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疆城市百年巨變:數量與規模

2014-04-29 00:44:03何一民
民族學刊 2014年1期

何一民

[摘要]20世紀是一個巨變的世紀,新疆城市在這百年間發生了巨大變化。20世紀以來,新疆城市出現快速的發展,首先是城市數量大幅度增加,北疆的城市無論在數量方面,還是在規模方面都超過了南疆;其次是城市規模擴大,城市規模擴大,一方面表現為人口規模的擴大,另一方面表現為城市建成區規模的擴大,烏魯木齊成為特大城市,并以此為中心形成了天山北路城市帶;一大批在20世紀之初僅為數千人的小城鎮經過百年發展成為數十萬人的大城市或中等城市。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新絲之路戰略的實施,新疆城市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新疆城市不僅要在數量方面有大發展,而且還需要優化城市結構,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帶動區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關鍵詞]新疆城市;城市數量;北疆;南疆;烏魯木齊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14)01-0028-15

新疆位于中國的西部,西憑蔥嶺,東扦長城,南接西藏,北蔽蒙古,居亞洲大陸之中心,為中國西北之屏障,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如左宗棠所指稱:“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蒙古不安,匪特陜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即直北關山亦將無宴眠之日”。[1]新疆在漢代稱西域,漢武帝時納入中國版圖。新疆歷史悠久,漢代時就已經形成了36個城郭國家,這些以城市為主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南疆。但在其后幾千年間,由于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巨大變遷,新疆城市也變化甚巨,漢唐時期的城市絕大部分至今不復存在,只有那些在荒漠中聳立的殘垣頹壁還向世人展示昔日的輝煌。元明以后也僅有少數城市保持了歷史的延續性,而20世紀以來新疆城市大部分都是從清代開始建立的。因而20世紀新疆的城市發展起點低,數量少,規模小,城市基礎設施落后,功能不完善。

20世紀對中國是一個巨變的世紀,中國從半殖民地國家轉變為獨立自主的民族國家,從落后的農業國家開始向現代的工業國家轉型,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成為20世紀中國的發展趨勢。新疆作為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所發生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尤其是作為文明載體的城市出現了巨大變化,因而有必要對新疆城市百年巨變進行深入研究。城市與其他事物一樣,是質與量的矛盾統一體,并處于不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狀態中,因此,城市的發展、變化必然呈現出量變和質變兩種狀態。量變轉化為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把城市推向前進。因而研究新疆城市百年巨變需要既考察量變,也要研究質變,本文主要從城市量的變化——城市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來考察研究,而有關城市質的變化研究則將在另文中進行。一、20世紀新疆城市數量的變化 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首先表現在量的變化方面,只有當量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質變。因而研究新疆城市百年巨變,首先要關注城市的量變。城市的量變表現在多方面,而集中表現在城市數量的變化和城市規模的變化。

