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挺福
2014年新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接踵而來的是各省新的報名人數、新的招考政策的公布,面對這些數據和政策,考生家長應該如何從宏觀上把握或判斷,對今年的形勢進行分析,做出自己的決策呢?老梁將以幾個省市區為例,為考生、家長梳理一下志愿填報應該關注的六大看點。
1 看人數
高考報名人數變化分析
2 看政策
今年招考方式是否改變
一般各省市的高考報名人數會在12月份公布,同學們應對自己所在省市區的報名人數進行充分了解,以重慶市為例,
大家可以從表里看出重慶市考生保持一個持續緩慢增長的狀態,重慶是全國考區中為數不多的報考人數持續增長的地區,這與重慶作為直轄市經濟增長帶來的人口聚合效力有很大的關系。
而以江蘇省為例,大家又可以做出相反的結論:江蘇省高考的報名人數在持續下降,每年減少人數在2~3萬。這是人口出生率下降、錄取率提高、出國熱、復讀生減少等因素綜合產生的結果。
有了對本省參加高考學生基數的把握,同學們大概可以對2014年的競爭程度有個基本的預判。
每個省的招考方式都不一樣,有的省市每年都趨于穩定,有的省市則一年一變,有的實行志愿大平行,有的實行傳統志愿方式,有的則一本大平行,二本傳統志愿的混合平行方式,還有不少省市會公布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奧賽取消、高考加分瘦身,勢必讓這些有學科特長的孩子轉入對一流大學的高考競爭和自主招生的競爭,對這部分考生的去向,我們是可以有預見或有新的規劃。家長一定要留心關注各省市招生辦的官方網站,并對政策進行解讀和思考,清楚不同錄取方式的應對策略。
以天津市為例,從2011年到2013年,天津允許持有藍印戶口的外籍高三生參加天津高考,藍印考生人數從2 800人增加了8 000人,到了2014年,持藍印戶口的考生絕對會超過天津總考生數的20%。有數據表明:藍印考生平均分大約510分,天津本地考生是480分,這些新增的藍印戶口考生勢必會對天津本地的考生產生巨大的沖擊,如果不及時了解這些信息,還參照去年的分數段位來填報志愿,會帶來很大數據誤差,導致志愿失誤。
3 看計劃一本院校擴招的啟示
各省市整體的招生計劃是必須了解的重要環節,再以重慶市為例:
2013年重慶招生計劃:在渝招生普通高校1519所,比2012年增加153所,增幅11-20%;各類招生計劃150777名,比2012年同口徑增加7574名,增幅5.3%。
錄取人數:各類各批次共錄取197857人,比2012年增加14637人,增幅7.99%。本科錄取96462人,比2012年增加7502人,增幅8.43%;錄取率41.07%,比2012年增長2.47%。
所有標記的地方,考生以及家長都可以替換為本省市的最新數據,哪些批次高校招生增加了,哪些批次高校招生減少了?從而對未來的錄取趨勢有整體的了解。
雖說重慶高考人數在增加,但是招生計劃和實際錄取人數也在增加,且錄取增加比例要遠大高考人數增加比例,因此重慶考生被名校錄取的機會也在增加。
天津則是報考人數持續減少的省市,與之對應,一批A外阜計劃減招5%,211大學減招7%。減少計劃較多的院校有: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等。
增加計劃的院校有:燕山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江蘇大學、陜西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
以往在一本B類招生的天津財經大學、暨南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2013年調整到一本A類招生,理科216人,文科128人。
通過對天津的數據分析,在參加高考人數和招生計劃共同降低,考上大學并不難,但想進入一流大學,競爭壓力則加大。
4 看自招最好的一次加分增效機會
在前面的政策中也提到,2014年教育部規定部分加分要取消,或者加分的份額要下降。自主招生無疑是最好的一次加分增效的機會。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同學來說,自主招生不一定只把眼光盯著北大、清華等一流高校,我們還可以把眼光鎖定北約、華約、卓越和學院路聯盟中其他的院校以及別的單獨招生的自主招生院校,從而為自己的高考加個保險,自主招生考試特別適合平時成績起伏比較大的同學。
5 看志愿踢好臨門一腳
關于志愿填報,我將之歸結為一個基礎,三個要素,一個基礎就是高考分數,三個要素就是學校、專業和地區。
作為高三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就是分數數據資料的整理,我的孩子位于什么分數位置,處于這個位置的考生往年被錄取到什么學校、什么專業,而這些學校的招生計劃和分數線是否穩定,會不會存在大小年?孩子在這些地區能不能適應生活和學習。以下信息,我認為考生家長必須掌握:
1.權威的數據——10個意向學校的招生計劃、錄取最高最低平均分、專業分數線;
2.科學的理念——數據轉換為排名,弄清楚自己孩子平時月考排名、模擬考試排名,去年大概這個排名段的學生會錄取到什么學校、什么專業;
3.全面的信息——大學和專業信息,了解至少10所高校的全面信息,包括學校的校風,是否有行業背景,哪些是王牌專業,哪些專業有深造的機會、就業如何?
4.科學的規劃——自招和未來發展,根據孩子自己的特質、意愿和專長,進行親子溝通,是否愿意投入自主招生的準備?是否有意向接受國外的教育?今后想從事體制內的工作還是體制外的工作?規劃好未來的發展之路。
6 看選擇
選擇中外合作辦學、港臺高校
最后,對于一些經濟比較寬裕的家庭,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和港澳高校也是一條升學的路徑,12所香港高校和6所澳門大學中,除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招生分數比較高外,還有幾所港澳校在二本線上仍有機會錄取,尤其是有研究生規劃的同學,以港澳高校為跳板,考入世界名校的幾率比較大。
另外有四所國家認可,納入高考體系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提前面試合格,年學費10萬元),寧波諾丁漢大學(年學費8萬元)、西交利物浦大學(年學費6.6萬元)、香港浸會大學一北師大聯合國際學院(年學費6萬元),都可以實現在國內上大學,接受國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