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民 肖振杰 解彩軍等
摘要綜述了國內外煙夾夾煙烘烤的研究成果及我國應用煙夾的烘烤效果,分析了我國煙夾烘烤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以確保采用煙夾烘烤的煙葉質量,突顯其省工、節能、增效的優勢,促進現代煙草農業專業化烘烤目標早日實現。
關鍵詞煙夾;煙葉烘烤;烘烤效果
中圖分類號S5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1-00250-04
基金項目河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鉆石”品牌重慶巫溪文峰基地單元優質煙葉烘烤技術研究項目。
作者簡介楊慶民(1961-),男,河北欒城人,農藝師,副教授,從事煙草栽培生理及品質評價研究,Email:hbzyyqm@163.com。
收稿日期20131125烤煙的鮮煙葉必須經過烘烤加工成干煙葉(稱為“初烤煙”或“原煙”)才具有使用價值,才能成為商品。早期的煙葉烘烤都是將鮮煙葉綁在竹竿、木桿或繩索上分層掛在普通烤房內進行烘烤的,使裝煙密度較稀,烤房的烘烤效率較低。1956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約翰遜等開始進行了一項他們稱之為“bulkcuring”(密集烘烤)的試驗研究,并在1960年進行了“Bulk curing brightleaf tobacco” (烤煙密集烘烤)報道[1],開辟了煙葉密集化烘烤的新篇章。之后,很多國家對密集烘烤設備和密集烘烤工藝相繼進行了研究和應用,現在密集烘烤在國外已經普及[2-3]。目前,我國也快速推廣應用了煙葉密集烘烤。密集烘烤需要將煙葉綁竿或采用煙夾、大箱、煙框(筐)等設備將煙葉夾持后裝入密集烤房進行烘烤。國外的煙葉夾持設備多為煙夾和大箱,裝煙密度大,是普通烤房的4~6倍[3-4],大大地提高了烤房的烘烤效率;而我國的密集烘烤還主要采用綁煙掛竿方式,裝煙密度較小,很多達不到密集烘烤的裝煙密度要求,降低了密集烤房的烘烤效率[5]。一些掛竿密集烘烤由于不夠密集,循環熱風的速度較快,排濕較快,煙葉脫水干燥速度較快,與普通烤房烘烤相比縮短了烘烤時間,導致葉內一些物質分解轉換不夠充分,烤后煙葉顏色偏淡、油分少、結構稍密或緊密,使煙葉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6];而且掛竿烘烤綁煙、卸煙繁瑣,費工費時,在當前煙區勞動力比較缺乏時,制約了烤煙生產的發展。鑒于目前掛竿密集烘烤存在較多問題,需要采取措施實現煙葉烘烤“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才能保證烤煙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應用煙夾夾煙烘烤即為“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措施之一。筆者介紹了國內外煙夾烘烤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國應用煙夾烘烤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期為進一步優化、完善煙夾烘烤的研究提供參考。
1煙夾夾煙烘烤研究成果
1.1 國外情況隨著密集烤房的推廣應用,一些國家立即開展了煙夾與煙夾夾煙烘烤工藝的研究。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和日本等國的煙草專家研制出不同形式的煙夾設備[2-3]。美國最早使用的是梳式煙夾,逐步發展為大箱式[3]。1963年,Long成功研制了鮮煙葉田間采收機械以及煙夾,解決了采收、編煙和裝煙用工多的問題[7],大幅度提高了工效。1966年,Wilson研制出適宜于密集烤房的煙夾,明顯節省編煙裝炕等環節用工[8]。同年,Hassler研制出適于兩層裝煙的密集烤房梳式煙夾并提出了適于該設備的密集烘烤工藝[9]。