(一)20世紀上半葉新疆城市數量的變化

20世紀新疆的城市①大多數是在清代形成的。清初,新疆天山北路地區以游牧經濟為主,僅有少量規模極小的城市;南疆地區以農業經濟為主,因而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帶形成了多個城市,號稱南疆八城,即喀什噶爾、英吉沙爾、葉爾羌、庫車、阿克蘇、烏什、喀喇沙爾、和闐,另有少量的城堡。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不數年也平定了南疆,新疆再次被納入中國的版圖。為了加強對新疆的管轄,清政府在新疆駐兵屯田,修城筑堡,由此推動了乾隆時期新疆城市發展的第一次高潮。首先在伊犁河谷地區修筑了以惠遠城為中心,包括惠寧城、綏定城、廣仁城、瞻德城、拱辰城、熙春城、塔爾奇城、寧遠回城在內的“伊犁九城”。其次在塔城地區修筑了塔爾巴哈臺雅爾城、綏靖城;在烏魯木齊地區,修筑了迪化城、鞏寧城、鎮西城、會寧城,以及在烏魯木齊東北路修筑了13座城堡,即惠徠堡、屢豐堡、輯懷城、阜康城(為阜康縣治)、惠來堡、育昌堡、時和堡、愷安城、保惠城、孚遠城、古城漢城、靖寧城、木壘城;在烏魯木齊西路,連庫爾喀喇烏蘇在內,共筑16座城堡,即宣仁堡、懷義堡、頭屯所堡、寧邊城(昌吉縣治)、寶昌堡、樂全堡、蘆草溝所堡、景化城、康吉城(綏來縣治,地名瑪納斯)、綏寧城、靖遠關、綏來堡(庫爾喀喇烏蘇)、慶綏城、遂城堡、豐潤堡(即精河)、安阜城;烏魯木齊南路包括土魯番城在內筑有3個城堡,即嘉德城(喀喇巴爾噶遜)、土魯番(廣安城)、辟展。由于南疆長期以來農業較發達,人口較密集,商貿較興盛,因而城市數量較北疆多,城市基礎設施較北疆好,因而清以后主要是在原來已有城市基礎上修筑或擴建。如雍正五年在哈密舊城之外另行修筑了哈密新城,乾隆二十七年在喀什噶爾原舊城西北修建徠寧城,乾隆三十一年在原烏什城的基礎上重筑永寧城,乾隆四十年擴建了英吉沙爾舊城垣。[2]清政府在新疆較大規模的修城筑池使新疆的城市數量較前大大增加,特別是在北疆修筑數量較多的城池,改變了歷來新疆地區開發重南輕北的局面,天山北路城市超越天山南路城市的發展勢態已然初步顯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此一時期新疆(特別是北疆)所修筑的城或城堡,其中有不少還不能稱為城市,一是規模很小;二是功能不完善,不少城或城堡只具有軍事功能。然而我們也需要看到這些城或城堡在清中期還不是完整意義的城市,卻成為以后新疆城市發展的基礎,對20世紀新疆城市的興起產生了直接和影響,其中有不少城或城堡就直接發展成為現代城市,成為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伊犁九城之一的寧遠城在20世紀下半發展成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

同治年間,新疆發生變亂,南疆各地相繼建立多個地方政權,互相攻伐,中亞浩罕國軍官阿古柏率軍進入喀什噶爾,先是扶持布素魯克(布士爾克)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其后又建立“洪福汗國”,自立為王。阿古柏將戰火燃遍整個新疆,不僅南疆全部為其所占,而且北疆大部分地區也為其所控制。俄國也趁新疆混亂清政府無力西顧之機出兵侵占伊犁。在阿古柏之亂時期,新疆城市遭到巨大破壞,尤其是迪化城和伊犁九城幾乎都化為瓦礫。光緒二年(1876),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兵新疆,大敗阿古柏亂軍,并于次年收復除伊犁地區的全部新疆領土。其后,清政府通過談判,以巨大的代價收回伊犁地區。光緒十年(1884),清廷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廢除了軍府制和伯克制,在行省下實行與內地相同的府縣制,削弱了伊犁將軍的權限,加快了與內地一體化進程。其后數十年間,新疆“生齒日眾,邊境安謐,歲事屢豐,關內漢、回攜眷來新就食、承墾、傭工、經商者絡繹不絕,土地開辟,戶口日繁”,②新疆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到清末新疆人口逐漸增加至200余萬。

從新疆建省到清末新政時期,新疆被破壞的城市不僅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而且由于推行府縣制,設治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僅得建設,而且經濟和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從而出現了乾隆以后新疆第二次設縣建城高潮。光緒二十八年(1902),新疆全省“設道四、府六、廳十一、直隸州二、州一、縣二十一、分縣二”。由此初形成了以省會和鎮迪道治所迪化為中心,以伊塔道治所寧遠縣城、阿克蘇道治所溫宿縣城、喀什噶爾道治所疏附縣城為三個次中心,以南北疆各府縣城為區域中心的多層次城市行政等級體系。表1晚清新疆城市行政等級體系一覽表

清季,新疆的建置城市數量雖然不多,但卻奠定了其后城市體系的基本格局。新疆城市行政等級的確立和其后的不斷變化對于城市的興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民國建立后,新疆的地方行政建置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總的趨勢是二三級城市數量增多,城市行政建置的密度較前加大,但仍然低于全國發展水平。20世紀上半期,新疆與中國其他各省區一樣也經歷了政治的變動,戰爭的破壞,社會的動蕩等歷史巨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中華民國成立,新疆也轉換旗幟,擁護共和,成立新伊大都督府。民國建立后,即依照建國大綱及訓政約法之規定,改革清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廢道府,實行省縣二級建置。新疆地方當局以新疆孤懸塞外,地域廣闊,情形特殊為由,請求保留道制,以便使分散孤立的縣城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更加緊密,此請獲得中央政府批準。1913年新疆廢府州廳制,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

