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衡
又是一個新年到,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心中感觸頗深:十多年來,城市的發展突飛猛進,而鄉村的變化也日新月異,公路村村通,鄉村中學經過合并和建設更加整潔漂亮。不過隱形的擔憂還是存在的:青壯年都到城里打工,留守孩子比例多了,優秀的老師、學生都被城里重點中學掐尖,升學率堪憂。
最近我每聽到擴大自主招生權、招考分離等高考改革路徑探索意見時,我都為農村的孩子捏一把汗,因為他們從來沒經歷過什么“模擬聯合國”“無主題小組面試”,他們如何在眾多見多識廣、經過多年琴棋書畫專業訓練的城里孩子中勝出?“素質教育”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就像孔慶東先生說的,上山爬樹、下河摸魚是不是素質?可是自主招生絕不會考查這兩項素質。在我看來,其實每個人的素質都是差不多的,所謂的“優秀”——比如才藝,無非是長期專業訓練的結果。而“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拼爹”,是對一個家庭的見識、人脈、資源乃至教育水平的綜合能力考查。
我讀高中時還沒有“拼爹”的說法,但是在那時,也有“拼爹”的兆頭,我記得一個同學因為家里有燃氣公司的關系給學校安裝了燃氣獲得高考20分的加分,還有一個同學自由散漫,即使高考一塌糊涂,投身到父母的生意中去,十年后仍然開著奔馳寶馬來參加同學聚會。所以更多無爹可拼的同學們,切不可被那些有爹可拼的同學所迷惑,你應該清楚地了解,一個堅強的心靈和不受外界干擾的意志無比重要,同時也需要早早地洞悉真實世界里的階層流動,權力與資源分布的圖景。
毋庸置疑,社會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資源也天然地會向部分人和部分地區傾斜??僧斍爸袊鐣膫ゴ笾帲谟谒八从械貏訂T了如此規模的資源,實踐著從來沒有過的建設任務:你向前看得到一個已經擁抱世界參與全球分工合作的產業中國,你向后看得到一個以不可思議速度進行鄉村城鎮化的美麗中國。這樣巨大的變化使命需要很多代人才能最終完成,中國青年的幸運在于我們擁抱著不斷涌現層出不窮的機會。既得利益者無法把握這個局面下的全部變化,“拼爹”的人們也不可能窮盡中國的一切可能。因此,年輕的我們都是未來世代里中國的合伙人,新鮮的血液會最終充盈肌體的每一處脈絡。
通往“拼爹”的門是窄的,而去到未來的路是寬的! 2014,讓我們把握高考,堅持夢想,擁抱希望,相信那滿樹的繁花,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種子,更相信勤奮和努力,終會架起未來中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