1974年,Taylor等對煙夾進行了改進,使煙夾不但具備將煙葉從煙田運輸到烤房的功能,而且使煙葉裝卸更加方便,烤房內風速均勻,有利于烤煙專業化種植[10]。同年,Long研制出一種田間成熟鮮煙葉采收機械并配備相應的大箱式裝煙設備,使采煙、裝煙、出炕等環節的機械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11]。1976年,Johnson制造出一種大箱式裝煙設備,該設備不僅可以烘烤完整煙葉,而且可以烘烤去梗煙葉[12]。同年,Long對大箱式裝煙設備進行了改進,使裝煙更加便利,風速更加均勻[13]。同年,Suggs對烤煙采收、裝煙設備進行了改進,在采收機和大箱之間安裝了往返擺動的散葉器,使經機械采收后雜亂無序的煙葉均勻地鋪在煙箱中,裝滿后蓋上箱蓋,并用鋼針將煙葉固定在煙箱中,減少了煙葉裝箱擺放等環節的用工[14]。Perry也對煙夾進行了改進,改進的煙夾比以往的煙夾更加輕便、簡單、節省材料、堅固耐用,而且更加便于裝卸煙葉[15]。1977年,Edwards等改進了大箱式裝煙的固定方式,在大箱的裝煙口處用方形框扣住煙框,然后用鋼針固定,以避免煙葉烘烤過程中的倒伏、干燥不均勻等現象,有利于確保全炕煙葉烘烤質量;該設備結構簡單,拆裝方便[16]。同年,Jordan等[17]和Griffin等[18]先后對裝煙設備進行了改造,使裝煙更加簡便快捷。日本早期的煙葉夾持工具為鐵絲框式,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三州株式會社又設計出彈簧桿式煙夾和耐高溫塑料的箱式煙夾[2],箱式煙夾將煙葉全部裝在煙箱中,可避免煙葉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傷害,以保證烘烤質量。韓國在20世紀90年代對彈簧式煙夾進行了改進。
1.2 國內情況我國有關煙夾的研究和應用始于20世紀70年代,最早是仿制國外的木制梳式煙夾,但這種煙夾不僅需要大量木材制作,而且由于規格較大、夾煙后較重,不方便裝入烤房,未能推廣應用。1976年,河南省煙草甜菜工業科學研究所烘烤小組試制成功了小巧靈便、一人能裝卸煙、成本低、制作容易的竹制煙夾[19],節省了木材。1980年以后,我國由于農村生產體制的變化,原來生產隊使用的大型密集烤房逐漸被廢棄,也停止了對煙葉夾持設備的研究。進入21世紀以后,在我國隨著成本較低的磚混結構密集烤房的快速推廣應用,編煙方式和裝煙方式也進行了改革,研制和應用了多種夾持煙葉的設備,如齒形烤煙夾、金屬烤煙夾、煙筐等[20]。
2008年,鄒焱等研制了一種密集烤房煙夾,該設備結構、操作簡單,裝煙量大且均勻,烘烤過程中不易掉煙[21]。
2009年,王景貴等研制了一種利用鋼絲彈力夾緊煙葉的編煙夾,可以使煙葉排列整齊,厚薄均勻,防止烘烤過程中煙葉脫落[22]。郭生云等研制一種編煙和卸煙都十分簡便的鮮煙葉編煙夾,該煙夾由2組夾件構成,夾件的夾桿頭上分別設置限位孔,并由銷子穿過相應的限位孔將2組夾件組合,其中一個夾件兩端的夾桿頭上安裝手柄[23]。中國煙草總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司研制的快速籠式煙夾,該煙夾由直角網片、平網片、固定鉤和煙叉構成,直角網片一長邊與平網片一長邊鉸接,另一長邊兩端通過固定鉤與平網片另一長邊兩端連接,煙叉通過煙叉上的扎針與直角網片、平網片垂直搭接后用夾扣夾緊構成籠狀,在夾煙、卸煙速度上和烘烤質量上都有大的提高[24]。申劍等研制成功一種使熱氣流動更加通暢烤房密集型夾煙器,煙夾整體形狀相似于一把長條矩形梳子,由一邊開口的邊框和尾部固定在邊框底邊上的插針組成[25]。冒偉研制成功了一種烤煙生產過程中裝夾煙葉的自調式煙葉裝夾裝置,該裝置在主支架側面上加工條形孔,每組條形孔都安裝能夠自由平行滑動的活動桿,活動桿兩端突出主支架,并在主支架的兩側安裝彈簧,與活動桿兩端依次相連,保持活動桿始終受到一定的拉緊力,煙葉在烤制收縮過程中,始終受到活動桿的作用力,防止發生煙葉干燥收縮后脫落、掉地的現象[26]。