從1913年到1928年,楊增新治新時期,新疆出現了自乾隆以來新疆第三次設縣建城高潮,此一時期先后共設置了21個縣。1913年增設立了哈密、鎮西、焉耆、阿克蘇、吐魯番、庫車、烏什、疏勒、巴楚、蒲犁、英吉沙爾、莎車、精河、和田、塔城、烏蘇等19個縣。1914~1922年,新疆省又陸續新設置了且末、沙灣、額敏、布爾津、墨玉、木壘、博樂、澤普、麥蓋提、布倫托海、承化等11個縣;1928年又設置乾德縣。1914年8月直隸于中央政府的阿爾泰辦事大臣改為阿爾泰辦事長官,駐承化寺(今阿勒泰市)。1919年6月1日阿爾泰并入新疆省,從而使新疆建省行政區劃發生重大變化,省域擴大,城市數量也隨之增加。1928年,楊增新遇刺身亡,繼任者金樹仁于1929~1933年設置了8個縣:策勒、新和、柯平、阿瓦提、伊吾、哈巴河、吉木乃、鞏留縣。這樣,1930年代初,新疆南北兩路共擴展分為8個行政區,55個縣,11個縣佐。[3]表31930年代初新疆地方行政建置和縣城一覽表

行政區1縣城數1縣名區

(治迪化 )1131迪化、昌吉、綏來、阜康、孚遠、呼圖壁、乾德、奇臺、木壘河、哈密、鎮西、鄯善、七角井伊犁行政區

(治伊寧)171伊寧、綏定、博樂、精河、鞏留、霍爾果斯、特克斯塔城行政區151塔城、沙灣、烏蘇、額敏、和什托落蓋阿山行政區

(治承化)151承化、布爾津、布倫托、哈巴、吉木乃阿克蘇行政區

(治阿克蘇)191阿克蘇、溫宿、拜城、庫加、沙雅、烏什、托克蘇、阿瓦提、柯坪喀什行政區

(疏附)1111疏附、疏勒、英吉沙、葉爾羌、沙單、澤普、巴楚、麥蓋提、伽師、蒲犁、烏魯克恰提和闐行政區

(治和闐)181和闐、墨玉、策勒、于闐、洛甫、葉城、皮山、賽圖拉焉耆行政區

(治焉耆)181焉耆、輪臺、尉犁、婼羌、且末、葉魯番、庫爾勒、托克遜洪滌塵:《新疆史地大綱》,正中書局,1947年,第10頁。1933年,新疆發生政變,開始了盛世才執政新疆時期(1933~1944)。在此一時期,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較大發展與變化,同時建置城市數量也有所增加,一是將部分準縣級的地方提升為縣,如托克遜、和靜、庫爾勒、等即是如此;二是將部分地域較大的縣分析為兩個縣,或分出準縣建置——設治局,如特克斯、昭蘇、烏恰、尼勒克,河南、溫泉、清河、富蘊、裕民、阿圖什、和布克賽爾、岳普湖等縣,這些縣大部分位于邊境地區,地域廣闊,管理不易,因而將其一分為二。此為乾隆以后新疆第四次設縣建城高潮。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1947年新疆省共有82個地方行政建置單位,分別為1市,75縣,6設治局。[4]這些市縣行政機構所在地大都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城鎮),由于成為一定區域的行政中心,因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并為20世紀下半葉新疆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礎。

晚清民國時期,新增地方行政建置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區域的管轄和對人民的統治,不少縣城實際規模甚小,功能也極不完善,所能發揮的區域中心功能也十分薄弱。據洪滌塵和其他時人考察,新疆能稱之為重要都市的不過20余個,南疆主要有哈密、鄯善、吐魯番、焉耆、輪臺、庫車、阿克蘇、烏什、巴楚、疏勒、疏附、英吉沙、莎車、葉城、和闐、于闐、且末、婼羌等18個;而北疆的重要都市僅有迪化、奇臺、鎮西、綏來、烏蘇、伊犁、塔城、承化等8個,全疆共計26個。因而新疆地方行政建置數量雖然較多,但實際上具有一定規模和具有較強中心聚集力與輻射力的城市數量較少,這也反映了此一時期新疆經濟的落后和社會的不發展。據國民政府統計,1947年新疆全省的面積為171萬平方公里,共有縣級以上(包括縣治所在鎮)建置的城鎮共82個,其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0.48個;行政建制市僅有1個,設市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0.006個。同一時期浙江全省面積為10萬平方公里,有縣級以上(包括縣治所在鎮)建置城鎮78個,其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7.8個;行政建制市也只1個,但其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0.1個。1947年新疆全省人口為373萬,其人口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2.18人;同期浙江省的人口為2116萬,其人口密度為每萬平方公里211.6人。由此可見,新疆地廣人稀,城市空間分布稀疏,因而對區域的影響力十分有限。

