。
4.1.2 發病條件
日燒病屬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陽光灼燒果實表皮細胞,引起水分代謝失調所致。引起日灼的根本原因是葉片遮蔭不好,植株株型不好。土壤缺水,天氣過度干熱,雨后暴晴,土壤粘重,低洼積水等均可引起。植株因水分蒸騰不平衡,引起澇性干旱等因素均可透發日灼。
在病毒病發生較重的田塊,因疫病等引起死株較多的地塊,過度稀植等,日燒病尤為嚴重。鈣素在辣椒水分代謝中起重要作用,土壤中鈣質淋溶損失較大,施氮過多,引起鈣質吸收障礙等生理因素,也和日燒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
4.1.3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和間作。大壟雙行密植,可使植株相互遮蔭,減少在陽光下的果實暴露。與玉米、高梁等高桿作物間作,利用高稈作物在遮蔭條件,減輕日灼的危害,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增加空氣濕度,減輕干熱風的危害。具體做法參照病毒病防治的有關內容。
合理灌水。結果盛期以后,應小水勤灌,上午澆水,避免下午澆水。特別是粘性土壤,應防止澆水過多而造成的缺氧性干旱。
根外施肥。著果后施用0.1%硝酸鈣,每10天左右施1次。連用2~3次。
使用遮陽網。可有黑色遮陽網,減弱強光。
4.2 甜椒蒂腐果
露地栽培和溫室栽培的甜椒,在生長發育期常發生蒂腐果。甜椒蒂腐果與番茄的蒂腐果一樣,都是缺鈣引起的。高溫、干燥、多肥、多鉀等條件都會使鈣的吸收受到阻抑,產生蒂腐果。
植株生長能吸收到充足的鈣,但植株營養生長過旺,鈣都被分配到葉芽中,果實中只分配到少量的鈣,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產生蒂腐病。
防治方法。土壤要適于根系的發育,扎根深,能很好地吸收鈣。多施有機肥,使鈣處于容易被吸收的狀態。
4.3 甜椒石果
短花柱花在夏季的高溫期落花。溫室栽培的甜椒,短花柱花單性結實產生石果。種子少的果實,同化養分的分配少而形成石果,柿子型甜椒石果發生多。植株上持續結石果,會使植株生長勢變弱。
長花柱花的正常花,在溫度過低時,花藥不能開放,不能受精,會產生石果,所以夜間溫度一定要保持在15℃以上。減少石果發生,要有發育良好的花芽,使受精良好,并要加強田間管理,使植株能進行旺盛的同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