2010年,陳振國等研制成功一種可折疊半框式烤煙煙夾,包括框體和梳式固煙針[27]。框體由一個長邊框和兩個側邊框組成形成一半框體,其中長邊框焊接有篩網,該設備有效避免了漏風現象,結構簡單、加工使用方便、可折疊,方便運輸和存放。同年,尹傳鋒研制成功了一種防止掉煙新型烤煙夾,該設備由煙夾長桿、中U型支架、鎖止機構、煙夾短桿、弧型彈簧、壓力臂、邊U型支架構成,煙夾長桿與中U型支架、邊U型支架連接,通過與邊U型支架連接壓力臂利用鎖止機構的張合來確保煙夾長桿與煙夾短桿之間的空間有彈性以防止掉煙,煙夾長桿和煙夾短桿的U字底部有均布圓弧面是為了增加摩擦面積[28]。
2011年,肖先儀等又研制成功了一種密集烤房煙葉烘烤使用的梳狀夾桿式煙夾,該設備主要特征是在上煙夾金屬桿上固定有兩排固定金屬針,在相鄰兩排固定金屬針之間留有連接金屬桿間隙,在上煙夾金屬桿的反面側壁上加工有固定鎖,在固定鎖中上設有連接金屬桿穿孔和固定鎖扣;在下煙夾金屬桿上固定有可以向上穿過連接金屬桿穿孔的連接金屬桿,在連接金屬桿的頂端加工有防止連接金屬桿從連接金屬桿穿孔中脫出的環形槽[29]。同年,李彥東等研制成功了一種鮮煙烘烤夾,該設備包括煙葉架和穿煙葉釘,煙葉架為一長方體框架,框架的底部和頂部固定有網格,頂部邊框的一側通過合頁與煙葉架固定,頂部邊框的另一側兩端分別設有卡塊,卡塊與煙葉架的兩側面固定的卡扣相配合,穿煙葉釘均布在一橫桿上,可穿過頂部邊框的網格插入煙葉架內[30]。
2012年,吳乃德等研制成功了一種自動針桿式快速煙夾,該設備包括一壓桿、一卸煙桿、一底桿、至少一限位件、至少二導向柱、至少二彈性件以及復數鋼針,能夠批量、快速的裝夾煙葉,并且解決烘烤時掉煙葉以及煙葉烤干后不易拆卸等問題[31]。同年,宋俊嶺研制成功了一種新型組合煙夾,該設備包括一對吊桿、固煙梳針、梳針支撐桿和4塊骨架支撐板,4塊骨架支撐板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有吊桿孔用于穿吊桿,下端是梳針條板卡槽連接梳針支撐桿防其掉落[32]。金雙全等研制成功了一種小針梳式烘烤煙夾,該設備由夾板、焊接在針板兩端的鎖扣機構,其上裝有插針的針板組成;其中,鎖扣機構由鎖扣板、焊接在鎖扣板上的彈簧卡片、用于固定彈簧卡片的鎖扣槽板構成[33]。周孚美等研制成功了一種烤房編煙夾,包括掛煙架和欄架,該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編煙速度快,省時省力,不會掉煙葉,可重復使用[34]。聶榮邦研制成功了一種彈簧鎖緊梳式煙夾,包括梳狀壓條和底座,該設備大大提高了煙葉裝炕的工作效率,減輕了煙農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煙葉烘烤的成本[35]。劉國良等也研制成功一種梳式煙夾[36]。裴曉東等研制成功了可拆卸式煙夾夾持煙葉裝置,該設備包括上夾板、下夾板,固定梁,扭簧、上夾臂、下夾臂、緊鎖板、上鉸鏈、下鉸鏈、扳手;使用烤煙夾編煙,其編煙速度較快,一般需兩人操作,一人負責傳遞煙葉,一人負責夾煙,每夾編煙耗時1~2 min,且夾煙量較大,有效地降低了編煙環節的勞動強度和用工成本[37]。
2013年,冒偉等發明了一種可減少重復勞動,提高勞動效率的煙夾,該煙夾可將煙葉的采收和裝夾集中到安裝了煙夾的煙葉采裝機上連貫完成,縮短了勞動時間,提高了采收效率,避免了散落的新鮮煙葉受到損傷和污染[38]。同年,高福宏等研制了一種裝煙、夾煙、解煙均快速方便的鮮煙葉烘烤用煙夾,該煙夾包括等長且平行的上桿和下桿,下桿的兩端和中間各設置有一個夾緊器,夾緊器由彈簧金屬夾、螺栓,彈簧、螺母、固定片和彈簧卡齒構成,上桿放置在兩彈簧卡齒端與螺栓頂面之間[39]。宋解放等研制了一種卡口煙夾,包括上桿和下桿,上桿上均勻設置U形鋼針,下桿兩端設置圓柱形鋼體與鎖緊裝置配合連接,有效解決烤煙時費工費時,卸煙不方便的困擾,減少了烤煙的成本[40]。陳松等研制了一種針式梳式烘烤煙夾[41]。陳智杰研制的新型梳剪式煙夾克服了現有的梳式煙夾在烤煙的過程中主支架容易轉動導致鮮煙脫落的缺陷,通過固定裝置使烘烤過程中不會出現鮮煙脫落的情況[42]。武常青研制的新型移動式箱式煙夾裝置,可實現裝煙卸煙的全程機械化,提高勞動效率和烤煙質量[44]。
2 我國煙夾夾煙烘烤效果