(二)20世紀下半葉新疆城市數量的變化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歷史翻開新的一頁。20世紀下半,在共產黨領導下新疆出現了巨變。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民族平等政策的執行和社會政治的民主改革,使新疆的現代社會結構得以逐步確立。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和內地各省市區的大力幫助下,現代工業文明被移植到新疆,新疆的現代工農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建立起來,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與此相應的是新疆城市獲得了空前發展,一是小城市發展迅速,從幾百人或千余人的城鎮發展成為幾萬人,甚至十余萬人的城市;二是中等以上城市開始崛起,大城市出現,到20世紀末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小城鎮相互聯系的多層次城市體系。城市經濟逐步在新疆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從而為21世紀新疆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下半葉,新疆城市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其發展變化經歷了四個階段。

1950~1957年,是新中國建立后新疆城市初步發展階段。此一階段,新疆城市的發展首先表現為設市城市數量增加,先后增設了喀什市和伊寧市。其次表現為隨著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對首府城市烏魯木齊市進行了重點建設,并開始新建石河子、克拉瑪依兩個城市,前者以農業開發為主,后者以石油資源開發為主。第三表現為各行署、自治州所在地的城鎮人口顯著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和現代工商業、交通都有所發展。

1958~1965年,是新疆城市發展大起大落階段。此一階段,由于左的路線影響,新疆也出現大躍進運動,城市規模迅速膨脹,城鎮人口急劇增加,1958~1961年的三年時間內新疆城鎮人口凈增85.97萬人,全區達到180.04萬人,年均增長24.15%,分別比總人口和鄉村人口的年均增速(分別為7.14%和2.95%)高出17和21個百分點,城市人口比重猛增到26.23%。1961~1965年,由于政策失誤和自然災害,國家采取調整方針,壓縮城鎮人口,動員城鎮人口返鄉從事農業生產,到1965年底,新疆城市人口下降到147.6萬人,城市化比重為18.67%,相當于1957年的城市化水平。

1966~1977年為新疆城市緩慢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新疆增設了石河子、奎屯、庫爾勒、哈密四個建置市,全疆設市城市達到8個。但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農業生產停滯不前,城市工業急劇萎縮,大批干部被錯劃為“右派”而被遣送到農村,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一切都使得城鎮人口發展緩慢。截止到1977年,新疆城市人口總數為276.44萬人,年均增長5.38%,分別比全區總人口和鄉村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高1.78和2.2個百分點,城市化水平為22.87%。

1978~2000年為新疆城市快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相繼設立了昌吉、塔城、阿爾泰、吐魯番、阿克蘇、和田、博樂、阿圖什、阜康、米泉等設市城市。中共11屆3中全會以后,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經濟、社會獲得空前發展,城市作為改革放開的前沿得到巨大的發展,20世紀末新疆省會城市烏魯木齊成為自治區內第一個城市人口超過200萬人的特大城市。城市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城市達7個,即石河子市、伊寧市、克拉瑪依市、阿克蘇市、哈密市、喀什市和庫爾勒市。城市人口未達到20萬的小城市11個,即吐魯番市、昌吉市、奎屯市、塔城市、阿勒泰市、博樂市、阿圖什市、和田市、阜康市、烏蘇市、米泉市。在這一體系結構中,特大城市占新疆城市的5.3%;中等城市占新疆城市的36.8%;小城市占新疆城市的57.9%。新疆沒有超大城市,在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之間缺乏50萬至100萬人之間的大城市,表明新疆城市體系結構不完整。21世紀初,新疆城市體系的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庫爾勒、阿克蘇、伊寧等城市開始發展成為大城市,同時建市城市數量增加。截至2010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2個地級市、21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共計有縣級以上的城市91個,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中小城鎮較為齊全的城市體系。二、20世紀新疆城市人口規模和建成區規模的變化城市規模可以分別從人口規模、用地規模、經濟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等方面進行考察,但一般更多的以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來確定。因為人是城市的主體,在一定期限內一定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實際反映了城市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水平與特點,因而人口規模的大小對于城市與區域研究都十分重要。而用地規模也與城市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且非常直觀。

