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瀅
【摘要】當前,社會上使用不規范的字詞現象已經隨處可見,要提高人們的用詞能力,必須從學生時代抓起,而中學生正是處于學習字詞和使用字詞的關鍵時期。本文就字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方法進行了闡述,并就如何開展高效課堂下的初中語文字詞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字詞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71-02
1.字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重要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中到底應不應該有字詞教學的這個問題,已經實踐得到證實,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字詞教育到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占有什么樣的比重?有什么樣的意義呢?一些教師會認為,已經是不再是小學生了,字詞教學不再是重點,也有一些教師不把這個內容放在課上解決。但通過我們仔細地研讀語文課程的教學標準后,就會清楚,新的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了關于在初中階段語文識字和寫字的相關要求,還對字詞教學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價值觀等方面都明確了相關要求,它更加重視加強中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豐富的語言積累,加強對學生們語感和思維的培養,幫助他們具備實際的識字和用詞能力。因此,目前中學生的文化水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從他們的字、詞的掌握量進行衡量??傊?,字詞不僅僅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也是中學生提高自身修養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學生領悟和傳承我們中華優秀文化的有效載體。
2.初中語文字詞教學基本方法
采取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筆者認為對字詞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實物、實景教學法,這種方法是在備課時準備與本節課所要傳授的字詞實際相關的實物或者實景,能夠以最實際的東西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使他們最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記憶持久;二是圖片、幻燈教學法,充分利用圖片和幻燈片,對文中涉及的動值物、結構等可以被圖片表達出來字通過這種形式展現出來,它可以彌補實物教學的局限性,更加有助于中學生形象思維的開發;三是談話教學法,通過教師設計的合理情境,并與學生交談,在交談過程中引入所要學習的字詞,使他們在談話中自覺學會了字詞的運用;四是語言描述教學法,適用于抽象字詞的教學,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下掌握字詞;五是游戲教學法,就是通過游戲開展教學,它的好處是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學會,起到培養學習興趣的作用。
3.高效課堂下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的對策
3.1活用比較,善于辨異
在對字詞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活用比較,這里所說的比較,主要是對近義詞、同義詞的比較,通過比較,使學生準確掌握字詞之間的區別所在,使他們在理性辨析的基礎上可以完全掌握字詞的用法。在對字詞的比較中,要以“字”的比較為主,因為比較容易讓學生出記混的詞中許多是因為一個字而引起的,所以必須把這個字比較清楚。例如:在察和查中,許多學生會記混,如果使用考查、考察的詞詞,對他們的學習效果將會更好。此外,還有許多比較是在不同課文中的近義字詞之間進行的。 教師在講讀課文時,要善于將本文中的字詞與其他課文中的近義字詞拿過來進行比較,這樣更便于他們掌握,還可以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3.2注意時代,講清區別
每個時代的字詞在特定的時期意義各不相同,它也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在魯迅的作品《社戲》中,出現了“喝采、偶而、漂渺”等字詞,會讓學生感到困惑,是作者用錯了詞嗎?這時,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中告知以時代的背景,不是用錯詞,而是這些詞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有著不同寫法。但現在看來,類似這樣不同寫法的異形詞已經被規范和統一,現在的學生就不可以違背時代背景寫那樣的字詞。教師進行講解后,將會對學生掌握字詞的規范用法大有好處,同時也可使學生了解語言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理解語言的發展演變和詞語的時代性,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就可以用動態的觀點去思考和分析了。
3.3解形釋義,連類而及
中國字詞極其豐富,想要學習好必須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夠急于求成。在這數以萬計的字詞中,都是由幾千個語素在不同的搭配后組合組成的,作為教師要講授時加強對語素的講解,通過對利用字形的講解,來理解字義,這樣對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將更加容易。例如:對成語根深蒂固的講解中,教師可以使用“上形下聲”的結構方式來講解“蒂”的讀音及其意義,而后用“并蒂蓮、瓜熟蒂落”等詞語加以說明,用“外形內聲”的結構方式解析“固”的意義和讀音,這樣講解后,使學生對此成語記憶比較深刻,理解起來也會顯得非常容易。
總之,字詞是中學生學習基礎,是語文學科中的重點。教師應該對字詞的教學充分重視起來,將初中字詞教學的特點與當代中學生的特點結合起來,使用最佳的教學方式方法,使字詞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為提高語文整體水平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盧士學.淺談《新課標》下的語文字詞教學[J]. 科學大眾.2010(10).102.
[2]王俊霞,鄭欣欣.中學語文字詞教學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9(02).70-71.
[3]吳朝暉.初中語文字詞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1(7).1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