隨著現代煙草農業專業化烘烤的推進,減少裝卸煙用工、降低能耗成本和提高初烤煙葉品質是專業化烘烤模式的目標,而散葉堆放、煙夾和散葉煙筐等裝煙方式恰恰符合這一目標要求[44]。現有密集烤房大多采用傳統的掛竿烘烤方式,裝煙密度偏低,達不到密集烤房應有的裝煙密集要求,影響烘烤效率和煙葉質量[6],增加裝煙密度不僅可以降低能耗,而且還能提高中性香氣成分總量[45]。能夠提高裝煙量的廣西的籠式煙夾、福建的三改四掛竿、山東的烤箱、貴州煙科所的插簽式散葉和堆積式散葉、科地公司的框架式散葉烘烤方式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并已在生產中推廣應用[44,46]。籠式煙夾的裝煙量比掛竿多50%,裝夾效率約為掛竿的2.7倍,鮮煙裝爐效率約為編竿的2.0倍,干煙出爐效率為編竿的1.5倍,解煙效率為編竿的1.8倍,烘烤節煤在5%以上,烤后煙葉的外觀質量、化學成分及感官質量整體上比普通掛竿好[47]。針式煙夾、彈簧式煙夾、發夾式煙夾與常規掛竿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使用煙夾明顯提高了編煙、裝煙、卸煙的效率,煙葉殘傷破損率較低,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較高,單位干煙人工費及烘烤成本較低,各方面評價優于普通掛竿烘烤,3種煙夾中以針式煙夾效果最好[48]。孔華等采用梳式煙夾大大提高了編煙解竿速度,并且烘烤質量與掛竿無差異[49]。因此,煙夾和散葉烘烤綜合效益高于掛竿。孫建鋒等研究認為,煙夾與掛竿相比,煙夾能有效降低編煙和解煙環節的用工量,增加裝煙數量和裝煙密度,提高裝煙的均勻度,能改善煙葉烘烤環境,減小溫差,略提高上中等煙比例;但煙夾的成本較高,并且夾滿煙葉后重量較重,為21~25 kg,裝炕不方便,勞動強度較大[50-51]。徐秀紅等研究認為,散葉堆放、散葉煙筐、煙夾均顯著省工和節能,煙夾烘烤的橘黃煙比例最高,散葉最低,掛竿烘烤居中;散葉烘烤微帶青比例最高,竿煙居中,煙夾最低;散葉和煙夾烘烤各有少量的平滑煙[6]。
李秋英等研究認為,散葉裝煙和煙夾比掛竿裝煙提高裝煙量71.5%和30%以上,烘烤時間分別比掛竿增加29和14 h,散葉和煙夾用工方面基本相當,比掛竿省工45%左右,散葉烘烤的單位干煙的能耗最低,掛竿最高;但煙夾和散葉在烘烤水分多的煙葉時,排濕遲部分煙葉會霉爛,而排濕早則出現青頭、光滑[52]。徐立猛等研究認為,煙夾烘烤的煙葉外觀質量低于散葉和掛竿,如果裝煙不勻則會出現烘烤過程中掉煙[53]。烘烤中容易掉煙是煙夾尚未根本解決的問題,個別部位出現煙葉烤爛、烤糟的情況,并且上等煙和下等煙比例較高,中等煙比例較低,這可能是裝煙不勻造成的[54]。周初躍等在福建龍巖的研究結果表明,煙夾夾煙烘烤的光滑平板、燙片蒸片煙及雜色煙較多,煙葉烘烤質量不如傳統掛竿烘烤[55]。金屬煙夾良好的導熱性,使與之接觸的煙葉主脈受熱較多、失水較快、萎縮較早,在煙葉含水量較多、較重時可能會引起掉煙,如果裝煙不勻或固煙針的密度不夠,掉煙情況則較嚴重[56]。不同寬度煙夾烘烤質量也有差異,劉闖等研究認為,10 cm寬煙夾烘烤煙葉的各類香氣物質極顯著高于4 cm寬煙夾、煙筐及掛竿[57]。用散葉堆積、煙夾和散葉煙筐的裝煙量分別比掛竿的增加23%、33% 和41%,裝煙量增加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提高煙葉香氣物質含量和外觀質量[58]。而盧賢仁等研究認為,散葉烘烤致香成分總含量高于掛竿,而煙夾烘烤則低于掛竿[59]。蔣篤忠等研究認為,煙夾、散葉方式前期淀粉降解明顯,整個烘烤過程及原煙的淀粉含量均明顯低于掛竿方式;煙夾及散葉烘烤的煙葉蛋白質含量也低于掛竿[60]。
3 我國煙夾烘烤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可見,我國煙夾夾煙烘烤與掛竿烘烤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裝煙量大,提高了烤房工作效率;在裝煙、卸煙環節的省工較多,緩解煙葉采收過程中“雇工難、雇工貴”的問題[56];明顯降低單位干煙葉的烘烤用煤量和用電量。散葉烘烤一般只適用于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煙夾夾煙烘烤時煙葉豎立在烤房里面,無論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還是氣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均適用。但煙夾夾煙烘烤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進一步提高煙夾的烘烤效果,大規模推廣應用煙夾。