(一)20世紀上半葉新疆城市人口規模與建成區規模的變化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一級行政區劃,但是新疆的總人口卻在各省區中排名倒數第二,僅多于西藏。清中期,新疆人口不足百萬人,清晚期新疆建省以后,人口才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宣統元年(1909)新疆人口總戶數為428629戶,男女合計為2029230人。③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計算,1890年新疆為0.89人,蒙古和西藏各為1.21和1.29人。[5]由于新疆總人口數量非常有限,因而城市人口規模就不可能有較大的擴展。

20世紀上半葉,由于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受自然地理環境與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因而城市人口規模都普遍較小,最大的城市沒有一個超10萬人。如果將新疆的城市人口按層分類的話,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城市人口2000人以上的城市,這部分城市按國際通行標準,基本達到城市聚落的人口標準;二是城市人口在1000~2000人之間的城市,這部分城市雖然未能達到城市聚落的人口標準,但也除政治行政功能外,也具有一定其他功能;三是城市人口在1000以下,這部分城市的功能極不完善,多為農業都市。

目前有關20世紀上半葉新疆城市人口的統計資料都極為不完全,也不夠準確,同一個城市的人口數據可能有不同的記載,因而以上的統計只能窺其大概。上表是根據東亞同文會的調查整理而成,這是目前有關1940年代初新疆城市人口記載較詳細的資料。根據上表的統計可見1940年代初新疆2000人以上的城市有35個。其中3~6萬人之間的城市僅有迪化、伊寧、疏附三個城市。迪化從晚清新疆建省以后就一直是新疆省會,因而聚集了較多的工商業人口,同時還有數量較大的軍隊集中于此(這部分人口未計算在人口統計中),因而成為新疆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關于迪化城市人口記載不一,多不準確,如曾任俄國駐新疆領事的尼·維·鮑戈亞夫連斯基寫道:“烏魯木齊的居民按最近(1903年)中國官方普查統計,是13萬人,其中漢族10萬人,其余是伊斯蘭教徒和其它民族。夏季居民的人數大大增加,因為有將近1萬人從東土耳其斯坦和其它一些地區來打臨時工。即使除此不論,這個城市的居民人數也由于來自中國內地各省的移民而不斷增加著”。[6](P.83)但更多的資料表明20世紀初年,迪化的人口并無如此之多,城市人口不可能達到10萬人。新疆建省時,迪化除軍隊之外,城市人口僅數千人,其后人口逐漸增加。宣統元年(1909),據官方統計迪化城市居民共有7342戶,共計38994人,其中外省移民有21611人,占總人數55.42%,新疆境內移民3798人,占總人數的9.74%,本城原來的居民僅萬余人。[7]當然以上人口并未包括軍隊在內,不過軍隊人數也遠未達到居民總數的1倍之上。從清季到1930年代以前,迪化沒有發生大的戰亂或瘟疫疾病等,因而沒有出現人口的大量減少現象,而1930年代迪化的人口也僅四五萬,故1903年迪化城市人口就達10萬以上的說法顯然不準確。據東亞同文學會調查,盛世才執政后對迪化制定了新城計劃,帶動了工商業的發展,促進城市居民的增加,然而在1940年代初迪化的居民僅只有0.5萬~1萬戶,人口也只有3萬~5萬人。[8](P.213)伊寧(寧遠)在民國時期取代惠遠成為伊犁地區的中心城市,該城原為伊犁九城之一,以軍事功能為主,咸豐年間開埠通商后,城市功能發生變化,商貿功能加強,漸成為新疆西部的重要對外貿易中心,人口有較大的增加。新疆建省后伊寧(寧遠)為伊塔道治所,成為伊犁河谷的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有較大的發展,1940年代初伊寧城市人口達5萬余人。喀什噶爾(疏附)一直是南疆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人口規模在清后期即達22487人。④民國以后,仍然是南疆地區對外貿易的中心城市,與蘇聯和英印的貿易都較為興盛,因而人口也逐漸增加,至1940年代初喀什噶爾的城市人口約5萬余人。[8](P.260)

