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94-01
一、學生情感干涸的現狀:學生已陷入了編造和游戲作文的誤區
作文是學生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科鮮明的人文性在作文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然而,我們遺憾地發現,如今的不少學生在應試作文中迷失了自我,寫作文只是胡編亂造,或尋章摘句,或無病呻吟,或熟練地抄襲拼湊、剪輯組合,“我”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點在作文中被無情地抹殺了。究其原因:學生方面:不會感動,使作文缺乏真情實感;不會感悟,使作文少了真知灼見。老師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左右,急功近利,注重于向學生灌輸寫作技巧、寫作方法,而沒有深入學生的世界,沒能理解學生的情感;課堂模式呆板、陳舊,不能調動起學生的激情;語文老師迫于“學生成績”的壓力,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名著名篇的閱讀指導;作文講評形式單一,不能緊緊抓住學生。
二、出路與展望:學會體驗生活,盡情抒發真情實感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豐富的認知與情感來源于主體深刻的體驗。這就要求作文不論是寫人敘事還是抒情議論,首先必須將自己“擺進去”不僅要仿佛“看到”、“聽到”、“觸到”、“嗅到”或“嘗到”所描之物、所寫之人、所繪之狀,還要達到“神與物游”“人與文合”之藝術境界,將自己的情感與由觀察所得的感覺相互滲透,相互交融,達到“人文合一”之境地?!胺蚓Y文著,情動而辭發”(劉勰《文心雕龍》)。家事、國事、天下事,俯拾皆是,件件可敘;親朋、鄰居、老師,隨處可見,人人可寫。生活豐富多彩,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悲歡離合,只要來自生活,發諸真情,作文就能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三、補救措施
(一)以文激情,以情感人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初中語文課文中往往涉及親情、友情、師生情、故鄉情、愛國感情、民族感情等。作者在文章中,總是要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因而,引導學生與作者情感的溝通,對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發現美、捕捉美的能力極為重要。如何使學生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感情呢?
1.對接近學生生活的文章,引導學生聯系現實再深入文章字里行間體味深情。接近學生生活的文章,其內容一般也是生活經驗。內容平凡反而容易為學生忽視,而對其中情感理解透徹,將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為透過平凡而體味深情,首先,使學生學會觀察社會,體驗生活;其次,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愛心、識美丑、講奉獻,重要的是學生一旦被激發出情感,作文也不再是“無米之炊”,而是言之有物了。
2.有些文章與學生生活有很大的距離,需要創設生活情境,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拓寬學生的感情體驗。
如被譽為杜甫七絕壓卷之作的《江南逢李龜年》。詩中感情難以盡述,這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很大差距。調動學生的想象就是拉近與作者感情距離的有效方法,于是,我讓學生隨著自己的想象到千年以前的唐朝去體驗那個由極盛而跌至“萬方多難”的時代,去代替年老多病的杜甫在草長鶯飛的江南花落之時,會一會年輕時曾在歌舞升平的京城紅極一時而如今流落異鄉賣唱乞討的音樂家李龜年,學生定能領會到作者那種“欲說還休”的深沉嘆息之意,如果學生體會到這種感情,那么,很多詩篇文章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個人情感也就很容易理解。
3.對于一些能喚起學生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的文章,我們要注意其文與社會背景。 這類文章對教育學生樹立什么樣的人生觀、世界觀非常重要。在講授《岳陽樓記》時,引導學生誦讀中對范仲淹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產生向往與追隨之情,學生心中也會自然而然地升起一種報效祖國、熱愛人民的信念。
(二)積淀作文素質,產生寫作動力
1.強化自我閱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厚積才能薄發”,針對初一學生作文水平差的客觀實際,我采取有意強化閱讀的措施。要求學生準備一本“收集本”,一周收錄一句名言和一段(200字左右)優秀語段,并力求背誦,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感逐漸增強,絕大部分基礎差的學生由入學時對作文的茫然無知到逐漸喜愛。大語文觀的教育思想要求作文教學必須由課內走向課外。為此,我還采取多種措施,如提倡每人訂一份雜志,定期讓學生到圖書室閱讀等,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不斷充實自己。
2.進行思維訓練,發展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一個人的思維水平的高低,影響到他的言語能力的優劣:思維模糊、用詞不準確;思維缺乏條理性,作文就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因此,要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水平,必須注重思維訓練,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著力訓練學生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求異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優化教學過程,誘發寫作欲望
學的興趣與寫的興趣是緊密相連的,對學習作文產生興趣以后,必然轉化為對作文本身的興趣。 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教師通過形象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或借助多媒體創設圖、文、聲、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引發他們心靈深處的情感,都能使學生產生寫作的沖動。
(四)培養成就感,增強寫作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追求、愿望。如果學生能在作文課上獲得一種成就感,就會深深地愛上作文。為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我著重抓了以下幾個環節。
1.寫好批浯。
2.鼓勵學生寫回批。
3.推薦發表。
4.指導學生欣賞名著、名篇,拓寬生活面,學會正確處理正常的人際關系,注重情感積累。
總之,寫作是一種精神活動,文章無論是寫人,還是敘事,抑或是寫景,都離不開一個“情”字。俗話說得好:“情到深處文自成”。所以,寫作文必須要有真情實感,而且情感越濃越烈越好,要寫真誠,要用自己的全部感情。如果對所寫的東西無動于衷,只是應付老師去絞盡腦汁地拼湊,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好文章來的。所以,必須采取措施去培養學生的作文情感,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作者簡介:
徐雪潔(1973-), 女,山東省濱州人,本科,中文專業,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