安徽農業科學2014年3.1 煙夾中間煙葉烤不干的問題與對策生產上,應用煙夾夾煙烘烤時,有時候煙夾中間會出現部分煙葉活筋、活片、甚至霉爛的問題,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①單夾夾持煙量過大過密,導致煙夾中間通風排濕困難,煙葉難以及時干燥。應采用適宜規格的煙夾和采取適宜的夾煙量(密度)來解決該問題。徐秀紅等通過采用較窄的煙夾,降低單夾持煙量,增加烤房的夾數來增加烤房容量,烤后煙葉整體質量和綜合效益好于傳統的煙竿編煙方式[6]。②夾煙不均勻,局部偏稀或局部偏密,相對密度較大地方的煙葉通過的熱風較少,導致不能及時干燥。在煙夾夾煙時,應使煙葉松散、均勻、適量地鋪裝進煙夾,即可避免上述問題。③烘烤工藝不配套、不適宜。密集烤房烘烤由掛竿改為煙夾后,裝煙量增加了50%以上,而這樣的裝量如果還采用原來針對掛竿裝煙的烘烤工藝,則與煙夾烘烤不匹配,導致部分煙葉烤不干或霉爛。因此,根據煙夾的特點及煙葉烘烤特性,制定和采用相適宜的烘烤工藝。④烤房設備問題。烤房裝煙量增加以后,烤房的通風排濕面積、風機功率、火爐供熱量等方面沒有進行任何改進,在烘烤下部葉或水分比較大的耐烤性較差的煙葉時,可能出現排濕不及時,在煙夾烘烤中出現部分爛煙的現象。有的烤房的分風均勻性較差,前后或左右偏風現象較嚴重,導致局部煙葉通過的熱風較少而出現干燥困難。因此,需要適當改進烤房的結構和烘烤性能,在密集烤房增加裝煙量的情況下,要根據烤煙調制的熱量衡算重新計算烤房的通風排濕面積、火爐供熱性能及風機功率,適當擴大烤房的排濕能力;需要在開始烘烤之前測定烤房的分風性能,如果分風不均勻,則要通過增設導流板或分風斜坡的措施使裝煙室分風均勻。⑤煙葉素質較差。有些煙區煙夾烘烤出現爛煙,而有些煙區烘烤效果較好,這可能是不同煙區的煙葉素質差異造成的。因此,在煙葉種植過程中,要調整農藝措施,提高煙葉素質、改善煙葉烘烤特性尤其是耐烤性;同時提高煙葉采收成熟度及成熟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爛煙問題。
3.2 光滑煙、平板煙問題與對策有的煙葉雖然都烤干了,但夾中間部分煙葉比較光滑、平板,結構緊密,降低了等級結構和可用性。這主要是因為夾煙比較緊密造成的,應均勻、適量夾煙。
3.3 “青頭”問題與對策生產上將烤后煙葉主脈基部含青稱為“青頭”。出現“青頭”即意味著葉綠素沒有充分降解,大大降低了煙葉的等級結構和可用性,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①烘烤操作不當,升溫過快或(和)排濕過快。有的是對煙夾烘烤出現爛煙問題矯枉過正的結果,在煙葉變黃程度不夠的情況下,因為害怕定色階段排濕來不及而提前排濕,導致主脈基部的葉綠素沒有充分降解即被干燥定色。這可以通過分析煙葉烘烤特性、制定適宜的烘烤工藝,科學烘烤,適時適量排濕來避免。②采收成熟度較低,主脈葉綠素含量較高,難以充分變黃,容易產生青頭、青筋煙葉。這可通過提高煙葉采收成熟度來解決。③烤房類型。主要是氣流下降式烤房容易出現青頭現象,這是因為這類烤房熱風自上而下運動,上面溫度較高、相對濕度較低,即上面空氣的干燥能力較強,而主脈處于上方,尤其是頂層煙葉的主脈基部最先接觸熱氣流,由于脫水較快而制約了葉綠素酶的活性,降低了葉綠素的分解速度甚至不能分解,烤后表現為青頭。應通過提高煙葉采收成熟度、將成熟度相對較高的煙葉裝在頂層、防止升溫過快的措施來防止。