20世紀上半葉,新疆城市人口在2~3萬之間的城市只有2個,即阿克蘇和葉爾羌。阿克蘇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緣,為清代南疆東四城之首,民國以后為阿克蘇道(行政區)治所,不僅是南疆東北部地區的政治中心,也是阿克蘇河流域的重要商業城市,商人云集。葉爾羌是南疆八城之一,歷史悠久,商業較發達,因而民國時期人口也較多。新疆城市人口人口在1~2萬之間的城市有4個,分別是和闐、奇臺、吐魯番和疏勒,這些城市都位于重要的交通要沖,商業較發達,因而城市人口也相對較多。20世紀上半葉新疆城市人口規模居于人口在0.4~1萬人之間的城市有10個:于闐、哈密、綏來、綏定、額敏、拜城、莎車、庫車、巴楚、英吉沙;人口在0.2萬~0.4萬人之間的城市有9個:孚遠、葉城、塔城、承化、烏什、墨玉、伽師、焉耆、鄯善;人口在0.1~0.2萬之間的城市有12個:洛浦、庫爾勒、策勒、昌吉、呼圖壁、木壘河、鎮西、阜康、溫宿、澤普、鞏留、霍爾果斯。此外,在有城市人口記載的城市中還有5個為0.1萬人以下:烏蘇、沙雅、乾德、尉犁、皮山。而博樂等城市則因資料缺乏,無城市人口統計,這些縣城多為農業城鎮,僅為數十戶非農業人口的聚落,除縣政府及相關機構外,就只有規模很小的市場,一般為本地農牧產品的集散地;這些城鎮大都地理位置偏僻,對內對外交通極不為便,因而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都難以聚集,城市人口規模自然很小。

此外,20世紀上半葉,新疆的行政區域變動較大,因而部分清代較為發達的城市因行政地位的降低而出現衰落,人口規模越來越小,比較典型的有綏定。清季俄國駐新疆的領事尼·維·鮑戈亞夫連斯基寫道:“過去,綏定是整個中國西部地區的首府。在那里設置過以將軍為首的最高行政機關,居民很多,貿易非常繁榮。當時,中國稱綏定是中國西部的北京”。因而他估計20世紀初年“新、老兩個綏定城的人口總共約有7萬人”。[6](P.85)但民國以后,綏定由于行政地位下降,無論在政治領域還是在經濟方面都越來越邊緣化,持續走下坡路,城市人口規模越來越小1940年代初綏定的城市人口僅約1000余戶,5000余人。[8](P.260)原伊犁將軍駐地的惠遠城,為新疆的政治、軍事中心,然而民國以后,城內民房大都廢棄。伊犁九城其他余的城市大都在民國以后相繼衰落:惠寧城在清中期其城垣周長6.3里,規模甚大,但到1940年代初,僅存城址;熙春城在1940年代初也只有居民20~30戶;塔爾奇城在民國以后完全荒廢;廣仁城原來也是城垣周長3.6里,民國以后城墻已多損毀,居民僅有200余戶;瞻德城原城垣周長3.6里,民國以后僅有居民100多戶。

清代民國時期,新疆城市人口規模與西藏城市人口規模很相近,城市人口規模普遍偏小,據《西藏新志》載,西藏首府拉薩的城市人口在嘉慶年間只有5萬余人,⑤其后一直到民國后期,拉薩的城市人口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保持在5萬人左右。此外,西藏其他城市的人口規模都普遍偏小,除日喀則外,一般都在1萬人以下,不及千人的縣級城鎮不在少數。相比之下,新疆在清代沒有5萬人以上的城市,民國以后雖然有3個5萬人以上的城市,但規模都與拉薩相關不大。

城市建成區規模與人口規模有著正相關的關系,城市人口越多,用地規模也就越大,而城市人口規模越小,用地規模也就越小。在農業時代,城市用地規模與其社會形態和經濟發展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城市中占據較大空間的主要為官署,其他社會機構較少,即使是教育機構所占空間也不大;而手工業也多為家庭作坊性質,所占空間也較小;至于商貿市場也因商業規模和商品數量有限,所占空間也都較小,因而農業時代的城市建成區規模一般都不大。20世紀上半葉,新疆的城市人口規模都普遍很小,因而城市的用地規模也普遍較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色婷婷在线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日韩视频|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成人午夜天|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青青极品在线|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18|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久久男人资源站| 91亚洲视频下载| 91热爆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不卡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亚洲一区毛片|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成人| 国产久操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在线中文字幕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99ri国产在线|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