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李曉勇
摘要小麥是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而冬小麥種植面積占小麥總面積的84%~90%。山東省是我國冬小麥主產區之一。冬小麥在種植生產過程中,易受到蟲災害、倒伏及旱澇、凍害等氣象災害的威脅。2013年5月25~27日,山東省多地遭遇狂風暴雨天氣,全省冬小麥倒伏嚴重。在小麥倒伏后田間樣方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樣品統計數據分析,總結了冬小麥倒伏的原因,并給出了預防措施。
關鍵詞 冬小麥倒伏;田間調查;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S512.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1-00031-02
作者簡介王勇(1976-),男,山東牟平人,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方面的研究,Email:anan200208@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09小麥是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其歷年種植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22%~30%和糧食作物總面積的22%~27%[1]。山東省處于黃河下游,東部為半島地區,西部為內陸地區,全省平原較多,平原面積占全省面積的55%,耕地率是全國最高的省份,墾殖率高。山東省農業歷史悠久,農業資源豐富,全省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薯類、大豆,主要的經濟作物為蔬菜、花生、棉花、水果,優勢產業為畜牧和水產。冬小麥是山東省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冬小麥在種植過程中容易受到蟲害、倒伏及旱澇、凍害等氣象災害的威脅,產量受到損失,帶來一系列糧食供應問題[2]。近幾年,我國經常出現麥收之前小麥倒伏致產量受損失的報道。1998年安徽省小麥倒伏面積巨大,導致減產30%左右[3];2002年6月初,江蘇高郵受到冰雹襲擊,其在田未收的小麥倒伏達40%以上[4];2009年6月初,河南商丘等地遭受狂風、暴雨和冰雹,數百萬畝小麥倒伏[5];2009年6月3日安徽亳州北部遭受11級大風襲擊、4日安慶岳西縣8個鄉鎮遭受特大冰雹襲擊,尚未收割的小麥倒伏,至少減收20%[6]。山東冬小麥種植面積大,冬小麥若發生大面積倒伏,會給山東省的農業造成極大的損失。正確分析冬小麥倒伏的原因,提出預防小麥倒伏的措施,對于防治小麥倒伏、保障山東糧食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冬小麥倒伏后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冬小麥倒伏現象一般發生在拔高抽穗期至成熟期;倒伏后冬小麥植株水分、養分的運轉以及光合作用都會降低,還會誘發各種病蟲害。在山東省近期發生較大范圍的冬小麥倒伏后,筆者迅速開展了冬小麥倒伏田間樣方調查并采集小麥樣品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田間樣方調查2013年5月25~27日,山東省多地遭遇大到暴雨天氣,部分地區強降雨發生時伴有短時大風。全省共有111個縣出現降雨,降雨量超過50 mm的有11個縣(市、 區),31個縣(市、區)降雨量超過25 mm。其中,菏澤、濟寧部分地區降雨量超過了80 mm,達到暴雨級。大風降雨造成山東省小麥出現不同程度的倒伏[7]。
為及時了解山東糧食主產區小麥倒伏情況,筆者于5月28~30日開展田間小麥倒伏調查取樣工作。田間倒伏小麥樣方地點分別位于茌平縣振興街道辦事處、茌平縣樂平鋪鎮、鄆城縣鄆城鎮、菏澤市牡丹區辛集鎮、曲阜市陵城鎮,編號分別為YF1、YF2、YF3、YF4、YF5。每個地面樣方點選取倒伏程度不同的若干倒伏冬小麥小區和1個未倒伏冬小麥小區,記錄各小區角點GPS位置,并分別采集1 m長、兩垅寬度的冬小麥植株樣品。
1.2 小麥樣品處理小麥田間倒伏調查采集的樣品的后處理在實驗室進行。首先把5個采樣地點的10份倒伏、未倒伏(參照)小麥樣品放在室外自然風干,分別稱量每份樣品的重量并統計小麥株數;剝離葉鞘,分別測量每株小麥的基部第2節長度和株高,每份樣品取平均;取麥穗,測量每份樣品麥穗重量。
2 結果與分析
2.1倒伏樣方小麥株高對比分析根據各樣品統計數據,10組小麥樣品倒伏小麥與未倒伏參照小麥的株高對比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倒伏小麥樣品的株高高于未倒伏小麥樣品的株高。
3 結論與討論
3.1山東省冬小麥較大面積倒伏的原因通過實驗室小麥樣品統計數據分析,總結了引起山東省冬小麥倒伏的幾個原因:①小麥品種。冬小麥品種植株偏高,莖稈彈性較差,根莖較弱,容易發生倒伏。②不適宜的播種。冬小麥播種量一般較大,成苗多,群體過大,植株個體發育弱,特別是冬小麥根基部組織發育差,是造成冬小麥倒伏的重要原因。③強對流天氣。強對流天氣容易形成短時的大風降雨過程,是造成小麥倒伏的主要因子。筆者在田間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樹林、房屋、高速公路旁的田間冬小麥易發生倒伏,這是由于樹林、房屋、高速公路對風起到阻擋作用形成強風回旋的結果;④耕層過淺。耕層過淺、土壤過緊或水分過多、通氣狀況不良及土壤缺磷等狀況下,小麥根系發育不良,根系較弱,入土較淺,易發生倒伏[2]。
3.2.1種植抗倒伏小麥品種。一般來說,矮桿小麥品種具有較強的抗倒伏性能。矮稈品種莖稈基部彈性好,次生根發達、長勢強,即使在有較大風力和多雨的情況下,也很少發生倒伏。
3.2.2合理播種。一般來說,在水肥條件較差的地塊或是晚播麥,播量宜適當增加;肥田、沃土的小麥分蘗力強,播量要適當減少。在水肥充足的豐產田,要適當播種,掌握適當的基本苗,以達到壯苗和防止倒伏發生的目的。
3.2.3適當深耕,提高整地質量。加深耕層,打破犁底層,能使小麥根扎得深、扎得穩,根系發達、分布廣,有利于根系吸收水肥,植株生長健壯,粒多、穗大、不易倒伏。要做到深耕細耙,提高整地質量,為小麥根系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小麥根系下扎,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小麥的抗倒伏能力。
3.2.4其他。在樹林、房屋、高速公路等高大地上物的鄰近地塊要特別注意加強預防冬小麥倒伏的管理,提前選用抗倒伏小麥品種,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國農業統計資料[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27-70.
[2] 張曉霞,孫秀紅,王力.小麥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采取的對策[J]. 作物栽培,2008(10):24.
[3] 劉忠強.冬小麥的預測和預防[J].糧食作物,2009(3):12-13.
[4] 江蘇高郵遭冰雹襲擊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5萬畝[EB/OL].(2002-06-02)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06-02/26/191041.html.
[5] 王勇,李姍姍.“天下糧倉”河南夏糧有望連續六年豐收[EB/OL].(2009-06-15)http://www.chinanews.com.cn/cj/cj-gncj/news/2009/06-15/1734229.shtml.
[6] 山西糧食主產區連遭惡劣天氣損失逾2億元[EB/OL].(2008-06-13)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6-13/1280904.shtml.
[7] 中國天氣在線[EB/OL].(2013)http://www.t7online.com/cncnstdf.htm.安徽農業科學,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4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