3.4 烘烤過程中掉煙的問題與對策有的煙夾在烘烤過程中出現掉煙的問題,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煙夾掉煙的問題主要是煙夾設計缺陷造成的,如梳式固煙針的密度偏稀,有一些煙葉沒有被固定住;有的固煙針長度不夠,不能搭到對面煙夾上面而留有縫隙,煙葉可能會從縫隙處滑落;有的固煙針強度不夠,煙葉較重時可能被壓彎而使掉落煙葉。這些問題在對煙夾結構改進后可避免。另外,有一些掉煙問題是操作不當導致的,如夾煙不均勻、稀疏處的煙葉容易掉落,或葉片沒有鋪開而是折疊起來或側立而導致沒能被固煙針固定。因此,裝煙時除了應均勻、適量夾煙之外,還要將煙葉平鋪,確保每一片煙葉都能被固煙針固定。
3.5 成本較高問題與對策 我國早期使用的竹制煙夾,成本較低,但強度不夠,容易變形和損壞。2000年以后研制的煙夾基本上都是金屬煙夾,成本較高。開始以鋼制煙夾為主,成本相對較低,每間密集烤房需要購置煙夾的費用為1.1萬元左右。但鋼制煙夾在烤房高溫高濕環境下容易銹蝕,使用壽命較短。目前多采用合金鋼、不銹鋼等較耐銹蝕的材料制造,成本更高,每間密集烤房需要投資1.5萬元以上。這也制約了煙夾的推廣應用。生產廠家應在不降低煙夾使用壽命和性能的前提下研究應用價格較低材料制造煙夾以降低煙夾售價。
4結語
煙夾作為我國密集烤房的一種新的裝煙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值得進一步研究、完善和應用。煙夾夾煙烘烤有別于掛竿烘烤,需要制定和應用相應配套的烘烤工藝,尤其是要把握好排濕時間及排濕量,才能確保煙葉烘烤質量。還要進一步改進煙夾結構,改善其性能,使之經濟實用,才能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
參考文獻
[1] JOHNSON W H,HENSON W H,HASSLER F J,et al.Bulk curing of brightleaf tobacco[J].Tob Int,1960,12:262-269.
[2] 賈琪光,宮長榮.烤煙調制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00:276-285.
[3] 孫敬權,任四海,吳永德.烤煙燃煤密集烤房的改進探討[J].煙草科技,2004(9):43-44.
[4] 王松峰.密集烤房裝煙密度對煙葉烘烤過程中生理特性及烤后品質影響[D].上海: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5] 王建安,余金恒,代麗,等.普通標準化烤房改造為密集式烤房適宜裝煙密度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8(1):37-39.
[6] 徐秀紅,王林立,王傳義,等.密集烤房不同裝煙方式對煙葉質量及效益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6):72-74.
[7] LONG W R.Trailer for use in harvesting of tobacco:United States,3095230[P].1963-06-25.
[8] WILSON R W.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obacco leaves in bulk form for curing:United States,3244445[P].1966-04-05.
[9] HASSLER F J.Apparatus for bulk curing tobacco:United States,3251620[P].1966-05-17.
[10] TAYLOR M,TAYLOR J N,TAYLOR O M.Mobile tobacco curing and drying system:United States,3910757[P].1975-10-07.
[11] LONG W R.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and treating tobacco:United States,3834137[P].1974-09-10.
[12] JOHNSON W H.Modular tobacco handling and curing system and method:United States,3932946[P].1976-01-20.